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4.2元、鲜牛奶7元、1991年至1992年,登记共开支204.33元……”前不久收拾屋子,一个泛黄的账本引起了我的注意,账本是从我出生那天开始记录的。

  这些从时光里走来的文字和被记录的片段,那些陈年的故事,一切的开始,都要从记账说起。

  爸妈结婚后,妈妈开始了她精打细算的记账生涯。我出生后,有了一个专属于我的账本,本子的前半部分是爸妈的日记,写着那些年发生过的事儿和想对我说的话;本子的后半部分是账本,记录着那些年关于我的每一笔开支和收到的每一份礼物。

  1998年,为了更好地生活,爸妈离开了家乡,去西安做生意。记账这个习惯,也一直贯穿着他们的整个奋斗时光。

  到西安的第二年,爸妈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存折。那时生意刚起步,赚得少,存得勤,30元、50元、100元……只要有周转资金之外的钱,爸妈都会去银行存起来。提及刚开始存钱的那些日子,爸爸开玩笑说:“那时候,一年下来,一本存折都记满了,还没存到1000块钱。”存折上只记录存取尚是如此,妈妈手写的纸质账本上的琐碎记录可想而知。

  上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看过爸妈的账本,账本的记录从最开始详细到买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到记录开支和收入;再到大的开支以及纯利润记录……一笔一划,记下的都是生活,遗憾的是在搬家途中那些账本没能留存下来。

  账本里有着那些年生活中的所有计划能否真正实施的“底气”。在爸妈的精打细算中,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很多方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账本上的每一笔记录,小到日常生活开支,大到盖房、买房、买车……记录着我们这个小家庭实实在在变化着的每一步,用生活书写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爸妈踏实肯干,精打细算,将生活点滴记录在册,这一点也深深影响着我。记得12岁生日那天,用妈妈的身份证办理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张银行卡,压岁钱、零用钱、稿费、支出……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本账”。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走过的这段路,都有迹可循。除了日常记录,学校里的历练也让我明白了,记账不只是单纯地记录过去和现在,更为重要的是清楚预算,规划未来。

  上学时我曾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负责班费的管理。因为生活中有记账的经验,班费的收取和支出记录都清晰明了。起初我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管理班费不仅要留存票据记录清晰,还要在组织集体活动时给出班费可以支持的实施方案。从活动的策划,到每一个可能需要支出的细节,我都要参与并和其他班委一起优化方案,最终实施。后来上了大学,在社团里也曾管理会费,会费的管理在账本记录清晰的基础上需要更为系统的统筹和规划,特别是在与其他社团或者学校组织相关外联工作时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的积淀、学校的历练,近20年的记账生涯,让我开始理解妈妈记账的初衷。记账,为的不只是记录,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对“明天”能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规划和清晰的方向。

  近年来,随着各种记账APP的出现,账本也从纸质账本逐渐变为了电子账本。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记录,在我看来,账本不仅是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存根,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注脚。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刻画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咸。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子,都承载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生活记忆,反映着国家的变迁。为幸福打拼,认真对待,实时记录,心里有数,踏实!

  记账这个习惯,好像早已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此生,我应该会一直记录下去,像爸妈一样,一个笔记本是日记也是账本。笔记本的前半部分是日记,记录着生活里的美好;后半部分是账本,细化数字,刻画着生活的轮廓。点滴感动,踏实前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