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50年,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发生了两件改变了地域社会格局的历史性事件:一是京汉、正太铁路在我们的脚下交汇,石家庄市开埠,开始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是石家庄解放,开始了继1600年前地域政治中心再一次在滹沱河南确立的历史进程。

       往更深一层探求,石家庄解放,不仅改变了地域社会格局,而且,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转折意义。石家庄作为华北的重镇,成为中国革命新的战略转折的拐点,被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

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无论是军事史,还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解放石家庄这一事件,都应写上浓重的一笔。

       石家庄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中攻克的第一座城市,中国共产党吹响了向城市进军的号角,开始了夺取、接管、建设城市的新的伟大的事业,是中国革命的总战略的根本转折。蒋家王朝以城市为统治的根基,开始动摇了。


         牵一发而动全局

        194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风云诡谲的一年,这一年,古老的中国大地,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决定中国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搏弈,到了一决胜负的关头。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赢得了胜利。

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消弭人们心头的疑虑: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局势将如何发展?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的两大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开始了决定中国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大博弈。谁将成为现代中国命运的主宰者?历史将做怎样的选择?国人在关注,世界在关注。

       中国共产党顺应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强烈意愿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力图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的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为此,中共中央制定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基本方针。

        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以美帝国主义为靠山,确立了独裁、内战和卖国三位一体的“建国”方针。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使下,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历时43天,终于在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但是,蒋介石从来就没有国共合作、和平建国的诚意。还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就在9月17日以命令形式向内部重新颁发他在十年内战时期手订的《剿匪手本》,指令各部队要在“剿灭共匪”的作战中“切实遵行”。阎锡山部集中了13个师的兵力,在日伪军配合下,侵入晋东南的上党地区。10月13日,《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和公布后的第一天,蒋介石又向各战区司令长官发出“剿共”密令,要求“遵照中正所订《剿匪手本》,誉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10月9日和11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进攻解放区的作战计划。会议决定要在6个月内击溃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然后分区进行彻底清剿。蒋介石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调集113个师约80万人的兵力,又收编了伪军30万人,共110万人,沿平绥、同浦、正太、平汉、津浦五条铁路线东进或北上。蒋介石完成了兵力部署后,于1946年6月发起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在如此严酷的局势下,中国何去何从?中国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决战,鹿死谁手?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形势是严峻的。此时,与国民党的实力相比较,中国共产党处于劣势。蒋介石当时的兵力,包括陆军的正规军、非正规军,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以及后方机关、军事院校,总数达430万人;而中国共产党方面,只有61万人的正规军(野战军)、66万人的地方部队(军区、军分区、县属武装)和后方机关人员,总数127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3.37:1。蒋介石的军队,装备先进、武器精良。他的正规军,约有1/4是用美械装备起来的,一半以上是日械装备,1/4是混合装备,并且拥有大量的炮兵,相当数量的坦克、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而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只有抗战时期缴获日军的各种步兵武器及少量的山炮、野炮。蒋介石还控制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控制着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还有相当规模的军火工业。蒋介石还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援助,仅1946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就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价值13.5亿美元的各种物资。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美国在抗战胜利后给予蒋介石政府的物资援助,是抗战胜利前美国援华物资的两倍。美国前后为国民党军队训练了各种技术军官15万人,重新装备了45个陆军师(旅),为空军配备了各类飞机936架,其中大部分是在抗战胜利后移交给国民党军队的。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又向国民党军移交了舰艇131艘。从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由美国海、空军帮助输送到内战前线的国民党军队达54万人。

        从1946年7月到10月即全国内战爆发后的最初4个月中,国民党军占领了解放区县以上城市153座,解放军方面只收复或攻占了48座县城,得失相抵,解放军丢失了105座县级以上城市,以及大片土地。

       华北成为重要战场,是国民党进攻的重点:占领察哈尔、热河,打通东北通道,进而占领东北。

       关键时刻,在华北发生了晋察冀解放军撤离张家口,张家口被国民党军占领的军事大事变,似乎使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陷入更为严峻的局势。

       张家口是晋察冀八路军于1945年8月从日本侵略者手里夺过来的。

       张家口地势险要,确是一战略要地,是连接华北和塞北的军事要塞。早在公元1429年,明朝统治者便在此修筑了城堡,1485年又修筑了长城,屯驻重兵。清政府更加重视张家口的防卫,在此设置张家口厅。民国以后为万全县府所在地。1928年设察哈尔省,张家口为察哈尔省会。1937年8月27日被日军侵占。1939年9月日本拼凑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以张家口为首府。八路军解放张家口后,便在这里设立了卫戍司令部,晋察冀的党政军首脑机关也进驻了张家口。

       1946年9月,蒋介石命令孙连仲和傅作义从东西两面向张家口进攻。1946年10月2日,蒋介石约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宣布他“决意要攻取张家口,并决心保持这一点。”(参见解放军出版社《解放战争纪实》第236、237页)

       为了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与优势敌人决战,10月11日晋察冀解放军撤离张家口。

       从1945年8月解放,到1946年10月撤出,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正是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军处于守势的阶段。国共两党的搏弈,棋局扑朔迷离,对共产党来说,险象环生。张家口的失守,正反映了这种情况。这时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是何等嚣张。占领张家口后,蒋介石以为胜局已定,踌躇满志,当日下午,就发出命令:定于民国35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国民党军总参谋长陈诚在10月17日就占领张家口后的时局问题答记者问时说:“如果(政府)迫不得已而(对中共)作战,我想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而蒋介石则在10月18日在南京召集秘密军事会议,宣布“五个月之内打跨共军”。

       可惜,此时的蒋介石或是求胜心切,或是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看不到共产党的真实棋路。共产党丢掉张家口,后来又丢掉延安,都是主动放弃。弃守城市,恰恰是丢掉包袱,寻求战场上的主动权,在和对手的周旋中,寻找新的战略支点。

      果然,到了1947年下半年,棋局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国民党叫嚷5个月解决“共军”,可是到了1947年初,全面进攻就成了强弩之末,不得不改为重点进攻。于是,“共军”的“老帅”被逼出了宫。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几位领导人,拖着20几万人马的长长的尾巴,和“国军”在陕北的沟沟岔岔捉起了迷藏。

       国民党军20多万人马被拖在了陕北,给了毛泽东谋划高棋绝招的绝妙机会——自己拖住国民党几十万人马,造成国民党陕南豫西兵力空虚,晋冀鲁豫野战军乘机突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是一次拉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战略转折。

        历史并没有在此止步。在华北,历史在寻找决定中国两种前途和命运决战的另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根本转折点。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战役应运而生。

  

      “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攻打石家庄,早在1946年10月晋察冀军区一次军事会议上,司令员聂荣臻就提出来:石家庄是华北的要塞,华北的门户,不能久在敌手,一旦条件成热,就要坚决夺取之。

        聂荣臻司令员在分析石家庄战役时,说过一句话:这一战役之所以取得胜利,从指导思想上说,是摘了一颗成熟的果子。

        果子不是自然成熟的,需要催化。催化剂就是石家庄外围战。先进行的正太战役,使石家庄成为一座孤城;随后的清风店战役,实现了聂荣臻司令员进行石家庄战役的先决条件:“消灭国民党第三军三几个团”,使石家庄守军成为残敌。

        清风店战役后,晋察冀军区的指挥员们不失时机地作出了“乘胜夺取石门”的决策,中央工委和中央军委及时批准进行石家庄战役。同日,中央军委及时给晋察冀军区回电。电报是毛泽东亲自拟定的。电报指出:“清风店大歼灭战胜利,对于你区战斗作风之进一步转变有重大意义。目前如北面敌南下则歼灭其一部,北面敌停顿则我军应于现地休息十天左右,整顿部队,恢复疲劳,侦察石门,完成打石门之一切准备。然后不但集中主力九个旅,而且要集中几个地方旅,以攻石门打援兵。”(转引自《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海天出版社1998年5月版237页。)

       1947年11月6日,石家庄攻坚战正式打响,经过6天6夜激战,11月12日,这座国民党守军苦心经营的军事堡垒,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家庄回到了人民的手里。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32师师长刘英被从床下活捉,2万余人全部被歼。

1947年11月12日,永远载入历史史册的一天。石家庄宣告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把胜利的旗帜第一次牢固地插上了城市。

       石家庄战役影响是深远的,但就军事上讲,正如朱总司令所说的“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石家庄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城市进军的起始,蒋家王朝以城市为统治的根基,开始动摇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发展史上,攻克20万以上人口的设防城市,还是从石家庄开始的。在此之前,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主要进行的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军事战略战术思想,都是围绕着游击战和运动战而完善和发展。因此,攻克石家庄,成功进行城市攻坚战,就有了开创性的意义。石家庄不仅是有2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而且是国民党军设防程度相当高的城市。正因为石家庄战役关乎到整个战局,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和军事战术思想的开创作用,所以,从晋察冀军区,到中共中央军委,都在认真总结石家庄战役的经验。

      石家庄战役结束不久,从11月28日到12月1日,朱德便和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一起,在石家庄东不远处的晋县北候城村,召集30多名参加石家庄战役的连、排、班长和战士,一连开了4天座谈会,总结攻取设防城市的经验。朱德总司令说,过去我们钻山沟,打游击,打城市攻坚仗没有经验,大家来找,把它集中起来。以后我们还要打更多更大的城市,上海、天津、北平、南京、沈阳……都等待着我们去解放……

        12月2日,晋察冀野战军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朱总司令作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石家庄战役经验教训的重要报告。朱总高兴地说,石家庄战役的胜利,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提高了战术,学会了攻坚,学会了打大城市。由于我们打下了石家庄,敌人动摇了防守大城市的信心。保定、北平的敌人怕得很厉害。我们自己却更有了打大城市的信心。以后可以打下第二、第三个以及许多像石家庄这样的城市。朱总司令并对攻坚战术作了科学的总结。杨得志司令员根据他和朱总的亲自调查及各部队的总结,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攻坚战斗中的经验教训》的报告。经过总结,形成了连续爆破、坑道作业、对壕作业、集中兵力火力、突破一点、穿插分割等一整套攻坚战术。

       这些经验和战术很快推广到整个战场。

       1948年4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解放临汾战役,4月12日,朱德、刘少奇致电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副政委薄一波:攻打临汾可采取攻打石家庄的经验,首先是炮炸协同,击开突破口,再向两面发展。

       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也曾来石家庄学习城市攻坚战经验。

       1947年12月份,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讲到军事原则时指出:“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应该说,这同攻克石家庄攻坚作战的经验是有直接关系的。

 

        中国革命总战略的大转折

        攻克石家庄,不仅具有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的开创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关涉到中国革命总战略的大转折。

      石家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中攻克的第一座大城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城市进军的起始,迈出了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步伐。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大转折。

       攻打城市,牵涉到中国共产党总的战略路线。

       自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27年诞生,到1947年,20载转战南北,从小到大,打过多少可以载入军事史册的胜仗,但在城市攻坚上,留下的却是血写的屈辱和无尽的缺憾。

       南昌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

       攻打长沙,仍是失败。

       正是从这血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悟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总战略。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还是要夺取城市。所以,当抗日战争进入胜利阶段和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也发动了夺取城市的战役。

       但是,晋察冀军区发起的大同战役、归绥战役、集宁战役相继失利。

        好不容易赢得了张家口,又不得不撤出。

       于是,有人怀疑,共产党只能钻山沟。国民党的新闻局长董显光就说:共产党说全面反攻已有好久了,但还没有打下一个大城市。

       攻打石家庄,就有了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这是一个分界线,也是一个起点。这是当时中国两大政治势力决定中国命运决战的一个分界线,是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拐点。

       石家庄解放,不仅切断了南北交通,使我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从根本上扭转了华北战局。石门开——华北南大门洞开,北平岌岌可危,国民党完全处于守势,进而对全国战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放石家庄,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赢得了棋局中的主动权,而且,迈出了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步伐。这是更新意义上的战略反攻——攻克城市,中国共产党吹响了向城市进军的号角,拉开了中国革命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序幕。这是中国革命的根本转折——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胜利到全局胜利,蒋家王朝以城市为统治的根基,开始动摇了。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新阶段。   

 

        内外反映

        石家庄解放,一石激起千重浪。消息,像长了翅膀,向外传播着。有人欣慰,有人哀愁。

      石家庄内外近百万人民,张灯结彩,欢庆胜利,晋察冀军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与此同时,祝贺胜利的电报从四面八方飞来。

      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发来贺电:

     “庆祝晋察冀我军攻克石家庄歼敌两万余人之大胜利!”

       朱德总司令给聂荣臻和全体指战员发来了嘉奖电:

    “仅经一周作战,占领石门,歼灭守敌,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特嘉奖全军。”

       在前线作战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林彪、罗荣桓、许世友、谭震林,以及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晋冀鲁豫分局、晋绥分局、西北分局,晋冀鲁豫军区、晋绥军区、晋绥行政公署、晋绥农会等各野战军、各解放区及一些群众团休,都发来贺电。

      朱总司令在发电嘉奖的同时,还以《攻克石门》为题,赋诗祝贺。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陈毅也掩饰不住兴奋、激动的心情,赋诗祝贺。

      平山呈朱德同志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

       滹沱河畔与君晤,指定江山气象殊。

       南指中原传屡捷,石门北望庆新都。

 

      “石门北望庆新都”,石家庄解放的历史转折意义昭然若揭。

        新华社于11月16日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对石家庄之捷的评论。发言人指出:石家庄之捷“这是一个重要的胜利,并且是今后一连串胜利的开端。”“石家庄之捷本身就是一个开头。”

       石家庄解放,在国外也引起很大反响。有几则外国通讯社的报道颇引人注目:

合众社的清息:石家庄之战,是解放军“可观的胜利”。

        合众社的另一则消息:“保定省政府官员立即乘汽车逃向北平。”

路透社的消息:石家庄一役对蒋介石是一次“新挫败”。

       的确,石家庄的惨败使蒋介石集团慌了手脚。

       石家庄陷落,使蒋介石伤透了脑筋。从上次10月初的北平军事会议,他亲自部署华北剿共作战,到11月12日,时间满打满算不过一个月,竟把华北的战略要地石家庄丢失了,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在11月30日所记《本月反省录》中,写下了他的绝望心情:

       “12日,石家庄陷落之后,北方之民心士气尤完全动摇”

         面对失败,却心有不甘。

         先是掩盖真相。国民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郑文信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石门乃国军出于战略关系,主动放弃之。

        接着便是一连串挽救危局的策划。

        11月14日,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国民政府国务会议,讨论华北、东北局势 。

        11月18日,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召集傅作义、孙连仲等高级将领举行重要军事会议,以石门失守为题,部署华北联防剿共。  

        11月26日,蒋介石偕熊式辉、俞济时、李惟果、蒋经国由南京飞往北平,督导华北军事行动。28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成立华北“剿匪”总部。会后又留李宗仁、傅作义、孙连仲再密谋剿共事宜。

       但是,尽管心机用尽,在这场国共两党决定中国两种命运的搏弈中,国民党棋局的败势是无可挽回的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