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演义》当中“三顾茅庐”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前几天,从欣赏京剧艺术的角度,认真观看了京剧音配像《三顾茅庐》。

  这出戏选择的是1955年演出的实况录音,北京京剧院当年的“四大台柱”中的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都在剧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为戏中没有旦角的主要戏份,所以张君秋没有参与演出)。其中,马连良扮演诸葛亮(张学津配像)、谭富英扮演刘备(谭孝曾配像)、裘盛戎扮演张飞(李长春配像),关羽由马盛龙扮演(叶金援配像)。他们当中,马连良、谭富英工老生,裘盛戎工净角(俗称花脸),马盛龙以红生应工(配像者叶金援以武生、红生应工)。其中,马连良、谭富英是后“四大须生”中的两位(前“四大须生”为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为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裘盛戎是京剧“裘派”的创始人(准确的说是在其父裘桂仙老“裘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裘派”,通常所指的就是裘盛戎的声腔艺术。自裘盛戎形成“裘派”艺术以来,拜师学习者,包括再传弟子,也包括私淑者,不计其数,用专家的评语来说,花脸行当是“十净九裘”的局面,而且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大概至少有60年以上。通俗地讲,就是十个学唱花脸的,有九个学习的是“裘派”。就是由这些开宗立派的大艺术家组成的阵容,他们演出的《三顾茅庐》,其精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据记载,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刘备“三顾茅庐”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作者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刘备等三人第二次去隆中时,在描写天气时写道:“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大家知道,隆冬季节是一年当中天气最冷的季节,从阴历上讲,指的是十月、冬月和腊月。从阳历讲,是横跨两年的。一般指的是十一月至次年一月这段时间。有记载介绍,诸葛亮初出茅庐是公元206年,也有的说207年。由此看来,“三顾茅庐”的第一次去隆中应当发生在206年,诸葛亮应聘同刘备等“同归新野”大概就是207年了。此后,曹操派大将夏侯惇引军十万攻打刘备,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用计大败夏侯惇。这就是诸葛亮指挥的第一次战役——火烧博望坡。这一次的季节是秋季,有原文“时当秋月,商飙徐起”为证。不管诸葛亮“初出茅庐”是206年,还是207年,其年岁才26岁,或者27岁。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京剧这个话题。京剧的行当(如果不理解行当这个词,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类似于工厂里工种的区分),过去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现在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如:生角里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等。这些行当的区分是很严格的,例如,老生挂胡子(髯口),小生扮演的是年轻人,不挂胡子;在唱腔上,老生唱大嗓(本嗓),小生唱小嗓(假嗓)。再有,按照行当的规定,一般说来,30岁以下的青年男子用小生去扮演(少年则用娃娃生扮演)。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比如,周瑜自始至终用小生去扮演,他死的时候已经36岁了,依然以小生应工,因为这是从周瑜这个人物性格特征来考虑的,用小生来塑造其形象是最适合的。再比如,李少春曾经与杜近芳等演出过《白蛇传》。李少春是著名的文武老生表演艺术家,他在《白蛇传》这出戏中的扮相是小生,唱腔却是大嗓。穆桂英即使到了老年了,也还是以青衣、花衫或刀马旦应工,而不用老旦行当去扮演。京剧小生的唱腔,以假嗓为主、大小嗓结合的方法演唱,清脆、高亢,所展示的阳刚之气、朝气蓬勃的神态,与旦角唱腔的柔美婉转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面提到的京剧音配像《三顾茅庐》,诸葛亮纯粹是以老生应工的艺术形象。我们经常能欣赏到的各个京剧流派关于诸葛亮的剧目也都是用老生行当扮演的。常见的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群英会》《草船借箭》《借东风》《卧龙吊孝》《骂王朗》《战北原》《胭粉计》等等,全部是以老生应工的。

  1960年,剧作家马少波、范钧宏根据《三顾茅庐》《博望坡》改编、创作了一出新编京剧《初出茅庐》。这是在《三顾茅庐》的基础上,重新立意,重新启炉,重新改编、加工、创作的一部新编戏。它在结构上保留了原来的基本故事情节,与《三顾茅庐》相比,最大、最明显、最突出的区别,在于它打破了在京剧舞台上历来以老生行当扮演诸葛亮的传统模式,改由小生行当扮演。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夏永泉扮演的诸葛亮,就成了第一次在京剧舞台上出现的小生行当扮演的诸葛亮形象。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不到30岁,是一个年轻有为、满腹韬略、远见卓识、胸怀大志的青年人。用京剧小生行当来扮演这个青年书生,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也符合京剧艺术塑造人物的行当规定。这样,就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感觉,诸葛亮不光是一个胸有成竹的战略家,还是一个洒脱、风流倜傥的军事家。

  由此看来,我还是倾向于由小生扮演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更为贴近人物,适合年龄特征。马连良等演绎的《三顾茅庐》虽然在表演上是一出精品佳作,但太显得诸葛亮过早的老成持重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