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价值,远远高于一本书的价格;一本书的魅力,影响人的越多,改变的人越深,它越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阅读书籍的磁力,就像遇见一位位优秀的贵人,越靠近越被它所吸引。

  有本书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使得一本始著于明代的心学书籍能对后世有这么大的影响?而又是什么样的人物能将个人心得提炼得令人心悦诚服?虽然书的内容是内涵的承载,但能留下这些文字的作者才是更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著作。它本来是袁黄为子孙所著的一部家训,但问世之后,这本书作为劝善书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担负起民间道德教化的功能,对普通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了凡其人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坤仪,号了凡,以号名于世,祖籍嘉善(今浙江嘉善),迁居吴江(今属苏州)。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被任命为宝坻(今天津宝坻)知县。在任期间,勤廉爱民,为民谋利,颇有政绩。后任兵部职方司主事等职。

  《了凡四训》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家训的范畴,而成为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广为流布的一本劝善书,这既是由该书的内容决定的,也与袁黄自身对于劝善事业的关注直接相关。


  了凡其事

  在“积善之方”中袁黄列举了十类可以随缘济众的善事:“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水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这十类事情,明显都是只要愿意就能够做到的,但的确又都能够对和谐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


  了凡其作

  袁了凡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他博学多才,在历数、律吕、水利、兵事等方面,皆有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共计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了凡四训》《评注八代文宗》《宝坻政书》等。《了凡四训》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章节组成。全书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了凡四训》之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之后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除了其本身兼具思想性和通俗性的特征之外,适应了历史发展对于民间道德教化的期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读《了凡四训》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了凡四训》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提升自我修养,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作者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处世经验全部倾注其中。袁黄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以大量当时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知命安命是消极无益的,要自强不息,积德为善,改造命运,用自己的行动来把握自己的未来。

  其中,“六想”与“六思”篇幅不长,通俗易懂,但行文之精妙,说理之透彻,鞭辟入里,言简意赅,却堪称一代奇文,读懂受用不尽。

  如何赋予一本书灵魂呢? 只有一条路:心血的注入。阅读它的人越多,传播它的人越多,生命力越强。一本有灵魂的书籍,它是一个天生的能量场,它需要有自生能力——具有独一无二的差异化,独一无二的生发能量,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即使是命中应该荣华显贵,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头;即使是命中应该万事顺利,也要常常存不顺的念头;即使是现在是衣食无忧,也要常常存在贫困的念头;即使是人们都敬爱你,也要常常存在恐惧的念头;即使是家中德望很高,也要常常存在卑微的念头;即使是你学问非常优秀,也要常常存在浅显不堪的念头。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六思”都是非常好的警示。你看“外思济人之急”,看到人有困难,要帮助要代为处理,但更重要更要关注的是内思闲己之邪,这个“闲”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大脑意识里面这些错误的、自私的、邪恶的想法不得发挥作用,这就是闲己之邪。就是让它们不起作用,实际上就是隐恶扬善,要有一种防范,防范我们的邪知邪见去侵犯或伤害他人。

  跨越时空数百年,如今品味“六想”与“六思”并非胡思乱想,当我们从“六想”“六思”之法思考问题时,会发现胸怀更加宽广,内心更加柔软,自己的心境处于清静、真诚、平等、宁静之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身心会愈加舒泰。


  现实意义

  “六想”与“六思”中许多观念、方法、手段等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果我们能做到“六想”“六思”,我们就会少一些轻薄,多一分反思;少一些自大,多一分谦卑;少一些私欲,多一分宽厚。只要我们发扬正道,惩恶扬善,行善积德,就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再一次地崛起。

  “六想”与“六思”,就像一面辨别善恶的镜子。这面镜子无时无刻不在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应该经常对照自己,发现缺点和不足,像袁黄那样改过自新,通过积德行善,改造命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几百年来,有人通过它,悟透了人生哲理;也有人通过它,窥见了普通人成长的秘籍。

  看到自己身上的瑕疵,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不管是孔孟老庄,还是古希腊的悲喜剧,你都能在今天以一个当代人的视角去阅读,借由文字你穿越了千年,直面古人的内心。


  感悟自省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了凡四训》的“六思”与“六想”,正是因为在做一件为观众拓宽边界的事。而读书的有意思之处在于,它既可以让你自勉自觉,也能让你认识更大的世界。

  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道德教化的理论和实践也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其中的许多观念、方法、手段、途径等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意义的,因此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读书的快乐在于,你不需要求助于其他人,而只需要借助于书就可以推开新领域的大门。

  阅读是历史的回望、心灵的净化,也是梦想的启示、希望的播撒;是思想的觉醒、精神的洗礼,更是文明的接力、文脉的传承。因为阅读,我们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因为阅读,人类不断创造更美的世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