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伴随着癸卯玉兔立春节气来到人间。真可谓立春、元宵喜相连啊!此时此刻,浮想联翩,不禁想起过往岁月儿时的过元宵节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据相关史料记载:正月,亦成元月或元夕等,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有闹花灯、踩高跷、耍龙灯、猜灯谜、舞狮子、扭秧歌、吃汤圆等多种习俗在民间传承。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们豫南地域洪淮河岸边,城乡居民沿袭元宵节习俗,把那些爱好文艺的居民组织起来,兑钱购买文艺器械,聘请专业文艺人员,在城乡文化娛乐场所进行排练大铜器、扭秧歌、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等节目的演练。待到元宵节时,走街串巷进村为居民慰问演出,使元宵节充满浓浓的年味。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重要的民俗特征。小时侯在欢度元宵节当天,村里男女老少,,怀着喜悦心情走出家门,去看耍龙灯、大铜器、扭秧歌、踩高跷,围观的人水泄不通。我在父母的照护下挤到人群里边看热闹。那些表演队员还让村里有威望的人领队,到村里比较富裕的农户家进行慰问,当地人称叫狮子盘门,户主放鞭炮迎接,文艺演员在农户院内敲铜器、舞狮子、扭秧歌、进屋内转、狮子打滚等,这样慰问,让家人大吉大利,有福气。慰问结束后,户主赠送烟酒、封钱等礼品表示谢恩。文艺演出队进村入农户慰问演出从上午到晚上持续不断,到处充满喜庆闹元宵的局面。

  记得小时侯过元宵节,家里生活经济困难,父母干集体活挣工分,我和妹妹弟弟尚小,花钱费用靠养鸡鸭兔或饲养生猪,换几个钱维持生活费用。父母为让一家人过元宵节吃上汤圆,跑到四里远的公社供销社买几斤汤圆,到晚上煮汤圆。父亲在灶房内灶堂烧火,灶堂里的柴火很旺,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母亲在灶堂边掌锅,锅内那翻滚的汤圆,让母亲喜出往外,高兴地说:“让全家人能吃上汤圆,这也是全家人的福啊。”然后,母亲把煮熟的汤圆盛到碗内,端到桌子上面,全家人吃着笑着,同时,母亲还给我们讲元宵节的故事,那汤圆真的好吃,咬开皮,油而不腻,黑润香甜的馅,充满唇舌之间,香气弥漫在屋内。全家人其乐融融……父亲语重心长对我和妹妹弟弟说:“长大了,好好上学读书,做有出息的孩子。好生活在后头哩!”对父亲的话,我们记在心里,不辜负对我们的希望!

  正月十五晚上也很热闹,村庄农户挂红灯笼,家庭院内的大门口,摆放燃烧的蜡烛,猪圈旁、压井旁等都摆放蜡烛象征着大吉大利,预示着幸福平安!村庄内到处灯光闪烁,灿如星辰。真可谓“五光十色花千万,姹紫嫣红不夜天”。

  星移斗转,时光荏苒。转瞬几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元宵节成了脑海中珍藏的五彩画卷。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国泰民安,人民过上好日子。可回想起早逝的父母,他们劳累一辈子,把儿女养大成人,上学读书,成家立业,他们每享一点福,也看不到今日的好年景,却离开人世,每想到这些,做儿女的心里很难受,思念的心情难以言表!

  啊!正月十五元宵节,历史悠久,文化习俗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变迁,千年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将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色彩,世人将继续传承,诉说着属于元宵节的传统特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