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3周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决定2023年出版《女兵,走上朝鲜战场》一书。

       在寻找志愿军空军女兵时,空七军的子弟叶有良同志提供了朱锦翔阿姨的名字以及她儿子的电话,我又通过他儿子得到了朱阿姨的电话,于是对远在上海的朱阿姨进行了电话采访。朱阿姨89岁,思维清晰,表达流畅,使我顺利完成采访,并根据采访整理出文字内容。

      朱阿姨以一位曾经的军人所具有的职业精神,认真校对,对一些关键信息进行了核实。经过三次修改,完成此文。让我们以这篇文章,向朱锦翔阿姨和那一代志愿军女兵致敬。

       朱锦翔1933年出生在浙江台州,从小对军人和英雄有着特殊情结,小时候她经常仰望着天上的飞机,脑袋里充满好奇和向往。

       1949年,参加革命多年的大姐回老家探亲,正在上示范高中的朱锦翔看到大姐一身黄土布军装,英姿勃勃,很是羡慕。朱锦翔说服父母,跟着姐姐去上海。在码头,她看到许多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年轻人,一打听,都是离家参军的人。大姐带着她坐着机帆船,“突突”地在海上晃荡了两天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报纸上经常发布招兵消息。有一天,朱锦翔看到华东航空处文工团招生信息,以为考进文工团就可以和飞机打交道了,便立刻报了名,16岁的朱锦翔被顺利录取,成为空军战士。在1949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第二版最下一栏的中间,有一条《华东航空处文工团招生委员会通告》,刊登了录取名单,其中就有朱锦翔的名字。1667792311419559.png

       在文工团三个月后,接到通知,要派人到战斗部队。朱锦翔一听去战斗部队,立刻报了名,被派到空二师飞行供应大队当会计。

       在部队,许多人给朱锦翔介绍对象,有些还是首长。但,她非常崇拜飞英雄,别人的介绍,都被她婉言拒绝了。

       一位战友大姐知道朱锦翔的想法,就给她介绍了一个飞行员。1951年1月,在介绍人的家中,朱锦翔和鹿鸣坤见面了。

       鹿鸣坤,是空军二师六团三大队的副大队长,典型的山东汉子,身材高大,一表人才。虽然只有22岁,但他1942年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浴血战场,是一位年轻的老八路。

       新中国成立空军,他因作战勇敢,身体素质好光荣入选,经过短暂的飞行训练,就驾驶战机飞上蓝天。

       这,正是朱锦翔心中的飞行英雄。但和飞行员谈对象要通过政审,两个月后,政审通过,组织批准,鹿鸣坤立刻去找朱锦翔确立了恋爱关系。

       那个年代,他们的交往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甜言蜜语。多数时候,就是在宿舍聊天。聊得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如何、如何提高政治觉悟争取入党等。

       因为飞行员对饮食有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在一起吃过一顿饭。最浪漫的事,就是偶尔到上海程家桥附近废弃的高尔夫球场,两人之间隔着一拳的距离,坐在球场旁的台阶上,沐浴温暖的阳光。

       鹿鸣坤要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了,他约朱锦翔见面,送给她一只颜色如绿宝石的小号关勒铭金笔。朱锦翔送给他一张照片,他保证,一定会把照片放在飞行图囊里,随身携带。

       鹿鸣坤握着朱锦翔的手说,等战争结束,就带她回山东老家,看望当年把唯一儿子送去参军的老母亲。那是他们在交往半年后第一次握对方的手,朱锦翔感受到鹿鸣坤的手宽大厚实而温暖。

       有一天凌晨,朱锦翔被机场方向阵阵的飞机马达轰鸣惊醒,她连忙披衣起身,推窗而望,一架架米格15歼击机掠空而过,往北飞去。

       朱锦翔知道,这是她的恋人鹿鸣坤和部队转场飞往东北边境野战机场,飞往战斗的前线。不久,朱锦翔主动申请跟随师部北上,被分配到师部通信队。

       从上海出发,坐了五六天闷罐火车,来到中朝边境的辽宁丹东凤城县空二师师部驻地。那时,鹿鸣坤的飞行队驻扎在百余公里外的大孤山机场。1667792423129375.png

      刚到凤城时,师部战士都住在一个戏台一样的营房里,一长溜的大通铺,女兵睡西头、男兵睡东头,中间连布帘也没有,只有一张空着的床板作区隔,朱锦翔就睡在空床板的旁边。

       大家都是天黑才进屋睡觉,天不亮就起床出门,几个月下来,朱锦翔连和自己隔床而睡的男兵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在艰苦的日子和紧张的工作中,朱锦翔收到了鹿鸣坤到前线后寄来的第一封信。

       他说,马上要发跳伞纪念章了,这枚纪念章准备送给朱锦翔。信里附了两张照片,是鹿鸣坤和战友刚到大孤山时的合影。

      此后,他们靠书信往来寄托思念,书信要十来二十天一个来回。鹿鸣坤在1951年9月21日给朱锦翔的信中说:“锦翔,这次我们都去锻炼,你是在战争环境锻炼,我是在空战当中锻炼,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争取入党成模范。”

    “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入党当模范。”这就是那个年代,恋人最纯真,最朴实,最真诚,最高贵的祝望和期盼,朱锦翔铭记了一生,也激励自己一生。

      战争是残酷的,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飞行员牺牲的消息,朱锦翔整日提心吊胆。

      1951年12月,朱锦翔随师部调回上海。一回到驻地,她就迫不及待地到留守处战友那里打听前线的消息。

      一位战友说起前线的情况,说了不少牺牲飞行员的名字,她突然说了句:“听说三大队......”朱锦翔就紧张地打断话:“鹿鸣坤怎么了?”见朱锦翔如此紧张,战友没再说下去,还安慰朱锦翔:放心,鹿鸣坤肯定没事。可朱锦翔心中不安,立马给鹿鸣坤写信,询问他的情况。1667792444559671.png

       第二天,朱锦翔又听到其他战友说起三大队队长,她意识到鹿鸣坤出事了。她心神不宁,什么事也做不下去,躺倒了三天,写给鹿鸣坤的最后一封信,再也没有寄出去。领导担心朱锦翔的身体,就正式通知她,鹿鸣坤已经牺牲,并将鹿鸣坤飞行图囊里保存的她的照片交给了朱锦翔。接过照片,朱锦翔仿佛鹿鸣坤就在身边,朱锦翔想伸手再和他握一次手。她想起鹿鸣坤说过,他身上有一个作战时留下大伤疤,但朱锦翔却从未看过,更没有亲手去抚摸过那个伤疤。此刻,朱锦翔感到真遗憾啊!

      1954年初,朱锦翔转业到了华东统计局。1954年夏天,她如愿考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她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解放日报》上的录取名单里。

       离开上海的那天,北上的火车即将开动,鹿鸣坤的战友,空二师第六团第二大队大队长王万玉驾着吉普车匆匆赶来,在火车启动之前,将一张他和鹿鸣坤的合照塞到了朱锦翔的手中。朱锦翔把照片捧在手上,一路泪流。

       1956年夏天,朱锦翔从哈尔滨实习返回北京途中,特地来到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那天适逢陵园关闭日,她恳请守门人打开大门。在鹿鸣坤墓前,看到墓碑上照片里熟悉的面容,朱锦翔压抑不住悲伤,扶着墓碑放声痛哭。

       1958年,朱锦翔毕业分配到《兰州日报》当记者,后来又到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副教授。

      2005年,朱锦翔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刊载的征集启事,决定捐赠她和鹿鸣坤的书信。

      打电话给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馆长的张丁。她问张馆长:我的信件是和初恋之间的通信,当时还没结婚,算家书吗?张丁忙说:“算的,算的!老人家您先简单说一下家书的情况,我们这边好为您统一整理和处理。”       

       她把和鹿鸣坤的部分封通信捐给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后来,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封。

       许久以来,朱锦翔一直记得当初约定和鹿鸣坤一起去看鹿鸣坤妈妈的诺言。

      2006年,朱锦翔已经73岁,决定一定要实现当初的诺言,她从上海到了山东,去烟台民政局询查,又求助媒体,在记者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鹿鸣坤的家乡莱西县河头店镇大淳圩村。

       朱锦翔拿着照片逢人就问,有村里的老人记起鹿鸣坤的母亲和姐姐早年间已迁往北大荒,母亲多年前已经病逝。朱锦翔又继续前往北大荒,路过沈阳,又去了一趟烈士陵园祭奠鹿鸣坤。

      2006年10月2日,在黑龙江省鸡东县东海乡群英村,朱锦翔终于见到了鹿鸣坤的姐姐。她俩抱头痛哭了一场。朱锦翔打开一层一层的包裹,拿出了那张保存了55年已泛黄的照片,让姐姐看到鹿鸣坤当年的英姿。

       那天,鹿鸣坤的姐姐一直抱着朱锦翔喃喃道:“妹妹,见到你就好像见到了我的弟弟鸣坤。”朱锦翔久久不愿离去,在鹿鸣坤大姐家住了八天,听姐姐讲鹿鸣坤小时候的事情。1667792463112958.png

       朱锦翔和鹿鸣坤的姐姐都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她们都想在对方身上寻找更多鹿鸣坤的影子。

       有人问朱锦翔,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去找鹿鸣坤的妈妈?朱锦翔说:我也是无可奈何啊!当初,我和鸣坤约定:等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战争结束,我们一起回山东看望妈妈。但是,由于我家庭出身不好,入党的问题总是碰壁。后来,许多事情都堆在一起,抽不出身来啊!

      2020年,在上海浦东上钢社区和志愿军老战士联谊会共同举办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朱锦翔以《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为题,讲述了辗转数千公里寻找战友亲人的故事。更有意义的是,兰州大学专门派人将一枚沉甸甸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送到纪念会现场。

       她说:这枚纪念章,有我保家卫国战斗的光荣,也有我沉甸甸但又暖融融的记忆;这枚纪念章,也是我替我的战友,我的初恋,我的英雄——鹿鸣坤带的。

      她说:我,一位90岁志愿军女兵,祝愿今天的年轻人,和恋人牵手漫步,享受温暖的和平阳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后:

       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没有车房和财礼,没有钻戒和婚纱,没有缠绵情话。但,却比钻戒恒久远,比婚纱更美丽,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情深,也因此更动人。


640 (7).png

作者和风简介

       1951年3月出生。 1969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先后驻防安阳、许昌、开封、杭州。1969年7月入党。1977年后,担任一军一师一团政治处宣传干事。曾作为南京军区、军、师、团四级工作组负责全军典型标杆连队”硬骨头六连”的培养、宣传工作(主要负责文化、宣传部分)期间,筹建硬骨头六连展览馆、为中央军委组织的全军各大军区学习参观硬骨头六连参观团担任军事表演现场解说;接待过国家主席李先念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带领‘’硬骨头六连‘’演唱组到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演出、录制节目、参加南京军区汇报演出。1981年,正连职转业。2011年,从河南省外贸办理退休。退休后致力于红色文化的挖掘、传播。

       父亲曾在15军黄继光、邱少云部队服役,后从武汉调任河南省军区。我转业后就落地郑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