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流传千年,造就一段文明的不朽传奇,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文明的一份永恒的瑰宝。古陶之美,在精巧、在古朴、在清宁。花非花,香犹在,陶不醉人人自醉。

  在于都县贡江镇的上窑村,村因有唐宋古窑址而得名。村里境中因土质纯净,适合制陶,村中尽是古人烧窑的遗迹,以方位和遗迹得名。

  上窑村在贡江镇东北部,梅江下游东岸。东邻黄金村,南接金桥村,西以梅江与窑塘、长岭村隔江相望,北以梅江与长岭村、岭背镇大窝村相望,面积467 平方千米。有螃蟹圾、瓦窑潭、上角、上屋、下角、上刘屋、下刘屋等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600余人,村民以孙姓为主,人口有1200余人;另有李姓,人口400余人;邱姓仅1户。

  上窑村1949年属城关区窑金乡,1958年属古田公社窑金大队,1964年属西郊公社窑金大队,1972年属西郊公社上窑大队,1984年属西郊乡称上窑村。1989年属贡江镇称上窑村至今。村东部为山地,西、北两面濒临梅江,村民大多分布在山岭下和河边。1.jpg

  在村中的上屋组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名称为凤岗公祠,祠堂左前方,植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榕树。祠堂前的右边,有一口古井,井深7、8米,水清透凉。据孙氏家谱记载,孙姓一族先从泰和迁移乐安,再由乐安迁入宁都。民国期间,该祠堂曾设立上窑村学,建国后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在此设立了上窑小学。

  据说,唐代宁都的孙俐是上窑孙氏的祖先。孙中山先祖唐东平侯孙俐墓址位于宁都县城南2公里马家坑。孙俐(音禅),生卒年不详,原籍河南陈留(今名开封),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为孙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自后唐始,孙氏由宁都县青塘迁入本村。2.jpg

  古代,上窑村民大多以靠烧窑为生。村里的瓦窑潭,又名瓦潭,当时是一个大地方,在村境西北部,因古迹得名,潭墈上烧过瓦窑,现为一个村民小组,当地的李氏由本县高滩迁入。

  这次采访的对象是村民孙连贵,他今年74岁,上窑村下角组人。孙连贵的父亲叫孙禹言,1908年生,终年58岁,一生以烧窑为生。据孙连贵说,他以前见过父亲烧窑,所以也懂烧窑的一些工艺过程。

  上窑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周围都是黄泥土,从古至今,百姓用黄泥土烧制成瓦、砵、缸、罐等陶器品,这些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3.jpg

  从泥土经烧制后能变成陶器,充满了好奇,这份好奇心,也一直充盈着孙连贵。孙连贵说,窑口分为二种,一种是圆窑,圆窑是专门烧瓦的;另一种是龙窑,像一条长长的火龙,一般有20多米长,分成窑头、窑身和窑尾,龙窑是生产砵、缸、罐等陶器。

  制作瓦、砵、缸、罐等陶器品的原料,是本地的窑泥。本地的窑泥有三种,分别是黄色、红色和青色,尤其以青色窑泥为最佳。先将混合好的窑泥,倒入准备的模具中,并按照模具的形状、大小等比例确定,然后制成成品,将成品取出,在晒场上排列晒出。

  等晾晒干后,这时候,可以做其他工序了。先用“猪肝石”(一种呈浅紫色的石头),碾碎成粉,再将山上采集的“芦棘”烧成灰,把“猪肝石”粉和“芦棘”灰混合,兑入水后,就对陶品的半成品开始上釉。把晒干的缸、罐、瓦等陶品放进水中,浸染一下再取出。4.jpg

  窑洞为拱形,窑洞里铺上了一层砂,将浸染了釉水的陶品,大缸套小缸,叠放在砂上。窑洞下面有一条通道,在窑身的两侧有洞眼,从外面两侧旁边置放入木柴,随着火势越来越大,窑洞里冒出浓浓的白烟。

  这时,从窑身的两侧洞孔可以看见,窑品在火里烧制过程。由于古代没有测温计及温度计,烧窑程度完全依靠窑匠,他们凭经验和感觉,用自己肉眼观察,等窑品的外表的釉水会慢慢的流下来,像眼睛落泪一样,表明陶器已烧制完成,火即可以停止。5.jpg

  用“猪肝石”粉和黄泥,混合后可以制成陶紫砂壶,这样制成的紫砂壶,用于泡茶,多日都不会有馊味。先将“猪肝石”粉和黄泥充分混合,再放入池内浸泡,不能有砂石,经过大、小池中,浸泡3—5天,若有砂石,则沉入大池里。主要是若有砂石烧制的紫砂壶,会有裂缝,属于次品,而且也不美观。

  孙连贵说,这里烧制的砵、缸、碗等生活用品,非常耐火、耐高温,比如它们可以直接置放在火上炒豆子,而相对于邻近不远的东坑、大塘,以及古田窑塘等地窑址生产的窑器,这些更不易破裂。6.jpg

  据传,清代时,上窑村有了99孔窑洞,所以,当地人想做到100个,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若超过100孔窑洞时,那么其它更老的窑洞就会倒塌,始终保持在99孔窑洞范围,非常奇怪的现象。

  在古代的货物运输主要是靠水运,上窑村生产的窑器产品也不例外,通过临梅江来来往往做木排的商人,由他们顺带将这里烧制的砵、缸、碗等陶器产品,由水运运往赣江、长江,最终到达南京,而且,那时还在南京设立了上窑码头,可见当时上窑陶器的辉煌。

  古陶器承载着人类的灿烂文明,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在这里,我们仿佛遥望到唐代的上窑人,他们在窑址上挥汗如雨制窑,生产传承的漫长历史;他们从这里出发,水运赣江,奔赴九江、南京……

  其实,又何止是他们。在这片雩山脚下、梅江河畔的土地上,一座座藏身河边丘陵的古窑,无不诉说着上窑百姓因制陶而披荆斩棘、奔赴远方的动人故事。


  稿于2023年1月30日于都河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