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龙虾、一粒龙虾米、一支仙荷,是穆店镇永华村经济发展的“吉祥三宝”。

  永华村坐落在洪泽湖南岸有一个圩区,抗美援朝革命烈士朱永华出生在这个地方,1948年10月他参加淮南支队,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朝鲜抗美援朝,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朱永华, 袁新庄改名为永华村。如今,这个村庄生活安定、村民幸福,村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到处感受到了这个红色村庄发展律动的脉搏。

  “昨天我刚拿到一套90平方米的城关学区房钥匙,没想到我也可以在城里住上新房,以后两个孙子读书就方便了!”昨日早晨,盱眙县穆店镇永华村的贫困户张某高兴地对乡邻说。从2014年以来,永华村发展龙虾养繁、虾稻共生产业、莲虾共作、龙虾米加工等有8家,流转土地12000亩。该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1.1万元,到2020年人均年收入2.8万元,成为穆店镇首个重要发展村,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任振鹤、时任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三次深入永华村调研。


  一只龙虾红遍千万家

  笔者来到穆店镇永华村虾稻共生产业基地,只见前来贩卖龙虾的商贩排起长队,红彤彤的龙虾一篓又一篓拉长了队伍。“我家的土地包出去了,还能在这块土地上打工,现在每月挣1800元的工资。一份地两份钱,简直太好了。”说起土地流转带来的好日子,农民张玉梅打心眼儿里高兴。有了一只虾产生土地规模发展,让经营者有干劲。2914年永华村第一个在盱眙县进行规模化虾稻共生养殖模式。

  永华村712户、人口3329人,三面环水地势低洼,每年春天小麦都会受淹,一年只能长一季稻子。当时农民每亩200元转租都有很少人去承包。2014年之后,永华村党总支书记杜守军多方筹集资金,从永华圩里的村民手中,协商流转土地500多亩,走出了永华圩稻虾共作致富新路子,每亩经济收入3000元左右。

  杜守军带了头,其他村干部跟着行。村原主任马杰、会计简永浜、村妇联主任孔娟等两委有6个家庭分别流转180亩到300亩的土地,加入到虾稻共生产业发展中。永华村规模化虾稻共生产业发展吸引外地种养大户,山河农场的朱颖、洪泽区老子山镇的高光等人纷纷来到永华村流转土地发展虾稻共生产业基地。

  自推广虾稻共生以来,该村干部带头投入虾稻共生产业中,村委会不定期从外面请来专家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有关技术辅导,使农户在加入到虾稻共生产业时能少走弯路,更大化的获得利润。现在村村民每亩地均纯收入在2500到3000元左右。

  朱庄村72岁袁朝兵、65岁高为海等低收入家庭人群到杜守军虾稻共生产业基地上班,月工资4000元。村民50岁朱强家里土地被流转后,每年既拿到每亩1000元租金,还到到高为义虾稻共生产业基地上班,月工资近4000元。近年来永华村党总支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机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现在从事虾稻共生产业的大户,已经摸索出养繁分离技术,既不从外面进虾苗,而且自繁自育,同时还能对外出售虾苗,今春有5万斤虾苗出售到外地,近期永华村每天早上批发出售3到4万斤成品龙虾。随着虾稻共生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永华村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成为这一地区一块聚宝盒。


  一粒龙虾米香飘万里

  一粒龙虾米何以香飘千万里,打开穆店镇地图,不难发现,在永华村这里种植水稻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镇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日照时数2384.5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降水量923.7毫米。

  据穆店镇淮安绿谷生态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为义介绍,本地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为水稻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水稻从8月底抽穗,10月底成熟。灌浆期间,正值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昼夜温差8℃以上,特别利于水稻灌浆,形成优质龙虾稻米。

  2018年,高为义在永华村流转几百亩土地后,心里感受到这里条件优越,何不自己投资创办龙虾米加工厂呢?随即投资30万元成立绿谷生态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就开始生产龙虾米。

  永华村的土壤具备优质稻种生长。高为义采用了“超日标”品控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2019年试种成功,生产的大米经瑞士SGS检测,农残及重金属污染物等324项指标全部达标,于是好吃、健康、安全的“绿谷阳光龙虾米”诞生了。

  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特有的地理地貌,以及永华村红色基因,不懈探索优质稻米的精神,才造就了绿谷阳光龙虾米独特的品质。杜守军介绍,得天时、占地利、享人和,正是“绿谷阳光龙虾米”香飘万里的根源所在。现在淮安绿谷生态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谷阳光龙虾米畅销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省内外大中城市,进市场、进超市,公司年纯收入60多万元。


  一支仙荷“莲”着致富路

  虾荷共作能致富吗?小小的莲子做到了!它看似弱小,却能在极其苦涩的心境下坚韧的存活下去。在历经世间沧桑之后,能获得一种“溪头卧剥莲蓬”的生活,岂非人之所愿?

  夏季,行走在穆店镇永华村田埂上,不时看见农户脖子上挂着汗巾,手中挥着耙子,在田间劳作,相互间欢声笑语。

  “都在翻地呢!祝大家今年有个好收成咧!”65岁的与田间的农户相互问好后,便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自己的虾荷塘走去。

  一路上,经过了不少池塘,池塘里漂着片片莲叶。“以前这里都是成片的小麦田、水稻田,但是效益不高。现在,村里能人大户都改种养虾荷啦!”随行村书记杜守军告诉笔者,盱眙县河桥镇王家强带着儿子王伟来到永华村第一个搞虾荷共作“吃螃蟹”的人。

  谈起虾荷共作的经历,王家强儿子王伟立马来了精神头。王伟出生于盱眙县河桥镇,这个土生土长的的农村青年,因他爸爸王家强二十多年前走出农村,到金湖县开发荷藕产业获得成功。

  王伟暗暗地下决心,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自己创业。2015年,经过多地考察选择,最终在穆店镇永华村境内投资800万元,成立了“盱眙仙荷莲业有限公司”,租用土地1200亩,其中莲虾共生820亩,芡实380亩。

  为此王伟创成了一家以特色农产品科研开发,种植,养殖,莲虾共生,莲子荷花采摘园,龙虾垂钓园,荷花盆景园为主题的休闲观光高效农业科研发展企业,让一支仙荷在致富创富路上成为一支独秀。

  盱眙仙荷莲业有限公司在永华村境内,距离中国龙虾之都——盱眙县城10公里,宁宿徐高速公路、121省道、盱马路毗邻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永华村的金荷牌水果莲、芡实、龙虾等有机农副产品,质优味美,深受广大客户喜爱。同时公司荣获了盱眙县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基地,淮安市农业科技新产品科研开发示范基地等荣誉。

  5年来,盱眙仙荷莲业有限公司基地发展到1500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有农业员工48人,其中农业科技人员3人,农业员工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以上。实现莲虾共生,龙虾苗莲种苗、莲子龙虾生产销售以及芡实、菱角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同时在总经理王伟的带领下,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社模式生产经营,带动附近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由于永华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党和政府十分照顾。“我们村是盱眙县第一个通过流转土地,搞规模化虾稻共生产业的村庄。”杜守军说。“现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革命烈士村,我们不能落伍!”作为穆店镇驻村干部、镇宣传委员龚成说:今后,该村将继续搞好规模高效农业,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让永华变得更美、更富、更强,向着小康目标坚定地迈进。

  欣逢盛世今胜昔,小康风拂烈士村。愿永华村的未来更美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