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代,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在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学习大寨科学种田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旨在摸索一条农业高产稳产的新路子,在农村开展了广泛的兴修水利设施建设。其中,打井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的老家是蚂蜒河湿地腹地,这里不怕旱,就怕涝,每年盛夏雨水旺季的时候,都特别担心洪水泛滥。老家的农田大部分都是水田区,粮食产量一直都是很稳定的,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亩产量,闯出高产稳产的路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的问题。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的伟大号召,大力开展水利设施基础建设,一是排涝,二是灌溉。那时候防旱已基本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防洪排涝了。

  老家打井,一是为了解决人畜饮用水的问题,二是为了防旱灌溉田地,小时候我们饮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源。那时每个屯子里都有一两处在室外的露天大水井,这样的井是人和畜共用的。后来,社员们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大家都在自己家里挖了小水井,挖这样的小井我也曾经参加过几次。有一年春夏之际,我的两姨哥家里挖小水井,我也前去帮忙,农村自家挖井的位置一般都是在厨房间里。要挖地深度为五、六米左右,当挖到三、四米深的时候,就看不见地下的干活了。我记得那个时候农村也没有电,所以只能用光照的方式继续干活,那时候采用的方法。就是在房子外面放一块大镜子,室内在挖井的上方放一块镜子,利用两块镜子返光的原理。这样就可以照亮地下的深度继续挖井干活了,一直挖到地下水线处就可以了,然后在把井管下好,安上摇把回填好,就是一个水井了。最后还要把井里浑水淘净,淘到清水能饮用为止,这样的一座井就基本成功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村打井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在县城里居住的时候,也在自己家里打过井。当然,花钱雇佣专业的打井技术人员,为自己家打井,这个时候打井是不用人工挖了,都是采用钻井的技术了。而且一直把井都打好后,就连淘井都给淘得清晰干净,直到能饮用为止。一九七零年前后,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学习大寨科学种田的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旨在摸索一条农业高产稳产的新路子。我们老家生产队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农业学大寨的指示精神,脚踏实地搞好生产,为提高粮食产量也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打井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们老家的生产队距离蚂蜒河不远,虽然修筑防洪大堤,同时也修了几条引水排涝灌溉两用的河道,可是赶上旱季的年份水源紧缺,仍不能解决我们这里的灌溉问题。在老家的山区生产队,没有广阔的河水资源,一但赶上旱季的年头,就只能靠抽取地下水灌溉田地。结合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县政府决定这些地区实行以打井灌溉为主,河道灌溉为辅的办法,号召各公社和大队打机井。县里补贴资金,县社两级水利部门提供施工设备和技术指导,生产大队组织实施,具体任务指标是保证三十亩地一眼机井。根据此项指标计算,老家有的大队还需要再打机井四十余眼。那时候没有专的业打井队,生产大队统一组织,从各生产队抽调青壮劳动力,成立了有三十余人的打井队。由大队民兵连长负责指挥,在大队部支起大锅,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米、面由各生产队出,菜以生产队提供为主,适时去集市购买作补充。

  打井队分成三个班,每班十人。钻杆上有四个把手,可以把空钢管插在把手上,四个把手插四根钢管,每根钢管两个人,抱着钢管,像推磨一样往前推,以推动钻杆带动井里的钻头转动。钻头是一个底尖上圆的圆锥形的器材,里边是空的。两边的开囗边镶着锋利的切刀,用以把泥块切下,送进钻头的空腔里。钻头里泥浆满了,把钻头提上来,把泥浆倒下,然后再把钻头和钻杆连接好,送到井底,再开始新一轮的推磨式的转动。老家这里是蚂蜒河湿地淤积区,地层结构并不复杂,由沙土层、淤土层胶、泥层砂浆层组成。沙浆层为透水层,所以在打井时,每提升一罐泥浆,都要察看土层的状态,并记下每个土层的厚度,作为下一步下井管时,确定透水管和封闭管在井里的位置。

  打井队员们抱着钢管,像推磨一样前腿蹬后腿弓,双手紧握钢管,使尽全力,推动钻杆带动井下的钻头转动。如果钻头在沙土层或淤泥层,阻力较小,人们少用劲而进度快,如果遇到胶泥层或砂浆层,阻力大,困难更大。夏天,队员们只穿条短裤,脖子上搭条毛巾,用肩头顶着钢管,使尽全身的力气,声嘶力竭地喊着号子,艰难地推着钻杆带动井里的钻头,一步一步地围着以钻杆为圆心以钢管为半径画圆。尽管他们脖子上都搭着毛巾,也来不及擦汗,任凭汗水从头上滴落在地上,从身上流到腿肚再流到脚上,最后流到脚底,融进脚下的” 磨道” 里。夜里,他们的号子声,能传到一公里路远的地方。

  冬天里,打井队员们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在凛冽的寒风里,不分昼夜,重复着和夏天一样的劳动。那时候打井的深度一般在20一25米,一囗井一般需要七天左右。再加上开钻前的准备,打成以后下井管,前后大约需要十天。如果遇上流沙层或胶泥层,或钻头出故障,工期自然还要延长。把预制的水泥井管子按照事先根据地下土层情况,放进钻好的井眼里,俗称下井管子,是打井的最后一道工序。为了做好这一工序,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公社有水泥预制厂,井管子在那里预制,到时候提前一两天来就可以了,但是,其他的事项就要在前期发动社员准备了,那时候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钱买黄沙石子作为井管子和井眼之间空隙的填充物。

  生产队里发动群众拣拾烂砖破瓦碎石头,用锤子砸碎替代石子,用胶泥制作成泥蛋蛋替代沙子。按人头分任务,全家老少齐出动,到坑塘边,路边,柴禾垛下,院子里的各个角落,凡是有可用的物件,都收集起来。到河里去挖胶泥,挖来的胶泥在石磙上摔打,然后用手揉成一个个比乒乓球还小的泥丸丸,晒干后交到生产队里。那时候,真的是人心齐,泰山移。不几天的功夫,大家都顺利完成任务,并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打扫了院落,又清理了环境,还为集体节省了资金,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那个年代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井工作十分顺利。农忙时,队员们回到各自的生产队,参加收种庄稼,农忙结束,再重新集结开钻。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全大队共新打机井几十眼,超过三十亩地一眼井的指标。

  随着农村电力的普及,打好的井接上电源,一打开电闸,那电动机带着抽水机,清澈地下水立刻流到田地里。社员们看着清澈的井水,顺着纵横交错的分干支支渠,涓涓地流进急需用水的庄稼地里,个个喜在心里,笑在脸上。正是那些年广大干群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斗精神,建设成田成方、河成网,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产队里距河水较远的地方,打井灌溉田地保障了粮食丰收和增产,对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我的老家到七十年代中期,由于粮食产量年年增产,生产队里的日十分值都在一元四五角钱,这个收入的农村生产队当时是很富裕的,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也很高。

  到了一九七七年底,我参军离开老家去了军营,我七六年在老家劳动了一整年,挣了三千六百多工分,那年工分十分值是一元四角五分钱。秋后一算账,我那一年收入五百多块钱,一个职工的月收入每一个月才四十多块钱,算高工资了,一年也就五百多块钱。我们一个农村的社员一年收入五百多块钱,很是不错了,而且我们老家吃的口粮,大半都是水田地里产的大米。在当时我们那里是生活比较富裕,吃得比较好的大队了,就连城里的下乡青年来我们这里,都得走后门。在后来我退伍回乡留在县城里参加了工作,就在也没有回生产队里劳动,老家的生产队也在八十年代初期解散了。

  那时候农村电力紧张,抽水动力是机(柴油机)、电结合。为了提高灌溉效率,我们采取地下管道和地上明渠相结合的办法,使我们全大队的可灌溉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我们还搞了旱改水的种植模式,种植水稻。在粮棉产量逐年提高的同时,社员的生活也得到改善。不仅不再缺粮,还吃上了更多的大米。每当社员们看着清澈的井水顺着纵横交错的干支支渠,涓涓地流进急需用水的庄稼地里,再看看浇过水的庄稼都伸直了腰,展开了臂,个个喜在心里,笑在脸上。

  正是那些年广大干群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斗精神,建成田成方、河成网,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十年代的故乡打井为了后来的农田耕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井如今还在继续,不过技术也不断进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