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陪伴我们较多的就是木课桌、小板凳。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总爱在课桌上写一些东西。都说教室内的课桌是学生梦开始的地方,年少时将梦想刻在桌子上,仿佛就一定会实现。如今,回想起那些刻在课桌上的印痕,记录着一段段快乐的时光,承载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如同一部部熟悉而又惦记的老电影时时回放在我的眼前。

  记得我们才学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东施效颦学着鲁迅先生在桌面上偷偷地刻一个歪歪扭扭的“早”字。若把刻下“早”字的那一天视为“课桌文化”的开端的话,也许我们可以将自己作为这一文化的继承人,自豪地拍着胸脯道:“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华课桌文化上下五千年。”当然,其创始之人乃是高尚的伟人,不是如今吾等庸俗之辈可以相比的。鲁迅先生刻下的是至高的勉励名言,我们刻下的,则是躁动不安的青春。

  那时候,无论走进小初高哪个年级的教室,我们都会在课桌上看到各种刻痕,“60后”刻画的“毛主席语录”,“70后”表达对异性的好感,“80后”的刻画偶像明星、抄写自己喜欢的歌词、诗句、顺口溜,每个阶段的课桌涂鸦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特征。

  刻在课桌上的字是一本缩写版的课本,利用价值最高的自然是“作弊型”。不论走进哪个教室,敢说没有几张桌子上留有“作弊罪证”吗?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长串的英语单词,几段文言文或古诗,重要的必背的数理化公式,更有甚者,将整张世界地图都搬上了,几乎没有剩下一张完好无损的课桌。面对海量知识和频繁考试的压力,我们也会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等语句发泄情绪。无论老师下过多少清除令,讲了多少遍要爱护公共财物,依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刻在课桌上的字是一种青春期的文化,传播最广的只能捧“追星型”。四大天王、小虎队……他们意气风发地站在我们的课桌上指点江山、手舞足蹈。或者将自己偶像所有的歌曲名都默上,后面再跟几段歌词,以寄托个人的遥想。还有一种较浪漫的课桌文化,英语小教室便是其发源之地。其中一班的同学在桌子上留下几句话,等到明日再来看时,后边已有长段的回复。在这见不着面的方式中,彼此有的大肆传播八卦,有的细数心中的琐事。或许某天,你在走廊上漠然地擦肩而过的人便是你视为“课桌知己”的人。

  刻在课桌上的字是一个青葱时的骚动。我们有的刻“忍”字,往往刃的右边多刻一个点;有的宣泄自己,刻“毁人不倦”讽刺老师;还有刻某某某爱某某某的。记得班里有个男同学手贱,在课桌上刻了一行“谁看谁是傻逼”,惹了众怒,大家蜂拥而上,把他的脸摁到课桌上,掰着他的眼皮让他自己看了个够,然后班长亲自把那行字用削笔刀刮了个坑。还有的男生会故作嫌恶状地跟女同桌画上一条“三八线”,下课时趴在桌子上嘴里哼着“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嗅觉上享受的却是女同桌身上雪花膏的香味,连冬天搓在手上防止干裂的冻手膏的味道,都那么沁人心脾。

  课桌也是载着梦想的地方。我们在课桌上写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等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时而针对自己的短板在课桌上写下“仔细”“认真”之类的词,表明自己想要改正的态度。课桌见过我们咬着笔抓着头发皱眉做题时的模样,也看过我们困得睁不开眼睛,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不要睡,我不困。”的样子。见证了我们身披朝阳的相遇,身伴月光的离别。见证了我们的一腔孤勇,埋头苦干的样子。一起度过了你一生中最难过可能也是最难忘的时光,一日复一日,一个春夏秋冬,直到我们走向下一个远方。

  那时候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饮料,上学口渴了,爸妈就给我准备了一个老汽水瓶,从家里带水到学校喝。我就想了个办法,在课桌面上打了一个小孔,插上一个彩色中空的塑料皮筋,汽水瓶放在课桌下面的抽屉里,桌面上摆上课本挡住嘴,上课的时候偷偷地喝水。水瓶里放上几粒糖精,还有食用色素,甚至加上几滴酱油、醋,自己调制出来的饮料感觉特别美,绝对是童年的味道。

  上课趴在课桌上看连环画、故事书的感觉特刺激,一会儿投入故事的情节中,一会儿又要拾头看看老师的状态,同时又挂念着课桌里的故事情节的发展,经常人迷的时候被老师发现,全班同学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板着脸走到开小差看故事书的同学跟前,看着老师突然惊醒梦中人。小人、故事书的结局自然是没收,偷看它们的同学下了课,还要灰溜溜地跟老师去办公室写检讨。

  班里的不少女生是爱照镜子的,经常上课的时候趁老师不注意,摸出一面圆圆的小镜子放在课桌下面的抽屉框边,照着镜子愣神。有一次地理课,老师故意点名让一个上课照镜子发呆的女同学站起来,发问:“请照镜子的这位女同学,用自己的脸说出我国的哪两个城市?”

  “老师,我不会。”那位女同学低着头羞涩地回了一句,声音低得像蚊子的哼哼声。

  地理老师捏着粉笔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老花镜,绷着脸,操着地道的兴化方言,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大脸(连)、太圆(原)!”同学们哄堂大笑,整个教室炸了窝一般。

  课桌镌刻着成长印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时光匆匆,只有这不变的桌椅见证人来人往,定格过往的风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