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特别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人,既要有“情怀,责任,担当”,又要脚踏实地,深入生活,融入社会?

  2022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在记者节到来之际,想谈谈自己几十年从事新闻工作特别是在总编辑岗位上工作的一点感想,寄望新一代新闻人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用勤奋、踏实书写好新时代新华章!

  大家都知道也很深刻感受到,现在是“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早两年就有人担心新媒体时代职业记者会失业,事实上,越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越需要职业记者的激浊扬清、去伪存真。这一点在近两年的突发事件包括疫情时期的舆论宣传中尤为重要。主流媒体不站出来,各种不明真相的舆论就会占领主导,只有我们正念不息、脚头朝下,才可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期望,才可能担得起“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的期许。所以,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记者的阵地太重要了。众说纷纭需要眼光洞察真相,舆情起伏需要专业驭波蹈浪,社会进步需要思想引领航向。媒体人不仅需要记录历史,更需要解读变化,优化表达,在熙攘中瞭望远方,于无声处一锤定音。所以,我们一定要紧追这个伟大的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要求,练好内功,深入基层一线,紧贴时代步伐,获取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事实,准确报道新闻事件,传递中国形象和声音,讲好中国故事。1.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四力。脚力是基础,就是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努力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眼力是关键,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对问题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言论你、观点、思潮、情况等进行准确、快速的辨识和鉴别;脑力是核心,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勤思考、能思考、善思考,做出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笔力是落点,能够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能力。

  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担当的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自己本身必须要有资本、有内功,练好内功是关键,那么如何练好内功?我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当总编辑的一点感受。

  业内人都知道,电视台的总编辑是新闻宣传前沿的总指挥,总调度。总编辑工作实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宣传的是非成败。

  从我当电视台总编辑近十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当好总编辑必须具备两个方面能力:一方面与总编辑职责相适应的权力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主要体现于个人素质的非权力影响力。权力的影响力可以简单一句话概括,也就是职权内的发号施令。而非权力影响力与权力影响力不同,它是建立在编辑记者对总编辑的崇敬和信服基础之上的。总编辑的感召力如何,凝聚力如何,主要靠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那么,作为一名总编辑如何发挥好非权力影响的作用呢?近十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我认为应着力把握:

  一是崇尚人格力量。人格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的首要因素。我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重要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品格、道德水准、精神境界等。总编辑在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过程中应当格外崇尚人格的力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自树榜样,“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师为正,孰敢不正?”总编辑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提倡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带头恪守“公生明,廉生威”的箴言,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凭借高尚的人格力量去赢得人们的敬佩和信赖,才能对周围的同事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1996年针对台上在业务和对外形象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亲手制定了“台训”、“台律”、“台风”,要求大家严格遵守。我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坚持每天下班自检,这些东西我遵守了没有。“台训”即:我愿意为电视台的荣誉尊严尽职尽责。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求实”是指工作态度;“公正”是指处理事物的原则;“平等”是指待人接物的品德;“前卫”是指我们要保持的状态。“台律”即:不违反政治宣传纪律;不以任何借口影响节目的制作播出;不以任何理由违背节目的审定意见;不向外界泄露内部工作秘密;不擅自向外界提供有关资料和设备;不破坏团结、影响工作;不在工作中盛气凌人、违背公德;不在采访中接受任何形式的资助;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私利。“台风”即:敬业尽责,创新进取,务实高效,团结竞争,平等互爱,清廉公正,谦逊诚实,令行禁止。如果身居要位,定了这么多条条框框,教育别人遵守纪律,自己却拍脑袋办事,号召别人创新进取自己却墨守陈规,要求别人敬业尽责,自己却吃喝玩乐,那么你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就会产生“形象危机”。

  崇尚人格的力量,还要做到慎独其身,如今是市场经济社会,许多东西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光怪陆离,面对种种诱惑,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抵御来自各方面的侵蚀,要以慎独之心严守道德准则,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我从干上电视那天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除了慎独其身,还要从小事做起。有的同志认为,只要抓住大节,小节不检点问题不大,只要把住方向,掌握原则就可以了。吃一点拿一点要一点是平常小事,这是极其有害的。生活检点无小事。同志们观察你,了解你,往往就是从平常的一些小事儿上来认识和评价你的。事实上一些同志犯错误往往是从小事上不注意开始的。“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诸葛亮的名言,也是自己始终坚守的座右铭。

  实践证明,总编辑的人格力量在其发挥非权力影响力当中占居重要份额。孟子说:“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这流传至今的古训,不也精辟入里地阐述这一道理吗?2.jpg

  二是当好首席记者,才能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编辑当好首席记者是展示自己才能,发挥好非权力影响力所必需的。所谓首席记者,就是处在第一位置的记者,是领衔记者。不管编辑部有多少记者,总编辑的能力和才干应该是首席和第一的,他就如一个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他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他的技艺是最棒的,他的影响也应该是最大的。

  记者编辑是群文化人,是一个智能群体。他们对事物的审视是很挑剔的,对领导的才能善于品头论足。如果他们认为总编辑的才能不是拔尖的,不是首席的,就很难心悦诚服地听从指挥;反之,总编辑当好首席记者,用非权力影响力中的才能因素去展示自己,去证实自己就会给他负责的新闻宣传带来成功和荣誉。进而使编采人员对你产生敬佩感。这种敬佩感会形成一个心理磁场,吸引采编人员自觉地接受其影响,顺从地按照你的指挥去努力工作。从1994年到现在,我作为总编辑从台上的新闻到专题,共策划了十几个栏目,通过实践验证都是比较成功的。台上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专题片上百部,没有一部不是经过我策划把关而播出的。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温家宝等重要领导先后到中牟的视察活动,我都是首席记者,没有一次采访不成功的。要当好首席记者,我的体会还要“多学习,多写稿,多跑路”。

  多学习,也就是四力中的脑力。总编辑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理理论,学习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只有理论上弄懂吃透,宣传上才能方向正确,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还要刻苦学习社会知识和各方面专业知识。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时代,更是网络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新知识挑战面前,不去迎头赶上,不去及时“充电”,只是满足于吃“老本”势必遭淘汰。近年来,我一直坚持学习不动摇,相继参加了中国新闻学院的在职学习,中国京华电视专题班的讲座,研究了央视的“电视研究”资料1—10卷和“中国电视论纲”电视宣传管理文集,电视编辑、制作、摄像,电视创优作品分析等,与此同时发表了一部分电视论文,写出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对自己从事总编辑工作帮助非常大。

  多写稿,也就是“四力”中的笔力。总编辑当好首席记者,就要勤于动笔,尽可能地亲自撰写稿件,练就过硬的笔头,我极不赞成有的同志的作法,夹着包去开会,回来记者拿稿子,写多写少无所谓,有的部主任就开始这么做,很放心地让记者编辑自己采录的画面。我曾经在台上批评过这种作风,而我自己带记者采写的东西,我是非要亲自编制的,这样对记者也是一个言传身教的机会。一位总编辑每天只忙碌于审稿审带,抓编辑部是不够的。总编辑写稿,首席记者首先是记者,总编辑多写稿有利于驾驭手下的“笔杆子”们,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威信,如果总编辑每年撰写的稿件、制作的节目能有一两件作品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出一两件精品,那就会令同事们服气。从1994年开始,我作为总编辑就率先垂范,首次参加省市的评奖活动,到现在已参加了六届,每年都有新作品获奖,同时鼓励台上的采编人员都要参与评奖,建立进档目标责任制。几年来台上连年丰收,我本人连续四年被郑州市委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1999年10月获郑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提名。

  多跑路,也就是“四力”中的眼力和脚力。生活是丰富的,新闻是鲜活的。总编辑要当好首席记者,绝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关在编辑部里抓不到“活鱼”。为了掌握生动的每一手材料,使电视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纷繁的工作中,要学会“弹钢琴”,合理安排工作,挤出时间多下基层,不辞辛苦去跑路,做到“深入、深入,再深入”,这样你的眼里才会有东西,心里才会“有数”。为编制周期性宣传报道计划,提供依据,也就会更好地掌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几年中,在制定各种重大宣传战役中,我总是把自己摆在首位,带头策划,深入报道一线,采写有份量的作品,为了制一期重点节目,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有的事儿。3.jpg

  三是珍视情感交流。非权力影响力中还有一个情感因素也不能小视。总编辑的周围是一群感情丰富的编辑记者,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总编辑的真挚感情。

  总编辑要搞好与编采人员的情感交流,首先要放下“架子”,要以普通记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中间。这样记者们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反之如果官架子十足,动辙发号施令,教训人,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其次要懂得尊重,平等待人。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人家并没有给你任何实际好处,仅仅因为尊重了你,仅仅因为见面和你招呼一声,问个好,就使你由衷感谢,相反也有这样的时候,人家给了你那么多“实惠”,但因为他用了居高临下的态度使你仍会气愤难平。这就是“嗟来之食,乞人不受”的道理。所以总编辑要懂得尊重人,要尊重编采人员提出的各种要求,应办而又有能力办的要尽力去办,不推不拖,应办而一时不能完全办到的要说明情况和打算,不能办的也要耐心说明道理和原因,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谅解。有位记者同仁说过:“总编把我当人,我把自己当牛,总编把我当牛,我把自己当人”。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哲理,值得总编们深思。其三要经常过问编辑记者们的日常生活,对他们有怜爱之情,关心之情,体贴之情,对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将心比心,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如,同志结婚生子办事要尽力跑前跑后,主动帮助应筹。夫妻吵架要帮助重续旧好。孩子入托入学有难度要出面解决。同志生病要代表个人和单位去探望、慰问。这些看似“不起眼”、“有你没你都能办”的行为,意义不同寻常,他融入了总编辑对同志体贴人微的关爱之心,使同事们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士为知己者死”,体贴所激发的工作能量是不可低估的。

  我作为一个总编辑,自己充分感受到了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的巨大。如果你也是总编辑,不妨一试,你会体会到工作并快乐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