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咸阳塬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路,叫毕塬路,在毕塬路的中段有一个沿塬而聚的村子,叫双泉村,在村子的中南部有一座庙,叫药王庙(已毁)。解放前每年的二月初二,这儿都会举办为期三天三夜的盛大庙会,四里八乡的人们浩浩荡荡,举着旗子,抬着祭品,敲锣打鼓,舞狮耍龙,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驱邪避戾、百姓安康。

  据史料记载,双泉村这个地方在商朝时是毕国的领地。毕国从商朝的武丁开始,一直是商王朝重要的核心力量,为武丁中兴及后世商政权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盘庚迁都之后,毕国成为了维护商王朝西部边陲的主力军,由于毕国能征善战,商王朝还把监视周部落的任务交给了毕国。由于此地位于商王朝的西部,处在二十八星宿的毕宿星星位,所以人们把此地称为毕方,国家叫毕国。后来周联合其他部落推翻了商的统治,毕国成为了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的封地,这一点史籍《姓氏考略》中就有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所以这儿的塬叫毕塬,沿塬的大路叫毕塬路。

  双泉村,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村子里有两个泉眼。据《重修咸阳县志》记载:“双泉,泉二,在县北三里,药王洞前。”明清时的咸阳县城位于今天中山街的位置,东至抗战南路的法院街一线,西到永绥街钟楼的东侧,南至邻渭河的南阳门,北到人民路的北平街,东西1650米,南北550米。出了北平门到双泉村,也就是1500米的样子。在中古以前,咸阳气候温润,降雨量充沛,渭河是联通甘肃、山西的主要水路交通,战国时秦国援助晋国的粮食就是通过渭水航运的,汉唐时期也都是利用渭水转运漕粮的,那时的渭河可谓是诡杆如林、往来如梭。由于渭河水量充沛,相邻的双泉村一带,地下的泉水也非常充盈,不仅能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饮用,还能浇灌万亩良田。据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渭城区地处渭河断陷盆地,地下有丰富的水资源,蕴藏着一条约300公里长、80公里宽的地热“巨龙”,还有一条西东走向的泉水水系,沿塬分布在马跑泉、魏家泉、双泉、大泉、小泉、老鸦泉一线,绵延近十余里。据清康熙年间的《咸阳县志》记载,咸阳除了“八景”之外,还有“十胜”,其中一胜就是“陆泉涌珠”,并赋诗为证:“清泉土厚味深长,天马神灵山异祥。一带绿荫休息处,行人无不说秦王。”可见这儿的泉水都是从平地上涌出,如珍珠破土一般,可谓是关中平原难得的奇观。诸泉流量虽然大小不一,但是偶遇干旱也不会枯竭,滂沱大雨也不会漫溢,真是上天厚赐给毕塬人的宝贝。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工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开始慢慢下降,自然喷涌的泉水也逐渐消失了。八十年代末,泉水周边的涝池也枯竭了。

  药王庙是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的,据《重修咸阳县志》记载:明朝时,药王庙以双泉村的三孔窑洞为主,也叫药王洞。窑洞背靠毕郢塬,面朝双泉水,分别供奉着孙思邈、雷神、送子娘娘。孙思邈是负责身体健康的,雷神是负责打雷降雨的,送子娘娘是负责人口繁衍的,体现了农业文明时代先民的三大祈求。洞口有三幅对联,分别是:“洞无大小居神乃灵,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诚则灵心诚则仙灵。”“菩萨临门庭生辉,送子呈祥多厚福。”窑洞前有一座大殿,五间开房,供奉着玉皇大帝。据《重修咸阳县志》记载:到了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大殿拆除,窑洞废弃,在药王庙的废墟上建起了渭城区双泉学校。

  时事变迁,沧海桑田。毕国的风云早已消失在久远的历史长河,咕咕的双泉水潜伏于厚重的咸阳塬下,香火氤氲的药王庙也烛尽光穷,可二月二的庙会却仍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只不过没有了昔日祈雨求福的烛光香气,取而代之的是人声鼎沸、琳琅满目的农贸交流大会,彰显着毕塬人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