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一词,最早用来指人的风度和威仪。自刘勰《文心雕龙》开始,用它来品评诗词和文章的格调和气氛。这里所说的“风格”,是指诗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风格、风貌与格调;是诗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经过艺术加工后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是诗人成熟和成就的鲜明标志。诗人用独特的构思方法、表现手段、语言用词,写出具有独创特色的作品,就是诗人作品的艺术风格。“豪放”风格就是其中的一种。

  “豪放”语出《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张彝,北魏大臣,清河东武城人。高祖初年,继承了祖父的侯爵,袭封平陆侯。虽然年少,却性情豪放,精通经史。出入宫庭,昂首阔步,声响空谷,无所顾忌。

  “豪放”作为诗词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豪放: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以天风海山的形象,比况热情激荡、气象雄浑的“豪放”风格。清代杨廷芝《诗品浅解》解释“豪放”:“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哉!”

  豪放词风以李白、苏轼、辛弃疾、毛泽东为最,视野寥廓深远,气象恢弘雄放,个性汪洋恣意、胸襟直率慷慨,题材多反映世事沧桑和个人感愤,内容偏重高健超迈的抒怀言志。1675916097112067.jpg


  一、李白诗词情感激荡,想象出奇。豪放中带着飘逸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如: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一气呵成,豪气冲天,轻松愉悦的感觉随着轻舟扑面而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脱脱逼人,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赠何士判官昌浩:“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歌颂人的力量,显示自己的能力;

  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虽然夸张不合理,但却合情理,想象奇特,奔放雄奇;

  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曾问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李白面对权贵,极尽放肆,目空一切,敢于“一醉累月轻王侯”,敢于酒醉拒圣命,敢于酒醉命权贵为自己脱靴,敢于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慢狂言;

  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我诗兴大发时,能写出让五岳为之震撼的诗歌,那诗的气势磅礴得可凌驾于江海之上。充分展现了诗人性情洒脱、藐视权贵、豪放不羁的纵情性格,以及其诗歌作品自由随性、雄奇奔放、变幻莫测的艺术特色。《唐诗直解》评价说:“太白气魄磊落,故词调豪放。此篇尤奇拔入神。常人语,自非常人语。”诗中“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两句,被后人认为是李白最狂的诗句之一。

  以上这些豪放诗词,多是李白应召进京供奉翰林前后所作。他曾经受到玄宗皇帝“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的“宠遇”。可是,这对于一心想“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来说,却非但不以为荣,反而感到他的理想将遭幻灭。因为他发现玄宗用他,不过是为其游宴白莲池而作《白莲池序》,于宫中行乐时写《宫中行乐词》,于赏名花与妃子时填写《清平调》而已。于是,这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才子,毅然请求辞别。玄宗无奈,“赐金放还”,逐出朝廷。李白则高吟“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傲骨铮铮,豪气满怀,飘然而去……

  李白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后来仕途坎坷,国事日渐衰败,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诗风逐渐接近现实,豪放之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沉郁之情。1675916206125652.jpg


  二、苏轼词慷慨激昂、苍凉悲壮。豪放中带着沉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他作了《湖州谢上表》,先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后叙施政举措。其中,有两句话:陛下“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御史何正大、舒亶等人作为证据,弹劾苏轼讥谤新政。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拘于御史台受审。御史台在汉代时因有群乌栖息,故称“乌台”,因此这起诗案史称“乌台诗案”。十二月二十七日,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出狱后,他游览了黄冈城外的赤壁,不禁触景生情,怀古书志,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意境壮阔、风格豪迈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开篇三句,以“赤壁”为主题,写雄浑之景。由景到人,人由景出。在浩荡东去的江水之后,引出千秋英雄、风云人物。笔势雄奇惊天地,气魄恢宏泣鬼神,营造出了一种历史的雄浑厚重气氛,让人感慨万千;“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浓烈;“乱石穿空”数句,将险峻石壁的凌冽态势、如雷惊涛的巨大音响,浪花卷起的千堆寒雪,优美壮丽的江山画卷全部融于一体,气势磅礴,豪气满怀;“故国神游”句联系自己的不幸遭遇,感情由高昂跌入沉闷。他满怀大志,屡遭贬黜,感情沉郁、苍凉悲壮。全词,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怀古;以悲壮沉雄、忧郁苍凉的情感吟今。


  三、辛弃疾词豪放沉雄、雄壮悲凉。豪放中带着感伤

  辛弃疾21岁开始戎马生涯。后因坚持抗金主张,多次受到庸君佞臣的打击和排挤,使他报国无门。这一系列坎坷的遭遇、悲壮的情怀,形成了他的词豪放沉雄的独特风格。他从淳熙四年(公元1882年)起,闲居于江西信州(今上饶)近20年,写了近350首词。《沁园春·灵山齐庵赋 时筑偃湖未成》就是其中之一:“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浑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1675916294779951.jpg

  “灵山”,即镇山,今江西上饶城北70里,方圆百余里,高千余丈,山势巍峨,山上多松树。这首词上阕前三句,总写灵山的壮观。众山跃驰,如万马奔腾,不仅表现了山的雄奇之神,而且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洋溢着一种灵性的运动美和崇高美;接着,妙笔写水之后,诗人说,本应年老闲居,却“天教多事”,来查检十万长松。这一句,既有对壮志不酬的自嘲,也有对投降误国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嘲讽,又以长松高树表现了灵山景物的独特风貌,进一步加强了全诗豪放的气势;词人的庐屋虽小,但四周有松林的龙蛇舞影,松涛的澎湃怒吼就象暴风骤雨一般。语言豪迈,境界开阔,气势十足,气派非凡,更增添了诗的豪气。词的上阕,极写了“山”“水”“松”三种景物,笔力遒劲,魄力大张!下阕,运用典故和博喻还是写山:山峰如晋代谢家子弟一样英俊雄伟;如司马相如的车骑一般威仪大方;如太史公的文章那样雄深雅健。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的豪放气势。

  在笔法上,词人注意在矫健奔放之中力求变幻多姿,既突出主调又不致流于单调,这就是辛弃疾词的特色。王易在《词曲史》中评介说:“其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而潇洒飘逸,旖旎风光,亦各极其能事。东坡有其胸襟,无其才气;清真(周邦彦号“清真居士”)有其情韵,无其风骨。效之者或得其粗豪,而遗其精密;步其挥洒,而忘其胎息焉。”

  辛弃疾和苏轼一样,都是作词的天才。苏轼和辛弃疾虽同属豪放词派,但二者风格不同,苏轼的词多心胸旷达,乐观积极,故曰“旷”;辛弃疾的词多表达自己的报国壮志却往往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故曰“豪”。苏轼词的豪放来源于他的气度;辛弃疾词的豪放则来源于他的真性情,戎马生涯铸造了他的硬骨气,也造就了他的爱国情。祖国沦陷、奸臣当道、壮志难酬,又使他愤懑。所辛弃疾的词大多是豪放中带着感伤,显得悲壮。1675916350920707.jpg


  四、张孝祥词气势豪迈、文采飞扬。在豪放中兼顾文雅

  如,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这首词写“观雨”,而且是“观暴雨”,相比文人化的“遥知独听灯前雨”“梧桐叶上三更雨”“雨下飞花花上泪”“青山一道同云雨”等,这首词写得文采飞扬,豪气冲天。开头两句就气势不凡,暴雨来临,风起云涌,生动而形象,画面感直接拉满;接着,通过碧霄龙、金蛇、灵鼍等传说中的神物,展示暴雨前电闪雷鸣的壮观景象。“千丈”、“万叠”的数字词运用,夸张到了极致,氛围酝酿到了极顶,气势峥嵘,豪情万丈。“汹汹欲崩空”,指暴风雨即将到来,也指词人万分紧张,气氛烘托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紧接着,才写暴雨的来临:“银潢”即银河。雨水化成了奔流,道观好象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显得如此渺小。“人间应失匕箸”,用了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刘备被曹操一番话说得忘了神,一不小心失落匕箸。这里借用对比,说老百姓被雷雨吓得惊慌失措,而词人自己却非常从容。他从雷雨中悟出了道理:雷雨洗去了尘埃和丑恶,润泽了庄稼,重塑了乾坤。但是,雷雨却不居功自傲,也没有人想到雷雨的功劳。”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从容不迫、坐观风雷、激浊扬清、追求建立美好社会,却不居功的崇高的人物形象;结尾写天晴,与暴雨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词,文采飞扬,气势豪迈,豪气冲天,描写了一位胸怀天下、处变不惊的壮士形象,暗示了自己就是这样的人。1675916403645304.jpg


  五、陈亮词豪情万丈、气吞如虎。豪放中带含蓄机智

  如,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鞲,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这首词,是陈亮写给辛弃疾的。上片,回顾宋朝的屈辱历史,痛斥南宋朝廷媚敌求和,使得国事衰微,国力积弱,恢复中原之事遥遥无期;下片,则希望辛弃疾能振臂高呼,扛起大旗,打败强敌。表达了陈亮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也表达了相信胜利会到来的美好愿望。词中大量运用典故,通过历史的沉淀与沧桑,增强了文字的表达力度和感染力。

  全词,豪情万丈,气吞如虎。如“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天地洪炉谁扇鞲,算于中、安得长坚铁”,口气巨大,想象丰富,令人振奋,拍案叫绝。

  “爱吾民、金缯不爱”一句,在豪放中极具讽刺意味: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用岁币来换取苟安,而在陈亮笔下却变成了朝廷是为了爱护百姓而不惜钱财。豪放之中含蓄机智,妙不可言。


  六、高启词豪气干云、豪情万丈。沉沦中依然豪迈自信

  如,念奴娇?自诉: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1675916456137477.jpg

  元代末年,有个相士来拜访隐居吴淞江畔的高启,断言他将要飞黄腾达。高启写下这篇《念奴娇》,表达了甘心隐居,不求仕途,“兼济天下”的豪愿。

  “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这几句豪气冲天,豪情万丈。极写了高启的雄心壮志,自负奇才,立志孤高,诗酒名剑,豪放不羁;“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黄鹄轻举”,用的是战国时期田饶的典故。田饶因不被鲁哀公赏识,故以“黄鹄”作比。高启这里把“黄鹄轻举”作比喻,意思是说,我时运不济,不能一展抱负;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高启自嘲沦落生涯,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只怕是要被陈登所笑;“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写高启内心的犹豫与徘徊,不知道该继续隐居呢,还是选择出仕呢;“笛里关山”,表达了思乡之情;

  “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这最后两句,说明了他仍徘徊在隐居与出仕的矛盾之中。也正是这种矛盾,反而让读者感受到高启词的豪气冲天:哪怕“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他都没有收敛他的豪气;仿佛在等待“相士预言”的最终来临,仿佛在等待“自身才能”的大展宏图。正是这种沉沦之中依然豪情万丈的自信心态,进一步凸现了作品的峥嵘气势、气度不凡。


  七、毛泽东词豪迈奔放,刚柔相济,独具魅力,写出“高格”

  毛泽东的词颇得苏辛神韵,器大声弘,纵横捭阖。如:《念奴娇?昆仑》起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异曲同工,恰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层层递进,把壮美秋景刻画得活力无限;再看《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几个意象,把北国风光描绘得形神兼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酣畅淋漓,把封建帝王批判得黯然失色…… 1675916511113707.jpg

  1945年秋,毛泽东由延安到重庆谈判期间,曾致函柳亚子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这首词,就是《沁园春·雪》。毛泽东曾收到柳亚子的赠诗,复信:“先生词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陆游和陈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力主抗战,反对求和;所作诗词,豪迈奔放,慷慨激昂,被历代评论家推为“高格”。毛泽东认为柳亚子超过了陆游和陈亮。柳亚子回了一诗:“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慨;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诗中“黄州太守”指北宋大词人苏轼。他开创了豪放词风新局面;“稼轩居士”,指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他将豪放词推向了新的高度。柳亚子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是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词坛巨擘的豪放高格,与毛泽东的豪放诗格相比也是逊色一筹。

  因为,自古以来,用《沁园春》词牌咏雪的,还没有如此豪放雄浑的作品。所以,千古词人向他折腰敬服。为什么要将“慨当以慷”作为“高格”?因为中国文学史历来以“建安风骨”为高格,而“建安风骨”是以“雅好慷慨”为特征。毛泽东说的“慨当以慷”,就出自领导“建安风骨”的曹操之《短歌行》。所以,毛泽东1949年所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这就将“慷慨高格”审美价值的精髓集中地提炼出来了。

  《沁园春·雪》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咏怀,而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口气堪称历代之最,霸气无比。下片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著名人物犀利点评,认为这些人还有不少的欠缺。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口气,是因为他得到了亿万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心所向,一往无前,慷慨激扬,豪气满怀。这一首词的口气,堪称历代之最。吴祖光评价说:“从风格上的涵浑奔放来看,颇近苏辛词派,但是找遍苏辛词再找不出任何一首这样大气磅礴的词作。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伟词。”

  毛泽东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直抒胸臆,撼人心魄;“唤起工农千百万”“寥廓江天万里霜”,大笔写意,挥洒自如,令人精神感奋;“雪里行军情更迫”“乌蒙磅礴走泥丸”,傲视万物,不畏艰险,给人无穷力量;“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雄视千古,目光如炬,给人深邃启迪……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比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更高一筹。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有一种千古无言的悲壮;而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悲壮中带有冲天豪情和凌云壮志,有一种排除万难的决心。“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立意更高,描写更妙,可以说是诗词中少有的大境界。有了大境界,才算是真正的好诗词。因此,《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最经典的两首豪放词。

  在我国文学史上,李白、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张孝祥、高启等人,都写出了著名的豪放词。他们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如,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都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一些以婉约词出名者,如朱敦儒,李清照等,也写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豪放词作……


  (2023年2月8日于北京回龙观蓝天嘉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