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


昨晚,车子停在邻水公园的一棵大树下,车窗没有关严,半夜进来几只蚊子……


查百度,今天要参观几个必去景点:花戏楼、曹操运兵道、华佗庙。

花戏楼就在城内,去的早了点,便在周围转了转。


却碰巧走进了亳州最古老最繁华最有历史沉淀的北关老街。街巷道路很窄,名字奇奇怪怪:爬子巷、打铜巷、白布街、帽铺街、南京巷、席市街、花子街、牛市街……都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老名字。老字号商铺与普通住宅依然在使用,市井烟火气十足。南京巷里有一个“南京巷钱庄”,国家4A级景点,门面与一般铺面没有区别,不注意的话,就那么走过去了,太低调了。

街巷里极少有二层楼房,但平房高低错落,并不是像许多地方统一规划的那样,整整齐齐千篇一律死气沉沉……

街巷里肯定会有许多故事……


花戏楼门前是一个广场,老年人在练五禽戏。地道、独特!

微信图片_20230312104614.jpg

花戏楼又叫大关帝庙、山陕会馆,有300多年的历史。主体就是一个过去唱戏的大舞台。大门前一边一个大铁柱子,每个高16米,重6吨。大门脸上是精雕细刻的水磨砖雕。里面的大舞台上到处都是木刻雕像,听说是三国戏文中的故事,有600多个人物。形象逼真,色彩斑斓,令人啧啧称奇。


曹操地下运兵道,可能是这伙计在亳州留下来的唯一真迹。

在亳州,早就有曹操地道的传说,但没有人见过。到了1969年,全国大挖防空洞,这个地道才被发现。地道有8000米长,在城市街道地下,可通到城外。供游客游览700米。

地道大部分很窄,最窄处不到0.7米。高度不到1.8米,最低只有1.6米。看来古代士兵并不都是膀大腰圆的。

单独的一个地道似乎有些单调,于是在地道前后的大厅里,布置了许多售卖当地特产的经营点。更多余的是,建起了一座大楼,布置了一个“建安文学馆”,介绍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文学作品……

如此,售门票、收停车费就有了正当理由。


导航显示,华佗庙在城外20公里。

按导航走,走着走着,进入了一条很窄的水泥路,勉强能错车。我在导航上选择的是“少收费”,这条路大概是捷径吧?继续走。

又跑了几公里,拐来拐去的,竟然拐到一个村子里面,导航语音提示“到了”。这是什么地方?


旁边站着一位老年农妇,说,这就是华佗庙村。

瞎说,我看见路口有“中各村”的牌子。

“庙呢?”,老妇手一指,“那就是,还没修好。”


一个土堆上面,刚建起来的一个小房,里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一个一尺多高的陶瓷塑像。老妇喋喋不休,说华佗就出生在这里,现在外地很多人都过来烧香上供……

这个破导航!


还得用导航,去蚌埠。

没走几公里,进入到一个农村的集市中,很长很长,后来估计,总有一公里还多。

拥挤不堪,极为热闹!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的前面不远,一辆水泥罐车走不动了,对面一辆大货车也过不来,路口有一辆大客车从右手边想左转到我们这儿,结果横在了道口。大家都在一寸一寸地挪动,稍微有点空隙,遍地乱窜的那种小电瓶车赶紧过来填空。天热,汗流浃背。周围喇叭叫卖声嘈杂一片,路口那儿是卖米糕的,只听见声音不见人:“韩国米糕,首次进入中国大陆……”远处音响震耳:“好不好?再来一个要不要……”

至少耽搁一个小时。问路人,这是什么地方?“泥店”,赶集吗?“不是,是周会”。一个星期一次?“不,一年三次”

这是什么周会?赶上过年了。


下午5点,到蚌埠找个窝窝安顿下来。


3月11日


蚌埠没游览,只是路过。吃过早饭,收拾停当,直奔滁州。

两地相距只有150来公里,道宽路平,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微信图片_20230312104620.jpg

刚跑了几十公里,进入凤阳县,路牌便显示出“小岗村”的字样。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与当年的大寨、华西村一样如雷贯耳的农业典型。

离开大路,向右拐进去七八公里的样子,来到游客中心。我不用买门票,但不准私家车进去,必须乘坐他们的游览车,每人10元。


参观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各地方组织的集体活动,像我这样碰巧路过进来看看的散兵游勇基本没有。

街道齐整,但路两边的各种商铺绝大多数都关门停业了,或是废弃状态,大概是因为热度过了。

随着一个16人的浙江参观团,来到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阔大宏伟,我想,可以达到县一级的水平了。


导游从凤阳县的历史开始讲起,介绍了小岗村在人民公社集体化时期的贫困状态,以及1978年冬季,18位村民在一个小黑屋子里,盖手印签下了大包干的生死状,实际就是分田到户的壮举。

在各级领导的掩护下,逐渐被中央认可,顺应了历史潮流,中国坚持了20来年的人民公社大集体制度轰然倒塌。

这张生死状现在在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


我下乡6年多,对农村有一些感情。这些年来的旅行中,去过山西大寨几次。这两个地方还是有些区别的。

大寨是个土地贫瘠条件很差的地方,“七沟八梁一面坡”,没有外面的帮助,陈永贵郭凤莲带领大寨人,大干苦干,改造自然,解决了自己的温饱,是干出来的。

小岗村的自然条件与大寨截然不同。自古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海两岸”,(小岗村就属于淮海流域)每人4亩良田,土地肥沃。穷,是因为懒,更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遇到灾荒,便会习惯性地敲着凤阳花鼓去全国各地讨要。

微信图片_20230312104617.jpg

凤阳是个好地方。明朝朱元璋在这里起家,称王后,当然对这里会有些政策倾斜。纪念馆的最后,介绍了当年邓小平对小岗村的评价与支持,展示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来这里的照片。


我们参观了当年签下生死状的那间小黑屋,很逼仄,导游说,国家领导人好多都进来过。


在一个池塘边上,两位80多岁的老太太给我们表演了一段正宗的凤阳花鼓。据说她俩当年在北京怀仁堂给毛主席表演过。


离开小岗村,中午11点多,来到滁州琅琊山。游人非常多,能放数百辆车子的停车场被挤得满满,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当。


琅琊山中有个醉翁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想必都读过,或至少听说过,即便没念过书的文盲也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

就在琅琊山中。

微信图片_20230312104626.jpg

亭台楼阁,山水形胜。醉翁亭距游客中心不过一公里远。当年欧阳修老先生有空就与老友跑到这儿来喝酒,好心情,好有趣!

有道是:千古醉翁亭,都缘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火了千年。醉翁亭因一篇美文名列国内四大名亭之首(其他三个是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中学生要背诵《醉翁亭记》——苦啊!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来到这里,都缘欧阳修。我在滁州博物馆里,还看到苏东坡手书的《醉翁亭记》碑文。

       我一向认为,爬山必登顶,否则便不算来过。在游客中心问工作人员,爬山来回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他打量着我,说,大概得4个小时。

琅琊山海拔不到300米,战略上可以藐视。但那些台阶需要一步一步地爬,把我累得气喘吁吁,热得浑身是汗,只穿着背心,登上了峰顶南天门。

途中有古琅琊寺、碧霞宫、琅琊阁,问道士,告诉都是重修或新建的。

那就不值得游览。


满足了心愿。来回用了3个小时,得意洋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