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早早起来,驱车到天柱山景区售票处。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4元。我非常讨厌景区按小时收费的规矩,那会让游览的时候添了心思,所以便把车子停在停车场外边的一家饭店门口,交给了老板20元钱。

  门票每人110元,我享受免费。摆渡车30元,必买。上行索道80元,下行索道60元,可坐可不坐。

  我只花了30元的摆渡车费。所谓没花费就是赚到了,那么,我今天赚到了250元。

  摆渡车用了15分钟跑到景区南大门,大约8点开始爬山。

  景区的石阶路修得非常好。当然,一步一个台阶,很累的。遇到几位年轻人,说他们是半夜打着手电筒爬上去看了日出,然后走下来的。

  年轻真好,让人羡慕!

  开始是与一对长春两口子一起走的,但他们一会儿吃喝休息,一会儿弄姿拍照,我只好先行一步。

  继续前行,遇见了一群大连人,家乡话特殊,老远就听出来了。他们大约有100人,包了两辆大客车,从大连出发,跨海到龙口,然后游览安徽三山:天柱山、九华山、黄山,再苏杭一带,大约半个月。

  我们一起走到前面一个大概叫步云桥的分叉口,大家对着游览图,吵吵嚷嚷地议论。

  天柱山的游览路线与一般的名山稍有些不同,中间有一个大环线,走哪边都行,回来再走另一边。我随着少数几人往右边走。

  人多事多,他们累了,开始休息。我轻身带力,离开他们,一个人独自前行。

  前面不远,是一个深绿色的山中湖泊,叫“炼丹湖”,湖边有一个炼丹洞,介绍说是东汉时期一个叫左慈的著名道士在这里炼过丹。

  在天柱山博物馆那里,说是自古以来,天柱山这儿就是佛道香火旺盛之地,道观寺庙极多。现在早已萧条了,仅在山路前看见一座冷清的寺庙,路边有几个劝导抽签的骗子。

  左慈好像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过,把曹操耍弄得找不到北。1679462879125110.jpg

  从这儿开始,我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走了大约1个小时,前后左右都没看见人,后来知道,我是走了游人很少走的比较远的另一条路。

  天柱山最美的景色就是大块的花岗岩,造型千奇百怪,绮丽宏伟。

  “天柱山拥有全国唯一、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尤其以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而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又被称做“地球的泄密者”。”(百度)

  那些巨大的造型奇特的石块,起了些让人有想象力空间的名字,很有意思。

  走过鹰嘴石、莲花峰、西关寨、栈道等地,终于与前面分开的几位大连游客汇合了。原来他们在炼丹湖那儿走了另一条路,不但路程较短,还游览了天柱山最精华的神秘谷。稍感遗憾。

  一起往最高峰——天柱峰进发。

  天柱峰海拔1489.9米,在群峰簇拥中,拔地而起,顶天立地!怪不得被汉武帝封为南岳,虽然后来让尊于衡山,但人们对它的尊崇从未减弱,还有“古南岳”“万岁山”等称呼。

  古往今来,一大批文人墨客对天柱山无比推崇,比如白居易、李白、黄庭坚等等,写下的诗歌汗牛充栋。游览中,不时见到刻在巨石上面的古诗。1679462957121939.jpg

  上山用了3个小时,下山也不容易,整整两个小时。加上山顶游览半个小时、摆渡车运行的半个小时,整个行程6个多小时。

  热、渴、累,今天不能继续走了,回到博物馆停车场休息。懒得做饭,弄二两小酒解乏,天色还大亮着,倒头就睡。

  忽然听见有人敲窗,起来应答。原来是一位保安让我出去登记。天已大黑,我又喝得懒塌塌的,怎能愿意随他出去?便把身份证拿出,让他拍了照,替我去办理吧。


  

3月16日

  爬天柱山把我累得,昨晚至少睡了十个小时。

  早晨8点半出发,去往湖北。在距两省交界处还有四五十公里的地方开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本来是一条宽阔的大路,并且没有几辆车子,却限速60公里,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三五百米就是一个红绿灯,车行路上,刚起步就得踩刹车。

  这样的设施大约有十几公里。

  到了道路狭窄、村庄密集、交通繁忙的地段,好像是宿松那儿,路旁的限速标识竟然提高到80公里!毫无意义的限速,在这样的路面上,能跑到四五十公里的速度就属于老司机了。

  大概是不舍得让我们离开吧。

  进入湖北遇到的第一个城市是黄梅县。据说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流传到安徽的安庆后,慢慢发展成熟,所以我们现在提起来,都说是安徽黄梅戏。1679463002572839.jpg

  经过蔪春、浠水等几个很少听说过的城市后,来到黄冈市,我要去游览赫赫有名的“东坡赤壁”。这是本次出行以来,游览的第一个曾经游过的景点。

  上一次是在46年前。

  1977年,我与同事老单来南方出差,在黄冈赤壁渡口等待过江。那个时候,长江在这里还没有桥,都是木制渡船定点来回摆渡。

  渡船还没有过来,我们坐在江边等候。我与旁边一位白白瘦瘦,年约30来岁的青年聊天,说这里就是三国演义赤壁大战的地方吧?他告诉我,有两个赤壁,文赤壁和武赤壁。三国演义的那个赤壁在西边,叫武赤壁。我们这个地方的赤壁叫文赤壁,是纪念苏东坡的,他在这儿写了很多词赋,那边还有一个东坡赤壁纪念馆。

  我那时很喜欢苏东坡的词赋,尤其是《赤壁怀古》,还能背下来。赶紧问,离这多远?小伙子说,大概一两公里吧?我看了一下手表,渡船还需要半个小时过来,我把书包(那时出差的行囊就是一个书包,装着几件换洗衣服)往老单那儿一放,拔腿就跑。

  那时年轻,能跑,一会儿就到了景区售票处,票价2毛。

  一段挺陡的拐个弯的台阶,大都是用撤下来的古时石碑铺设。窄窄的大门上面有4个大字“东坡赤壁”。里面大部分是缓坡空地,立着许多历代名人的碑刻。当时就想,门口那些当做台阶的碑刻肯定是级别不够、又想附庸风雅的家伙们花钱弄的。早知如此,就不该这么丢人现眼了。

  有一块石碑特别显眼,立着的,高约一米五,正面用玻璃罩着,四边用挺粗的铁链围着。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碑刻极少有用玻璃罩着,显然珍贵。

  仔细一看,是苏东坡的草书《赤壁怀古》。

  原来在背诵这首词时,里面有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当年东吴的周瑜,意气风发,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其中“樯橹”两字,有文章解释,或许是“强虏”。我仔细看了碑文,还是“樯橹”。当时都是木头的战船,烧起来,当然能够“灰飞烟灭”。那些敌人,死就死了,哪里还会有烟火灰烬?

  前后赤壁赋,安排在一个大厅里。时间不够,我对于这两首赋也不太熟,简单看看,赶紧出门。门楣上的一句话,让我多年来记忆犹新:“赤壁之游乐乎”?

  跑回渡口,渡船刚来。又累又渴。船工用绳子栓着水桶,从船边提上水来,烧开了,倒进桌子上的一个开水桶里。开水桶把手那儿用细铁链拴着一个搪瓷杯,大家轮流用这一个搪瓷杯喝水。

  没有沉淀好,水里有泥沙,有些牙碜。1679463099997175.jpg

  近半个世纪后再来,模样已经大变。门票40元。当年的入门处,现在延伸出去能有300米。面积往外扩展了好几倍。用碑刻铺就的台阶路保留着当年模样,碑刻却没有了。坡上到处立着的碑刻都放到新建的亭阁里面了。我最想再看看的那块苏东坡手书《赤壁怀古》碑刻找不到了。问那位小导游,她说,她来这里工作好几年了,没有见过,很有可能因为重要,让更高一级的“省博”拿去了。

  唐诗宋词,宋词里面,苏东坡豪放第一。他的词作里面,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这首《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对自己的坎坷人生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今古,令人荡气回肠……

  古往今来,有多少王侯将相文人雅士背诵过书写过这首词?景区的名人碑刻里,有康熙的、毛泽东的……数不胜数。

  据统计,这个景区里面,最为珍贵的是苏东坡近200块书画碑刻。“栖霞楼”里的展柜中,有许多苏东坡的诗帖纸本照片,旁边注明:原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游览过苏东坡的故居:四川眉山。去过他的贬谪地:湖北黄冈、浙江杭州、海南儋州。到过他离世的地方,江苏常州。

  最让人们崇敬的是苏东坡的人生态度:豁达,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

  一天都是阴沉沉的,下午5点多,开始下起雨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