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说:“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谢榛也说:“凡构思当于难处用工,艰涩一通,新奇迭出。”(《四溟诗话》)

    “构思”,是写诗词或进行艺术创作时用的心思。即作者获得灵感后,充分展开想象,深入行思考,运用生活积累,经过反复提炼,对未来作品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全面设计、艺术酝酿的过程。


      一、构思的方法

      1.根据创作主题构思。对于同一题材,不同的创作意图会产生不同的构思形式。如:

     (1)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以自然质朴的语言,生动浅显的比喻,诚挚恳切的真情,抒发了对兄弟的愤懣,控诉了骨肉相残的丒行。

     (2)1925年,北京女师大学潮中,鲁迅为讽刺校长勾结教育当局镇压迫害学生,写了一首与曹植《七步诗》意思完全相反的诗《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当时,一些人被官方请去太平湖饭店吃了一顿饭,就说校长与学生是豆萁的关系,学生闹学潮,反对校长,就是“相煎益急。”引起了鲁迅的义愤。所以他写诗讽刺说,当学生们都成了“灰烬”,校长就“正好办酒席”,再去宴请那些正人君子们,在杯酒交错间继续迫害学生。

     (3)郭沫若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4)1941年1月7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新四军九千余人,遭到国民党八万人伏击,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负伤被捕,副军长项英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当即挥毫:“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并发表于新华日报,告示天下!

      在上述四首诗中,曹植用《七步诗》控诉了曹丕兄弟骨肉相残的丒行;鲁迅为揭露“教育家在杯酒间谋害学生”的丒恶嘴脸,褒萁贬豆,写了同曹植诗截然相反的主题;郭沫若也取了同曹植诗相反的主题。曹植是站在“豆”的立场上,谴责“同根生”的萁不顾兄弟手足之情而“相煎”;而郭沫若赞美“萁”,只因与“豆”“同根生”,才愿意为了“豆”成为“席上珍”而“甘自毁”的牺牲精神;鲁迅与郭沫若又不相同:曹植写的是“豆”在釜中泣,鲁迅写的是“萁”在釜下泣。同样是取同曹植诗相反的主题,郭沫若认为:“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如果站在萁的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郭沫若说的“站在豆的一方面”、“站在萁的一方面”,者是指的主题。正因为站的“方面”不同,才有不同的艺术构思。周恩来写的悲壮沉雄的诗句,虽然借用了曹植《七步诗》的诗意,但它已经远远超过了兄弟关系和个人恩怨的范畴,而立足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义,所以具有更巨大、更深厚的感情份量。主题进一步升华了。

1678952136954660.jpg

       2.根据选取的角度构思。有时,即使是表现同一事物,“角度”不同,也会使构思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如:

     (1)写“愁”: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 》)“愁”有了长度;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愁”化作了物体(一江春水);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愁”化作了海(飞红万点的海);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愁”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黄梅时节的“细雨”;范仲淹“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御街行.秋日怀旧》)“愁”化了“肠”而且“已断”;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愁”有了重量,而且“舴艋舟”都“载不动”;辛弃疾“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能象人一样“走”、“随我上高楼”;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愁”象云一样有浓淡之分……以上这些“愁”的具体景象,都是由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心里先构思,笔下才写出来的。它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苦闷、“愁”的辛酸、“愁”的悲苦无奈、“愁”的难以排解。

     (2)写“月”: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月传达出了孤独寂寞之情;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月染上了浓浓的乡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月成了连接朋友的纽带;李白“明月不归沉碧海”(《哭晁卿衡》),月著上了无限惋惜之情;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月装点了扬州无限风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月著上了孤凄忆远之情;“雁引愁心去,心衔好月来”(《与厦十二豋岳阳楼》),月传出了欢乐喜悦之情;……这些情态万状、美丽多端的“月”,都是由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构思而成的。

3.根据创作习惯,诗人有许多创作习惯和技法,仅举两例。

     (1)烘云托月法。原指绘画时渲染云来衬托月亮,后被人们引用为一种点柒映衬的创作手法。如,吴融《春词》:“鸾镜长侵夜,鸳衾不识寒。羞多转面语,妒极定睛看。金市旧居近,钿车新造宽。春期莫相误,一日百花残。”方回评论说:“三四(句)非十分着意,何以说得至此。”(《瀛奎律髓》)这两句写的“羞多”、“妒极”都是难写之景,诗人采用“转面语”和“定睛看”相映衬,使得美人含羞的神色、怀妒的神态活灵活现、逼真地展现了出来。还有一种难写之景,那就是事物的气象。怎么办?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艺概.诗概》)如,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是描写终南山的千古名句。刚从山上下来,回头望去,白云已合拢了;青霭蒙蒙,进入了其中却又看不见。这一烟云突变、青雾迷蒙的景色正是终南山气象的特色。如果不写白云变幻、青霭迷蒙,就显不出终南山的神气。是“白云”、“青霭”映衬了终南山的气象。

    (2)象征咏物法。以实代虚,凝情于物。如,黄巢《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面上是咏菊花,实际上作者是以菊花象征自己,抒发了自己率众起义,一举攻占帝都长安的雄心壮志。还有陆游、毛泽东的《咏梅》、屈原的《橘颂》、陈毅的《青松》等诗,都属于这一类。


1678952185721987.png

       二、构思的要求

       1.精。就是要以一当十,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子昂《豋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白《妾薄命》:“……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苏轼《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上诗词,都是作者反复构思、反复提炼的精品。再看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仅用28个字,便把李白放荡不羁的绝世天才,以及那落拓寂寞的绝顶之哀表现得淋漓尽致了。“飞扬跋扈为谁雄?”是继前三句写希望幻灭、落拓悲哀后,总写李白这位绝世天才的绝世寂寞。世上没有大鹏所期待的天风海涛,更没有能与大鹏相伴而飞的“稀有之鸟”(《大鹏赋》),尘世中只有无知窃笑的斥鷃与徒争腐鼠的鸱鸟。于是李白只得一生都生活在寂寞中,寂寞地腾跃,寂寞地挣扎,最后寂寞地陨落……杜甫这四句诗,真是一幕绝世天才之悲剧!构思多么精妙!

    2.新。构思新颖,不落俗套。许多作诗高手,能在相同的题材中,通过新鲜而独特的构思,独辟蹊径,开拓出新的意境来。如,谭元春《舟闻》:元春《舟闻》:“杨柳不遮明月愁,尽将红色与轻舟。远钟渡水如将湿,来到耳边天己秋。”杨柳也能为明月“遮愁”;无名氏《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其十七):“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痴情女子,竟借月光“传情”给千里之外的心上人。再如,杜甫写松:“新松恨不高千尺”;陈毅写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佚名写竹:“雪压竹头低,低到欲啃泥。一朝红日起,同样与天齐”;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以上这些诗句,都是由于独辟新经,精心构思,作品才自成高格。

    3.巧。指对生活素材巧妙地剪裁和提炼,通过艺术手段把生活的本质或规律艺术地展示给读者。如:如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船里的“梦”竟然能“压”住天上的银河。再看一下。”短短四句诗,却把天下有才志、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共有的悲哀集于笔下,用筒洁、朴实的词语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它既不是五言,也不是七言;既不讲平仄,也不讲对仗;既没有比兴寄托,也没有修饰雕琢。然而,它却成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诗。原因何在?叶嘉莹说:“它的好处就在于诗人真正掌握了诗歌中那一份最基本的生命之源——强大的生生不己的兴发感动的作用与力量!”所以,才能巧妙地构思出这部优秀的作品。

    4.奇。指奇特的想象引起奇特的构思,写出奇特的作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俞平伯评说:这是“奇语劈空而下”(《读词偶得》),把天下人都一网打尽了;又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随深”,“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释迦曾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要把众生的不幸和苦难都担在我一人身上。”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也是为了救赎所有人类的罪恶。王国维在此是用释迦基督,来比喻李后主词所具有的以个人身世而穷尽人类共同悲哀的复盖与担荷作用。可见,如果作者没有新奇的艺术构思,就不会发掘出如此奇特的诗意来!还有纳兰性德“天为谁春?”、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佚名“谁说梅花没有泪?只是不愿与桃李斗芳菲”等等都属于此类。


1678952226863174.jpg

      三、奇巧的构思

      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奇妙”古诗,构思独特,充满了审美情趣。

     (1)字半功倍。将“半”字嵌入诗歌,往往会起到字半功倍的效果。如,梅鼎祚《半字诗》:“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诗人经过构思,连用八个“半”字,把一幅半隐半现、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春景图描绘得维妙维肖。

     (2)化平为奇。“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构思,却将平淡化为了神奇。如,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江上垂钓的情形:一蓑衣、一斗笠、一轻舟、一钓竿,垂钓的潇洒形态被刻画得活灵活现,然而潇洒中却隐藏了一丝孤寂。

     (3)一唱三叹。在每句中重复嵌入一个字,复用多次。可以置于句首、句中和句尾,使诗有一唱三叹的作用。如,唐伯虎《花月吟》:“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这首诗共八句,重复了八个“花”字,分别置于句首(第3句)、句二(第1句)、句三(第6句、第8句)、句四即句中(第2句、第7句)、句六(第4句、第5句),构思奇特,饶有情趣。

      (4)旁侧含蓄。不从正面着笔,而从侧面落墨,出奇制胜。这样写,往往使诗含蓄深沉,个性鲜明。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如: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开笔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象征殿试中榜者地位不凡;“和露种”“依云栽”,比喻他们享有特权。前两句是说别人考中进士,诗人很羡慕,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考中者的不满。作者自比“芙蓉”。虽然“芙蓉”、“碧桃”、“红杏”都属名花。但是,“碧桃”处在“天上”,“天”:暗指“皇帝”;“红杏”处在“日边”,“日”:暗指“朝廷”;意思是:考中者都是皇亲国戚。而我“芙蓉”却在“秋江”,既无特权可享,又无皇恩可承,累举不第。我要凭自已的真才实学去考进士。暗示了“秋江芙蓉”与“碧桃红杏”具有本质的不同,“芙蓉”有它独特的气质,显露了诗人“未曾出土先有节”的人格品质。“不向东风怨未开”,含蓄表露了对生不逢时的悲愤,强调“未开”不是“不开”。时机一到,“芙蓉”定会争艳怒放,尽显国色天姿。这首诗,旁侧含蓄地暗示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表达了希望得到高侍郎引荐的迫切心情。

     (5)意象新奇。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送别词。上片,以形象的构思意象写惜别之情:头两句,巧用送别路上山水特征,用“眼波横”喻水,水就像饱含热泪的眼睛;用“眉峰聚”喻山,山就象那紧锁着的眉峰。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上别愁离恨己含其中,愁山恨水的意象象征着送别友人的深厚情谊。“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把送别的感情进一步深化。“眉眼盈盈处”指浙东秀丽的山水,这江南的山山水水都充满了人情味,一笔勾勒出了奇特的意象。下片,用惜春的构思写春中送友之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使送别的情谊表现得更加深厚强烈。结尾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友情的升华。“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可能江南的春色会更长些,如果赶上江南还是春天,千万要和春光春色同住。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诚挚感情。

1678952275137645.jpg

     (6)诗中有画。如,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夹江对峙。 “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碧水东流至北回”,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如果说第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第二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孤帆一片日边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说明诗人“望”的立脚点是在“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上。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喜悦之感。“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在叙事中饱含的激情。此诗紧扣题中“望”字,句句写望,处处是“望”中所得,但是诗中却不见“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明代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说尽目前山水。将孤帆一片影出“望”字,诗中有画。”

     (7)一笔两写。通过精心构思,“一笔”同时写“两地”、“两情”、两个“目的”、两个“距离”、两个“愿望”等。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一笔两写”,写了五层意思:一是诗人送别在“城阙辅三秦”的长安,杜少府赴任地却是遥远的蜀川;二是此时你和我都有一种依依惜别之情;三是我供职长安,是为“宦游”做官,你“之任蜀川”,也是为了“宦游”做官;四是所谓“远”与“近”、“咫尺”与“天涯”,都是相对而言,天天相见,貌合神离,虽近犹远。相隔天涯,却是灵魂伴侣,虽处“天涯”,“若比于邻”;五是希望我们分别,两人都没有眼泪,没有哀叹。有的是深厚真挚的情谊!“一笔两写”构思方法,主要借助于“拓展时空”这一美学表现手段,以博大的胸怀,精心设置了美好开阔的诗境。

     (8)一喻两用。即,通过精心构思,将一个“比喻”同时表达两层意思。如,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恨你不像江楼上的明月,一年四季东西南北,人走到哪里,明月都伴随不离;恨你又像江楼上的明月,月圆后就盈亏,明月再圆还不知要等到何时呢!这里的“恨”是“爱极”生“恨”,反话正说,是“爱”的代名词!此词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明月来比喻自己的相思之苦、团圆之难。匠心独具,比喻奇巧,正反皆理,一曲真情。

     (9)节短格高。本是写怨恨,但却隐迹于景物描写中。如,李煜《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上片从空间落笔。虽然“一重山,两重山”显得呆板,但“山远天高”笔锋一振,开拓了一个阔大的空间。“烟水寒”三个字,将前面的景色都染上了浓重的烟雾升腾的“冷色”,组成了一幅山重水复、烟霭迷蒙、阔大深远的风景画。“相思枫叶丹”一句,为这幅画“画龙点睛”,暗示自己思念故国的赤子之心如红叶丹枫。下片从时间落笔。“菊花开,菊花残”写季节转换。“塞雁高飞”写时间不等人。“人未还”暗示了词人不得返回故国的悲痛之情。全词,对故国情思写得含蓄、隐约,但格调很高。李廷机说:“句句有怨意,但不露圭角。”(《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李于鳞说:“因隔山水而起各天之思,为对枫菊而想后人之归。”虽然笔调轻淡,但却“节短而格高”(俞陛云《南唐二主词辑述评》)。

    (10)神魂共舞。如,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悼亡词”。诗人通过奇巧的构思,使之升华成了一曲名扬中外的“忠魂曲”。上片,诗人用两个“失”字,写出了沉痛怀念之情。巧取“杨”、“柳”的姓氏,堪称天造地设,奇妙异常,意义双关,杨柳的忠魂和杨花柳絮轻盈飘飞。“重霄九”有烈士浩气长存之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表现了词人发自肺腑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概。杨柳已仙去,忠魂进月宫。吴刚“捧”出了桂花酒;下片,起始二句,仙人把酒相迎,嫦娥为英烈起舞。结尾,词人笔锋突转:嫦娥献舞之时,忽报“人间已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位忠魂“泪飞顿作倾盆雨。”形象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了词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感慨情怀。这首词,构思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奇异、巧妙。从忠魂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再到月宫吴刚嫦娥的欢迎,最后热泪飞洒。词人用革命浪漫主义艺术,精心谋划,创作了一部优美的古代神话,成了一曲名扬中外的“忠魂颂歌”。

      爱默生说:“诗人的标志和凭证,在于他说出人们所没有说过的话。”(《诗人》)诗人如此,作家也是如此。让我们用精巧的构思,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颂时代、歌颂人民的优秀作品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贡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