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童时偶然结识《水浒》,已近六十载,至今仍喜爱有加。

  《水浒传》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版本很多,有文字的,影视的,舞台的,美术的等等。

  第一次接触到《水浒》就是美术作品,是一本画册子(连环画)《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那年大概是读小学三年级,不认识的字很多。但我汉语拼音掌握的得心应手,就查阅《新华字典》。从那个时候起,就养成了借助字典进行自学的习惯。对连环画《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印象很深,一是看的遍数较多,也常讲给小伙伴们听;二是后来临摹过其中的一些画页。这一册连环画讲述的内容,主要是如何确定梁山泊“一把手”的。按照晁盖的遗言,捉住史文恭的卢俊义应梁山之主。但卢俊义坚辞不就,便采取抓阄的方式,由宋江、卢俊义各带领一支人马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谁先取得胜利,便为梁山之主。宋江收服了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首先取得胜利。卢俊义攻打东昌府,遇到劲敌,连连败北。宋江以得胜之师与卢俊义合兵一处,继续攻打东昌府,计擒张清等三人。张清归降后,又举荐皇甫端入伙。至此,梁山聚义成一百零八将,宋江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梁山之主。后来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对这一段故事只字未提。所以,在大家议论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经常亮出自己的观点:删去了这一段故事不大应当,是一个遗憾,因为它是两个问题的关节点,没有明确的告诉观众。第一,是什么时候凑够一百单八将的;第二,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为什么没有履行晁盖遗言,成为梁山之主。当年,电视剧的编导们可能认为这段故事无足轻重,就没有收纳演绎。这种取舍可能有它的合理性,但在下以为,还是应当给观众一个交代,哪怕是采用人物对话或者画外音的方式,让观众知道这两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免得产生误会,免得与原著相悖。

  第一次阅读《水浒传》大概是读四年级的时候,是一本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的下册,也就是金圣叹“腰斩”《水浒》的那个版本。这本书是父亲保存的。父亲在接近成年的时候,只读过两个月的私塾,学习汉字和算学。虽然文墨功底十分浅薄,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那本书纸张很薄,已经泛黄。竖排版,繁体字。我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广应用简化字了,所以不认识繁体字。还是借助于《新华字典》解决了问题。这本书是我读到的也是至今还保存着的第一本讲述古代故事的小说,对以后的影响很大。它不仅引起了我喜爱读书的浓厚兴趣,而且为多认识一些繁体字打下了基础。

  有一张绘画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年画,每一个格子里画一个人物。当年,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队部所在地都有供销社。记得,到腊月的时候,供销社开始卖年画,一张张年画的样品用线绳吊起来,供人们选择。早先见过的这张画,就是在供销社里看到的。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家里选择什么年画,由大人决断。几年后,发现一个空屋子和一个被拆掉的空房子的墙壁上,都张贴着这张年画,便抠了下来。由于是旧房子,这张年画不是很全,残缺了一些。后来又通过求助小伙伴等途径,终于弄全了一百单八将的图画。我便开始一个一个的进行临摹,每个人物画在一张64开的白纸上,张贴在了爷爷家的墙壁上,因为那个时候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又画了一套,张贴在了父母家的墙上。“文革”开始不久,母亲说这是“四旧”,犯病,张贴了几张报纸,覆盖上了。现在还有“再画一回”的想法,怎奈时间有限,活计太多,还没能正式纳入日程。回想起那些往事,感觉到甜滋滋的,很有意思。就是在这些很有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毫无意识的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知识。所以,从兴趣出发,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来源。

  第一次阅读完整的七十一回本《水浒传》,是上中学以后,是从同学那儿借来的。这一次读水浒,形成了“洪太尉误走妖魔”与梁山泊一百单八将排座次原来是前后照应的断言,都是“天意”。了解了鲁智深、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等主要人物的系列故事,如,“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雪夜上梁山”、“智取生辰纲”、“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怒杀阎婆惜”、“群英闹江州”等精彩的故事内容。

  第一次阅读《水浒全传》是正在部队服役期间的1975年。那时,正开展“评水浒”、“批宋江”运动。这本《水浒全传》是作为反面教材刊印的。我们家世代为贫苦农民,没有文化人,哪有什么藏书?想看书,买不起,只有借阅。我毕业于1972年末,在学校没有学习过中国古代文学史。1973年,在回乡务农的时候,我从老师那里借来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方面的教材,挤时间进行了阅读。虽然不是有意识的锁定什么攻读方向,但还是受益匪浅。在借阅的这些书籍中,开始了解文学史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评价。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分析和评价,其次是知晓了《水浒传》并非七十一回本,还有征辽、征方腊等许多后续故事。所以,在那个时候就有了阅读《水浒全传》的渴望。没想到在评《水浒》过程中,达成了这个夙愿。当年“评水浒”的时候,还发表了毛主席有关“评水浒”的几段谈话。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还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在今天看来,毛主席的用意是反对修正主义,反对投降主义,警醒人们不要重蹈“宋江被招安,就去打方腊”的覆辙。也就是说,共产党人要具备坚定的、彻底的革命性。

  1998年1月,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那个时期,《水浒传》是许多人晚间必看的节目之一,也是次日议论的主要话题。虽然这部电视剧有许多情节与原著不符,但是在演员遴选、演技、人物塑造等方面还是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首肯。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曾产生过轰动效应,进一步扩展了《水浒传》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提升了小说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了在社会上的影响。

  前些年,有失眠的毛病。后来,我很庆幸,找到了以听评书催眠的好办法。于是,便养成了睡眠前、醒来后听评书的习惯。还把做一些家务活的时间利用起来,边做边听,一举两得。2020年8月,利用手机在入睡前听了王玥波播讲的长篇评书《水浒全传》。接近半个月的时候,因为再听下去就要收费了,所以停止了。不过,这半个月零零碎碎的播放,还是有一点点收获的,后来写成了一篇杂文《是幽默评书,还是长篇单口相声?》,2021年10月25日发表在银河悦读中文网上。今年10月,开始播放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播讲的《水浒全传》。单老爷子的评书,有口皆碑,着听,爱听,有味儿;语言表达艺术精湛,措辞准确、恰当,“讲”和“评”的特色功效发挥得恰到好处,很适合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收听、欣赏。听着听着,我又来了灵感,又有了突发奇想,真想把施耐庵的文学作品《水浒全传》同单田芳的曲艺作品《水浒全传》做以比较,仔细研究研究,探讨探讨,可能这也会是一种乐趣。然而,还是时间不允啊!

  从看小人儿书第一次接触到《水浒传》,到第一次写出与《水浒传》沾边的杂文,跨越了一个甲子,这期间发生过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当你回想这些往事的时候,当你总结受益体会的时候,当你与人漫天闲谈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学作品是个很有魔力的东西,它不仅能满足你的娱乐欲望,还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修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