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卿(1907年-1931年5月22日),原名朱云,字国声。190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辅廷路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亲朱深渊是私塾教师,母亲彭招妹是搬运工人。

朱云卿少年时常听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一位邻居讲述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故事,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在老一辈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在朱云卿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幼芽。

朱云卿于1915年在州城洪家祠求实小学(今梅城市塘唇)念私塾,1919年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梅县最好的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县立小学校长杨捷,是"五四"运动后广东高级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思想比较进步。杨校长以陈独秀、李大钊创刊的《新青年》,作为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读物,规定每周要选学一次《新青年》中的文章,还要求每个学生背熟《敬告青年》一文。国文老师庄劲民先生,也时常给学生讲"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等,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和革新思想,大大开拓了朱云卿的眼界。朱云卿每次都聚精会神地听讲,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学校开展的进步活动,朱云卿都积极参加,并成为骨干。县立小学成立学生联合会,朱云卿被选为领导成员,并担任学校黑板报的编辑。黑板报每周出一期,内容十分丰富,有《新青年》刊物的文选,有揭露当时社会丑态的文章、漫画,有校外的见闻,也有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受学生的欢迎。

1922年上半年,朱云卿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其祖母担心他好管"闲事"会招来大祸,便托人将15岁的朱云卿送到印尼万隆,跟着叔父朱亚球做工。

朱云卿虽然身居异邦,但拳拳赤子之心就像一团火。他十分怀恋祖国,担忧国家安危。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创办了黄埔军校。朱云卿在印尼万隆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他觉得报国的机会到来了,便瞒着亲人,自筹路费,于1924年12月回到了革命的中心广州,直奔长堤天字码头附近的军校办事处报名,经考试被录取为第三期入伍生。

12月31日,他带着简单行李,到黄埔军校报到。半年以后,朱云卿以优异成绩结束入伍生学习,升为军官生,编入步兵队。他更加勤奋努力,无论军事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三民主义有关课程,他都学习得非常认真,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迅速提高。

1670332369395462.png

红军最年轻的总参谋长朱云卿

在黄埔军校,朱云卿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努力学习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等讲授的革命理论,研读马列著作,积极参加各种军事训练。朱云卿参加了中共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反动的"孙文主义学会"分子作坚决的斗争。

1925年秋,朱云卿参加了平定滇军、桂军叛乱。同年10月,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朱云卿参加学生军,参加了讨伐叛军陈炯明的斗争,转战潮汕、兴梅一带,为平定东江 、统一与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朱云卿在战斗中机智勇敢,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受到周恩来的赞扬。1925年,朱云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月,朱云卿从黄埔军校毕业。1926年秋,中共党组织派朱云卿任中共北江特委委员,负责北江农军学校工作。朱云卿和黄埔军校的同学俞品威、何文明等从广州到达韶关后,与中共北江特委领导一起,因陋就简,办起了北江农军学校,以培养农民革命干部,加紧武装斗争的准备。朱云卿任该校主任。1926年,农军学校第一期训练班,招收了北江地区各县、区、乡农会选送来学习的优秀青年共97人。

北江农军校根据斗争的需要,吸取广州农讲所、黄埔军校的办校经验,采用其主要教材,开设了政治课和军事课。军事课程以国民革命军"步兵操典摘要"和"野外勤务"为主要教材;政治课除该校教员讲授外,还邀请中共北江特委、北江工会、铁路工会等单位的负责干部进行讲课。教材以讲授毛泽东编写的《中国革命与农民问题》《社会发展史》《工农联盟》等文章为主。朱云卿还亲自担任军事教官。在教学中,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处处严以律己、一丝不苟,成为其他教员和学员的表率。此外,朱云卿为了使学员们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亲自领导制定了一整套农军校的规章制度,如请销假制度、早晚点名制度、课堂纪律、外出纪律、群众纪律等等,并在课堂大门上挂起一条写有"铁的纪律"的横额,他带头严格遵守,并认真督促和检查。

1927年2月,北江农军校第一期学员毕业了。在学校小空坪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大会,工农兵学商各界均派代表参加。会上,中共北江特委书记卓庆坚作了报告,朱云卿布置了学员毕业后的具体工作和任务,"希望学员回去后,要宣传、组织、训练、扩大农民自卫军,协助农会搞好工作"。接着,朱云卿又主办了北江农军校第二期学员训练班,招收了优秀青年160人。

1927年3月,曲江县龙归乡的反动地主纠集民团袭击龙归农会,杀害了农民自卫队员23名,激起了全县农民的愤慨。朱云卿闻讯后,立即带领第二期全体学员开赴龙归,配合曲江县等当地农民自卫军,击败了反动地主武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农会伸张正气,也显示了农军校第一期毕业分配到曲江的学员和在校学员的战斗骨干作用。

朱云卿与农军学校的学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第一期学员毕业时,他把马克思的名言"劳动阶级的解放是要劳动阶级自己来动手",写在《同学录》上,鼓励学员们要继续革命。

学员离校前夕,他又应大家要求,挥笔为大家题词。这些题词,其中有:"如果只有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才能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浇出一棵幸福的花来,你怎么办?我认为一个革命者,就应该具有舍己为群的信念,并视之为天职。""在革命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时,不要忘乎所以地把征程想象得那么理想和美妙;遇到挫折时,切勿颓唐丧气,而失去前进的勇气。兄弟,你以为如何?我们就应当有这个思想准备啊。""在当今社会里,做人难,做革命的人更难。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就应该知难而进,永无止境地向前进,我们共勉吧。"这些深含哲理、富有文采、充满革命激情的题词,成为许多学员以后做人的座右铭。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后,又在广州策划了"四•一五"清党反共运动。中共广东区委按中共中央指示,对全省农军作了紧急部署。朱云卿接到指令后,带领北江农军校学员开往南雄县,继续进行训练。4月16日,广东区委指示,迅速集结北江农军北上武汉,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4月21日,分散在曲江、英德、乐昌、南雄、仁化、始兴、清远等县的农军校第一期学员和各县农民自卫军及铁路工人纠察队共1200多人汇集韶关,挥师北上,成立"广东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总指挥部"周其鉴任副总指挥,朱云卿任参谋长。他于6月15日抵达武汉,任农政训练班主任。在武汉期间,朱云卿经常与毛泽东接触,及时将毛泽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传达给北江农军,要求大家提高对汪精卫的警惕。不久,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由于北江农军在思想上、组织上都作了准备,几无损失,并很快与中央取得了联系。

1927年8月朱云卿以东征讨蒋名义,率北江农军开赴九江,转乘火车到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1927年9月9日,朱云卿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9月29日,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三湾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朱云卿担任该团参谋长,并随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在宁冈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红四军成立之后,1928年夏,朱云卿出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他率部取得草坳、龙源口大捷。1928年5月中旬,赣敌又发动第三次进剿。毛泽东向作战部队通报了敌情,此次"围剿"之敌为二十七师和第九师共六个团,第二十七师师部,七十九团和第九师二十七团一个营驻永新县城,其余五个团位于禾水河以南,企图集中优势兵力,强行突击宁冈,与我决战。毛泽东要求部队据情相机击破永新之敌,以粉碎敌人的"进剿"。

朱德收到这一通报,立即召集营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朱云卿发言说:永新之敌兵力较弱,又是敌人指挥机关、后勤基地所在地,打掉敌人指挥机关,缴获敌人的辎重,敌人的进剿就可打破。决心下定后,部队立即出发,急行军130里,第二天凌晨3时前卫部队进入涅田,摸掉了挨护团的哨兵,团丁们窜向永新,报称涅田来了共产党游击队。敌七十九团团长听说来了游击队,率部出剿。5月19日下午2时,在草市坳与工农革命军相遇,经过一番激战,敌人的大部分军队被歼,敌团长见大势已去,组织残部突围,刚冲到一座桥头,就被埋伏在这里的朱云卿率领的第三营截住。三营的三挺机枪一齐扫射,当即将敌团长击毙,残敌纷纷缴械投降。接着,工农革命军向永新城攻击前进。当夜,工农革命军攻入县城,将敌二十七师总指挥部和守城敌军全部歼灭,第二次占领了永新,粉碎了赣敌的第三次"进剿"。

不久,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会剿"。湘敌位于本省茶陵等地,按兵不动,观望等待,赣敌第九师和第二十七师残部共五个团,由吉安出动,在占领永新城后,派出三个团兵分两路,向龙源口逼进,企图攻占宁冈。6月23日,红二十八团抢先占领老七溪岭,朱云卿率三十一团一营和机炮连,与二十九团一起,在新七溪岭阻敌,经过激烈战斗,反复冲杀,终于将敌杨池生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二十七团大部歼灭。红二十八团在击溃老七溪岭敌两个团后,接着直插敌后,与新七溪岭正面攻击部队在龙源口拱桥上会合,围歼了退至龙源口之敌,第三次占领永新城。取得龙源口大捷。龙源口战役,歼灭赣敌一个团,打垮赣敌二个团,缴获枪支1000多支,子弹数万发。这是红军成立以来最大的胜利,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28年7月,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红四军三十一团反击敌人进攻江西省吉安的永新时,他任中路行动委员会指挥,围困敌人于县城长达25天后主动撤离。

1928年8月下旬,当毛泽东率领三十一团三营离开井冈山到桂东迎接红军大队,团长朱云卿和党代表何挺颖带领三十一团一营和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之际,湘军吴尚勾结赣军王均,纠集了4个团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分两路向井冈山根据地扑来。素有井冈山“北大门”之称的黄洋界首当其冲,形势非常严峻。

朱云卿团长和何挺颖政委在大井召开有地方负责同志和连以上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会上,何挺颖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坚守井冈山的指示,说明坚守井冈山的重要意义和战胜敌人的有利条件,提出誓死坚守井冈山,与"大小五井共存亡"的战斗口号。

朱云卿作出安排:命令31团1营的1、3连守卫黄洋界;2连留在永新敌后滋扰敌人。同时,朱云卿和何挺颖因地制宜,排兵布阵,构筑了竹钉阵、竹篱阵、滚木擂石阵、壕沟阵和射击掩体等五道工事。在黄洋界、朱砂冲、桐木岭、双马石、八面山等五大哨口修筑了工事;各乡的赤卫队、暴动队、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都动员起来;山上备足了粮食;在茅坪建立了红军医院。特别是在黄洋界上构筑了牢固的工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山路两旁的茅草里埋上了削竹钉;山顶上准备了大量的檑石;山坡上挖了一条条深壕沟。黄洋界山高路险,除了一条羊肠小道之外,四面都是悬崖峭壁。

8月30日凌晨,浓雾漫山。8时许,浓雾渐散,敌人开始进攻。因为山路狭窄陡峭,两侧又设置了竹钉,敌人兵力难以展开,只能排成"长蛇阵",一个一个往上爬,待敌人爬到半山腰,进入有效射程时,朱云卿一声令下,红军的各种火器一齐开火,排枪齐响,檑石齐下,擂石滚木像奔泻的山洪,从山顶一直滚到山下,敌人躲闪不及,被打得头破血流、折臂断腿,伤亡惨重,丢下大批死尸退了下去。下午,敌人孤注一掷,在集中全部火炮向黄洋界轰击的同时,又一次发起冲击。在这关键时刻,朱云卿命令将龙源口战斗时缴获的迫击炮抬到前沿阵地上来,向敌人轰击。

黄洋界.png

迫击炮一连发了两个炮弹均不响,接着又发出了仅存的一发炮弹,"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准确地落在敌指挥所,当即炸死炸伤十多人,敌团长陈纪良亦受重伤。这时,红军阵地上吹响了冲锋号,黄洋界上枪炮齐鸣,杀声震天,隐蔽在哨口工事和树林里的红军战士、赤卫队员、暴动队员,手持红旗、钢枪、大刀、长予,飞奔而出。

朱云卿在阵地上指示大家要摆出毛委员已率红军大队回来了的架势,迷惑、威胁敌人。敌人以为红军大队真的回来了,顿时乱作一团,纷纷逃命,湘军吴尚连夜逃回湖南酃县,而赣军王均闻吴尚惨败,亦吓得慌忙逃跑了。黄洋界保卫战,朱云卿团长指挥有方,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率领红军大队回师井冈山的途中,听到了这一胜利消息,非常高兴,欣然挥笔写下了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后来,毛泽东又提到了黄洋界保卫战,高兴地说:“朱云卿他们真了不起,两个连打退敌人4个团。那炮就像长了眼睛,一发炮弹就摧垮了敌人的指挥所,真乃神炮也。”

1929年1月,朱云卿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1月14日,朱云卿率部跟随红军主力从茨坪出发,17日到达大余县城。2月9日,红军主力到达瑞金以北大柏地地区。敌刘士毅两个团尾随不放。毛泽东决定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敌人,砍掉"尾巴",摆脱被敌尾追的不利局面。10日,在大柏地与敌激烈战斗中,朱云卿率三十一团向敌左翼发起进攻,迅速夺取了附近高地,并与另外两路红军部队形成包围圈,一鼓作气,全歼敌人一个团,俘虏敌正副团长肖致平、钟恒以下800余人。接着,红军乘胜追击,进占宁都城,再继续前进,在东固与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胜利会师。

大柏地一战,红军绝地回生。

1929年3月中旬,朱云卿率部随红军主力,由赣南进入闽西。3月12日,红军驻进长汀县的四都。盘踞在汀州城的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旅旅长郭凤鸣,令团长卢新铭带一个补充团到四都附近的渔溪截击红军。13日,朱云卿指挥三十一团,与二十八团、军特务营分三路齐头挺进,进击渔溪之敌。卢新铭团一击即溃,向汀州方向逃窜。红军乘胜追击,直逼长岭寨下的陂溪。

长岭寨又名胜华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汀州城南主要屏障。13日,郭凤鸣亲自带领两个主力团向长岭寨开拔,傍晚时分赶到长岭寨东侧的梁屋头和河龙颈。14日清晨,朱云卿率三十一团从正面占领长岭寨主峰,二十八团取道漆头脑印岭,占领了制高点。敌人两个团蜂拥上山时,昏头昏脑地窜进红军射击圈,死伤甚众,剩下的败回山脚。郭凤鸣又气又恨,慌忙收拢所属部队,加上从汀州带来的教导队、火炮营、盒子枪队,分三路向长岭寨反扑。朱云卿避过敌军密集的炮弹,带领指战员进入掩体,待敌军上来时,以泰山压顶之势冲下长岭,全歼来敌,郭凤鸣被当场击毙。这一胜利,揭开了红军进入闽西的序幕。接着,朱云卿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参加了三克龙岩,攻占上杭的战斗,铲除了地头蛇陈国辉、卢新铭,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军民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为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3月,红四军在长汀整编,他调任红四军参谋长,任职期间,朱云卿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主持起草并组织实施战役战斗计划,为了给毛泽东、朱德当好参谋。他刻苦钻研战略战术,经常深入连队,与士兵共商作战方案。他的作风细致,既做到全面传达军部作出的作战方案,又能同下属干部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明确的行动细节、行军路线、宿营地点,为打胜仗作好一切必备的工作,为毛泽东、朱德所赏识。

1929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朱云卿随朱德率领红四军三个纵队向广东东江前进。当红军撤出梅县城到达梅南、丰顺时,得悉粤桂战争已经结束,敌情发生了变化,就当机立断,经粤赣边境返回根据地。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红军部队中的单纯军事观点等错误倾向有所发展,政治工作有所削弱,因而给部队造成一定损失,朱云卿从中提高了对部队加强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坑古田召开,朱云卿参加了会议,他坚决拥护陈毅刚从上海带回来的中共中央1929年9月28日的来信(史称“九月来信”,即《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在会上,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在建军问题上的正确主张。古田会议后,朱云卿积极传达、贯彻古田会议决议,并到纵队组织党委成员学习讨论,使红军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得到了整顿,战斗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古田会议后,朱云卿协助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江西,扫荡敌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地方统治,建立红色政权。

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长汀成立,朱云卿任参谋长。8月,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永和成立,朱云卿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兼一军团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并主张东渡赣江,在根据地中心地区与敌作战,而在主攻方向的选择上,决定先打张辉瓒或谭道源。朱云卿遵循这一战略思想,拟出作战方案、部署兵力,组织部队行动。12月24日,朱云卿从侦察部门的情报中得知,谭道源到处拉夫,准备进攻小布。于是红军26日拂晓前轻装向北前进,在小布设下埋伏,敌人始终没来,只好撤回。后来查明,谭道源得知红军在小布设伏,立即下令停止出发。

小布设伏未遂,毛泽东决定改换目标,横扫左翼当前之敌。红军遂于12月29日转移到黄陂西面君埠及其以北一带,隐蔽集结。方面军指挥机关在移到君埠的当天黄昏得到情报,东固敌张辉瓒率领师部和两个旅同日已到龙冈,预料次日可能向君埠前进,毛泽东认为敌人已被调动,决心将其消灭在前进途中。龙冈、君埠之间有个黄竹岭,敌军东进必须仰攻该山。毛泽东、朱德将方面军总司令部指挥所设在黄竹岭后面之小别山上。当时红军没有军用地图,首长们到达小别山后,朱云卿马上到现场勘察,制成略图,然后草拟作战命令,决心围攻张辉瓒师于龙冈。

由于红军各部队刚向君埠及其以北地区移动,方面军总司令部当晚尚未接到三军团和四军的宿营报告,还不了解他们驻扎的具体地点。朱云卿立即到君埠以北上固以东寻找四军和三军团传达命令,并区分其攻击前进的道路。

第二天上午,张辉瓒所部从龙冈出发东进,先头部队刚登上黄竹岭附近山头,即遭到红军迎头痛击。这时红军迎战的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张辉瓒轻视这股红军,不断下令猛攻。战斗从10点打到中午后,敌人已展开两个团的兵力,双方厮杀得十分激烈。红军指挥所附近只有一个连的警卫兵力,且已分散担任警戒和掩护行李辎重,没有兵可以派出增援。下午3时,张辉瓒率领的4个团完全展开,多路向红军猛攻,战斗异常激烈,红军指挥所受到严重威胁。正在这关键时刻,18时许,朱云卿指挥红3军团和红4军从龙冈北面高山上压下来,势不可挡,敌军全线崩溃。一夜激战,师部和两个旅被全歼。

前头捉了张辉瓒。.png

前头捉了张辉瓒

师长张辉瓒被活捉。接着,谭道源师又遭到红军歼灭性的打击,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就这样被粉碎了。参谋长朱云卿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计划,部署部队,指挥作战,对全歼张辉瓒师,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称赞他为"得力助手"。

朱德总司令后来回忆道:“在打破1930年12月30日一次围剿时,他(朱云卿)的计划、布置都很好。活捉张辉瓒,他是有功的一个。”

此战大捷后,红军统帅毛泽东诗兴大发,吟出一首著名的诗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1年1月15日,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项英为代书记和军委主席,毛泽东、朱德为副主席。1月16日,中革军委任命朱云卿为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总参谋长),这样,年仅24岁的朱云卿便成为我军第二位总参谋长。

1931年3月,朱云卿主持编写了关于游击战十条原则的通令,提出扰敌、堵敌、截敌等方法,丰富了红军游击战的基本原则。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反"围剿"时为苏区军民誓师大会作的一副对联。也是红军反"围剿"战略方针的高度概括。

朱云卿是这一方针的坚决执行者、积极实践者,同时亦对丰富、完善这一方针做出了贡献。为了粉碎敌军的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总部连续于3月7日、17日发出《通令》、《训令》。其中,3月7日的《通令》就是朱云卿主持草拟的。此《通令》非常重视地方武装的作用,将赣西南地方武装已组织的5个指挥部;进一步划为9个作战区。命令地方武装除在指定地域作战外,均须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这些战术原则在第二次反"围剿",以至其后几次反"围剿"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游击战争理论。

1931年5月初,红军正处于第二次反"围剿"期间。至5月15日,红军横扫700余华里,打到中村附近里,朱云卿英勇负伤,被安排到江西吉安东固附近的红军后方总医院进行治疗和养伤。然而,红军没想到的是,该医院的院长陈紫丰已经被国民党收买。

5月22日,在叛徒陈紫丰的策应下,国民党特务偷偷潜入朱云卿的病房,用有毒的匕首将朱云卿同志刺死在病床上,时年24岁。可悲可叹啊,我军早期优秀的高级军事将领就这样不幸断送在敌人阴险毒辣的诡计之下!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朱云卿。


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一生日理万机,绝少为人写传记,但因对得力助手朱云卿一直挂念在心,于抗日烽火之中,戎马倥偬之际,亲自为朱云卿写传记。附录在此:

朱云卿同志传略(1937)   

朱云卿,广东梅县人。他家中是南洋华侨,他是1910年在南洋生长。人很聪明,幼时感(到)帝国主义压迫,生活很受刺激,常感觉祖国不能独立,在外亦受人轻侮,即思回国革命。在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东参加农民运动。旋即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军事、政治都学得很好。东江战役,即任排长,立了一些功勋。以后又调入广东高级军事班研究数月,学识更为优长。

大革命事起,受党的使命,派往韶关办农运讲学所,约数百人,多系同志,全属革命种子,很有成绩。大革命失败后,即潜如湖南省城,居某旅长家中,得以掩护。再研究军事书籍,更有心得。当即与党发生关系,即派至井冈山工作,任红军31团参谋长,很尽职务。教育干部及军队,颇热烈(忱)。整持军纪,也是能手。31团团长张子清同志带伤后,即任云卿同志代理31团团长,作战很有计划,也很勇敢。红4军成立时,即调充红4军军部参谋长,很称职,也很负责,对教育特别注意,对作战计划经常呈出,对交通联络、警戒没有一点疏忽。1928(9)年从井冈山到江西、福建、广东,没有一个战役他没有参加的。

红1军团成立时,朱云卿任为1军团参谋长。红1方面军成立时他任方面军参谋长。在打破1930年12月30日一次"围剿"时,他的计划、布置都很好。活捉张辉瓒,他是有功的一个。1931年5月,二次"围剿"开始的第一天,(他)临时大病,我深感不安,又不得不送(他)入后方医院。那知道他深信的陈紫丰任医院院长,已投AB团。1931年6月,他在医院被刺,死时年仅24岁。诚中国有用人材,我党不可多得的军事干部,毒辣的敌人阴谋竟将其断送了。

特为传记  ---1937年朱德记于延安。

1983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即将朱云卿列入193位对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军事人物,载入最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他不朽的业绩,将赫赫彪炳于中国革命的史书中。

 


朱云卿故居.png

朱云卿故居于1987年11月被梅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朱云卿故居被重新公布为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红色教育基地。


 

朱云卿事迹陈列馆.png

2020年6月30日,位于梅江区西郊街道中华街8号的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建成并开始试运营。致力于打造成集革命历史教育、党史培训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学习基地。

 


参考文献:

[1]佚名 朱云卿 中国军网 2021-08-17

[2] 佚名 毛泽东的好参谋红军战将朱云卿 人民网 2021-08-16

[3] 阿財 ,Stupid Kenny ,裕旗等,搜狗百科

[4]佚名【永远的丰碑】被毛泽东誉为“得力助手”的年轻指挥员——朱云卿  央视网 2019-12-11

[5]永远的丰碑:井冈山上扬英名━━朱云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9-01-05

[6]漠人等  朱云卿 百度百科 人民网 2016-04-22

[7]红军将领朱云卿与黄洋界保卫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09-13]

[8]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朱云卿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4-22]

[9] 朱云卿 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2019-12-16]

[10] 永远的丰碑-朱云卿  新华网.2012-12-15

      [11]北江农军学校干部、学员卢克文、温玉成等的回忆

      [12]《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版

      [13] 刘型 刘型谈龙源口战斗《井冈山上炮声隆》,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4] 佚名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井冈山上勇杀敌 人民网 责任编辑:杜汶纹2019-10-24 

      [15] 郑拔夫 朱云卿资料  人民网

      [16]客家女子 梅州英雄朱云卿 梅州时空网站 2012.8

      [17] 傅柏翠提供的材料。

     [18]张宗逊提供的材料。

     [19]周士第提供的材料

     [20]郭化若等提供的资料。

     [21] 编写组 朱德传

     [22]东方直心 毛泽东大传(第三版)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