《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南北朝时齐国人,生于公元465年,祖籍今山东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字彦如,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自幼家贫,生活无依无靠,定林寺和尚僧佑见其可怜,收养成人。僧佑是当代的高僧,研究佛学、佛经,及诸子百家著作,刘勰从小聪敏,在僧佑的关心照顾下,阅读经书,研究佛学,饱览诸子百家书籍,使他学识大增。后来做过小官。当时社会的现实、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社会种种,逐渐使他觉得,秦汉以来,300多年间所有的文学著作,社会意识,都没有脱离佛家、佛学信仰的束缚。更使他震惊的是,不管什么样的文学形式、社会世事,全在佛的意识笼罩之下。于是,他想到文学艺术的特征,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不能永远禁锢在佛家理论之下!他开始研究300年来文字作品,研究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终于提出了与旧意识不同的一套崭新的概念和理论。但他也知道,新的概念理论离不开已经形成先秦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新的概念理论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发挥。

 这就是他在晚年所写的《文心雕龙》一书中所提出的新的文艺理论概念,包括文体、创作、批评等各个方面所提出的理论概念——总结了先人成就,用一套崭新的理论见解,构成了《文心雕龙》这部书的全部内容。

       资料记载《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朝齐中兴元年——至二年,(公元501—502),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这时的刘勰已经在定林寺出家,法号慧地。然而,这个慧地和尚刘勰,却给后人留下一部见解独特,论述精辟,文学体例完整,文艺思想全新的古代文学理论巨著。而刘勰,也被后人称之为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家,备受古今文人推崇,鲁迅先生说:“《文心雕龙》可比里亚斯多德的《 诗论》。”现代学者也认为该书有多篇涉及文学创作,是一部综合性的文学评论专著。

       在大学读书时,文学课的指导老师说,《文心雕龙》是必读、必学、必须理解的专修书籍。从自已学着写点东西之后体会到,这部《文心雕龙》确是文学创作者不可或缺的指导经典。

《文心雕龙》分上下两编,包括:总论、文体篇、创作篇、批评篇。总论含上篇的《原道》——《变骚》,明确提出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而这个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是构成这部书的纲领论述内容。

       刘勰认为,创作是在评论中逐步成熟的。在《文心雕龙》书里,他从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总结出文学创作经验,继承和发扬先秦以来文学理论。即肯定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又在各个方面,如:文体的选择、创作的结构、文学作品的品评,评论的原则方法等等,都提出精辟的个人见解,而且形成自己的完整理论。

      《文体论》部分有20篇论文,其中前10篇论有韵之文:即后来不断发展形成的诗、词、歌、赋等律吕韵类,都是被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延续。无韵文体也如此,诸如神话、传奇、小说等,而且,作者对无韵源流及演变探讨了来龙去脉。

       创作篇,则是剖析、论述创作的基本方法,刘勰说: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说得贴切,文学创作就应这样,甚好!

       评论鉴赏,在本书里,有5篇论文,记述了批评鉴赏的原则、方法、态度。

       统观全书,刘勰对历代作家的贡献,分别用自己见解去品评,他的这种方法,也给我们鉴赏相关的作品起到一种有意义的启示。

写文章是个苦差事,没有捷径可走,古人为一句诗,捻断胡须,为一个字不断“推敲”,虽是夸张,却道出写作的艰辛。写文章首先是自己接受教育,所识所见感动自己,有了创作冲动,构思起笔,用最好的文字写出文章才可以让读者受到教益。

       当下,各式的平台如雨后春笋,所发表的作品也是百花盛开,然有的 “花”,真的不是人们所爱,那些写了三五句的人,自聆为“诗人”,还标榜是什么会员等等;有的人写的大作如三年级孩子作文,也自己挂个“作家”头衔,或用益美文笔介绍自己的简历……如此种种,中国文坛能出鲁迅一样的伟大作家吗?刘勰大概也不希望1700年后的今天,文坛出现这种现象!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心显——学文的人,写评论的人,不可轻看啊!你想当个评论家吗?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渊博学识怎么去评别人作品呢?评论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和作品心灵沟通的过程,基础好但写作欠佳,是帮助修改成熟的过程,所以评论者责任重大。鉴赏别人的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想到了作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效益的人,才能更好地品评别人的作品。

       刘勰所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图照之象,务先博观。翻译过来:听曲多了,便明白其意;武器熟悉多了,便知道其性能。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掌握具体方法。——千古名句,辉耀千古!

       文体、写作、评论,《文心雕龙》书中的论述,精辟精准,文虽古,意不古。因此,当代评论家认为,《文心雕龙》书中,文学理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艺术鉴赏,评论作品影响巨大。

       当然,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不可与1700多年前同日而语,我们的原则: 古为今用,古代有用的东西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对《文心雕龙》也如此。

       人的知识来源,除了家庭、社会、课堂,再就是读书,书本的厚度会垫起人生的高度,知识会充实你人生的宝库。书里有世界,你去认识,你去生活;书里有乾坤,你去适应,你去主宰;世上唯有读书可伴你一生,读书是永远享受不完的乐趣……

       有人说,古人文言虚词成文,不好理解,孰不知,文言词语博大精深,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伟大贡献。历代作家哲人,往往用一个字,便显得含意深远,用一个词,使语句生辉,文采纷呈。  

       今天的人们理解古文,是知识的积累,是学识的沉淀,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我温习《文心雕龙》的一点体会,体会一下1700年前,刘勰文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写出新时代的好文章,歌颂盛世好时光。


附注:

1,里亚士多德,西方哲学大师,希腊人,生卒公元前348——322年。

2,《文心雕龙》内容很多,本文只就文体、创作、评论方面,略谈感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