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单从字面上还真的不好理解是啥意思,可家住海边的人都懂得其实际意义;我想可以这样理解吧:顾名思义,追赶着大海的潮汐,去获取大海给予的恩赐。

        家住海滨城市的大连,也还记得,赶海这个“词”在六七十年代,是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还衍生出许多俗语:扒蚬子、刨蛎子、薅海菜、照蟹子、钓蛏子、揪扇贝、起鲍鱼、捡刺锅子(海胆)、碰海……

        俗话道靠海吃海,也还记得小时候赶海的那些趣事。小时,最有意思的是捉小蟹子,最难忘的是薅海菜。

        捉小蟹子比较有简单,大都是夏秋季节,退潮,在碎石滩上,翻开石头,一群小蟹子便四处逃窜,这是你需手疾眼快,我们一般是带着一个小口的网兜,一潮下来,口袋就满满的了,回家,洗一下,上锅一蒸, 蒸熟的小蟹子呈桃红色,趁热拿上一个,放在嘴里,呵,满口的鲜香,是当时孩子们的最爱;也有的用捣蒜的石臼将其捣碎,然后放到碗里,加点盐、拌上豆面,搅匀,撒上点葱花,上锅一蒸,在食品匮乏的年代,也是一道不错的菜肴。

        薅海菜,也是在退潮,为何叫“薅”,这是因为,各类海藻,都是在开春时萌发,海菜一般都长在礁石上,这时的海菜最嫩,但,必须用小铲子去刮,或用手去薅;春冻骨,手刚刚伸到水里,指尖开始是针扎般的刺痛,不一会,冷流顺着手臂传遍全身,全身筛糠般地打着冷噤;也还记得,那时薅海菜,都是一手挎着筐,一手薅,薅一把,甩进筐里,两手交换着,手开始还有刺痛的感觉,不一会,都木了……

        还有扒蚬子、刨蛎子……但,这都属于赶小海,是在浅水区域,赶海的大都是女人和孩子;档次高的是在深水区,这赶海也换用了一个新术语:碰海,这碰海的解释就是扎猛子、潜水的意思,不用说,这些赶海的都是年轻人了,这些人也都俗称“海碰子”;这碰海的故事,我们许多有名的作家都写过,在这里,我不敢续,只是写一下自己曾亲身历经过的一次。

        还记得是七十年代期间,邻近冬至的一天,跟着几个老海碰子去了凌水湾;因为,在我们海碰子的心目中,夏秋季里碰海,那只是业余的,冬季里去那才是专业水平,因为冬季时节有海参,天越冷,海参越多。

        冬日,海参开始“出洞”了,这是海碰子们最喜欢的季节,也是最艰苦的季节,冬日碰海,首先是体质,再是经验,最重要的是意志;跟着几个老海碰子,除了带水镜、脚蹼、浮子、网兜,还要准备木材,到了海边,先找一处避风处,把旧报纸掴成团,放在最下面,然后是碎枯树叶、细木条,最后堆上木头,把火柴用一块石头压着;然后,开始脱下外衣,换上泳装,那一天的气温已经是零下,水温不到零上十度,赤裸的身子,还没下水,已经开始打哆嗦了,那一天,可以说自己是仗着傻小子、火力壮,一头拱进水里,可几个猛子扎下去后,我的呼吸就有点不均匀了,浸满海水的头,被北风一吹,后脊椎开始有点发硬,四肢也开始不灵便了……有一个老海碰子,看出了我有点不对劲,喘着气,对我吼道:快回去,把火点上;我顺从的转身,慢慢游到岸边,此时,腿关节已经僵硬,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慢慢地爬到柴火堆旁,将浮子,网袋扔下,用衣服擦干手,哆嗦着从石下拿起火柴,小心的点着;不一会,老海碰子也陆续地上岸了,那动作比我好不了多少,也都是连滚带爬地奔向火堆;这场景真不好看,但,在六七十年代,在冬天的海边上,这种场景您会经常看到......

        到八九十年代,这种情景就少多了,再后来,这种情景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并且,赶小海的也基本上消失了。

        改革开放后,对于老百姓,最大的变化是生活物质的充裕。

        海鲜,是大连市民的最爱,当海鲜在菜市场上应有尽有时,谁还有那闲工夫去海边忙活;当包括海参等海珍品对于百姓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谁还愿意去海边遭那罪呢?

        以前,人们去海边,大都是去赶海,图着捞点东西,用以补充家里的副食;而现今,人们去海边,是休闲、是放松、是娱乐。

        有时,去海边玩,看到原先自己以前经常去赶海的海湾,已经辟成了沿海公园;冬日里,也有去海边的,那不是去碰海,那是冬泳。

        如今,赶海已经成为一个陈旧的、几乎不用的词汇了,赶海的事儿也只能当故事讲了,而且,我想,这故事也一定不会在生活中重演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