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浪滔滔,河水清清。在长江和红旗河的交汇处,坐落着一个千年古镇,她的名字叫嘶马。这里有所中学,是五十年前我们高中求学的地方。

  特殊的年代,特别的感情。我们1972届嘶马中学高中毕业的百余名同学,似兄弟,像姐妹,常常念及,彼此牵挂。

  毕业三十年同学们相聚后,定下了往后十年一聚的计划。四十年聚会后,大家觉得时间隔得太久,有些耐不住了,就来了个四十七年的聚会。三年过去了,毕业五十年聚会还搞不搞呢?搞,一定要搞,还要搞得隆重些!不少同学迫不及待地袒露了心声。

  2022年7月,祁友余、严政、薛强、张陆和等同学经不住同学们的再三催促,召集有关同学建起了一个筹备组,挑起了牵头组织聚会的担子,开始谋划有关事宜。还邀请德高望重的尤阿官老师担当顾问。

  几年前,祁友余等同学牵头建了一个“情系七二届”微信同学群,入群的同学有70余名。要搞好五十年同学聚会,首要的便是尽快联系上有关同学,并邀请入群,以便广而告之,积极参与。有的同学毕业五十年来参加过一两次聚会,联系的难度还不算大。特别是有几个同学,身处异地,五十年来同学之间从未有过联系,寻找起来确有困难。筹备组的同学们开动脑筋,群策群力,转弯抹角,顺藤摸瓜,终于跟有关同学取得了联系。每当新入群一个同学,大家都喜出望外,纷纷表示欢迎,微信上的表情包五彩缤纷。孟国富同学入群后,潘昭峰同学激动不已,抢先表示欢迎,动情地说:“老乡啊老乡,五十年不见,好想你噢!”孟国富随即回复:“老同学,我也非常想念你,你一切安好!”刚入群的朱玉康同学说:“高中一别,跨越五十年,太久啦!在古稀之年,同学们能够大团聚,我视为人生之大喜事。有道是:久别重逢格外亲。同学大聚会,我翘首以待。”

  8月初,王荣发同学开通了《滴石书房》公众号。为了激发同学们“五十相聚”的热情,他专门设置了《情系七二届》专栏,用于发表师生们的诗文画作,回忆过往,交流当下,展望未来。同学们难抑聚会的迫切心情,纷纷创作诗文,畅叙友情,抒发思念,颇有点赛诗会的样子。尤老师被同学们的激情所感染,也赋诗应和。一时间,同学群里热闹非凡,你作诗画画,我撰写文章,他选发照片,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薛强同学将高中两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花名册发到群里,“一石激起千层浪”,《九月,又见花名册》《一别便是五十年》《结缘七二届》《同窗情》《又回嘶中》《记忆中的校园》《足迹》《旅途》《我没忘,红旗河边的那一排平房》等诗词散文应运而生,句句珠玑,篇篇精彩,“五十相聚”的气氛越来越浓。

  看到花名册,同学们心情激荡,浮想联翩。袁邦明同学说:“泛黄的花名册,承载着同学们的青春历程和人生辉煌,十分珍贵。”潘昭峰、沈金荣同学感慨道:“看到花名册,仿佛回到了高中年代,看到了每个同学的身影。一晃50年,大家都变老了,且行且珍惜。”王荣发同学更视花名册为嘶中七二届高中的历史见证,意欲当作文物妥为珍藏。他说:“睹物思人,那熟悉的姓名,熟悉的音容,熟悉的地址,犹在眼前。五十年风雨沧桑,墨迹可以淡化,纸张可以蛀蚀,七二届的情缘只会常续长青。”薛强同学说:“看到花名册,当年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再现眼前,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出行半世纪,归来时,依旧是少年!”

  筹备组先后几次碰头,综合新冠疫情防控和其他客观情况,将“五十相聚”的日子定在了10月5日。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大家期盼着“五十相聚”顺顺当当,如愿以偿。

  早也盼,晚也盼,兄弟姐妹相聚的日子终于来到。5日上午8时,四面八方的同学们陆续来到嘶马镇艳扬大酒店。身居杭州、平湖、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同学,归心似箭,有的是前一天回到家乡,自如从容,有的是当日赶到会场,风尘仆仆。卞启旺同学4日下午1时从武汉出发,驱车9个多小时,安全返家,第二天又早早地来到了聚会酒店。情义怀在心中,思念见于行动。同学精神,可敬可佩。

  酒店大堂,华灯璀璨。兄弟姐妹,久别重逢,端祥仔细,相见恨晚。三五成群,拍照留念,叨絮家常,气氛温馨。此情此景,同学们好像又回到了母校,又置身于课堂,又竞技于操场,又悠闲于树林,又排队于食堂……往事历历,温情浓浓。

  上午10点30分,聚会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严政同学的主持讲话,一桩桩一件件,让大家感受到了组织聚会的辛劳和聚会成功举办的喜悦。祁友余同学的主旨发言,一字字一句句,道出了五十年来结下的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让大家体味到了七二届高中大家庭的温暖。

  水有源,树有根,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全体同学高中毕业后,融入社会,或就地发展,或走南闯北,奋发打拼,事业有成,一直走到今天,都离不开老师们含辛茹苦,殚精竭虑,给我们传授知识奠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老师们教导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正直做人,塑造良好品格,在我们的灵魂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次聚会,我们也将时任班主任尤阿官和施巨源两位老师邀请到场,分享喜悦。两位老师即兴讲话,热情洋溢,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尊重和关怀,赞许同学们重情重义,团结如初,期望大家今后常联系、勤相聚、多交流,越活越年轻。语文老师陈伯云,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囿于腿脚不太灵便,不能参加我们的聚会。他托前去看望他的同学们带上心里话:“一片深情留下,一点心愿带去,祝贺聚会成功,希冀行稳致远。”

  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道出两句心里话。一是思念。我们高中两年,同窗读学,情同手足,结下了半个世纪的情缘。无论身居何处,也不分高贵贫贱,一条无形的、温馨的纽带始终牵挂着彼此。今天,当“思念”变成了握手,变成了拥抱,变成了絮叨,怎不叫人心潮激荡,热泪盈眶!二是珍惜。想当年,我们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经过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如今都已到古稀之年,人生旅途所剩站点不多,当须十分珍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用“读书看报,增知益智;琴棋书画,陶冶情操;河边垂钓,休身养性;音乐舞蹈,快乐生活;太极慢跑,强身健体;麻将掼蛋,预防痴呆;旅游度假,放松心情;诗文交流,取长补短;电话微信,嘘寒问暖;三五小聚,畅叙友情”这十句话,勉励大家结合实际,妥善安排生活,让自己晚年活得健康,过得精彩。

  午宴丰盛,菜好酒香。边尝边聊,情绪高涨;频频举杯,互祝安康。下午的会场气氛越发热烈。师生们笑逐颜开,纷纷合影留念。集体照、班级照、师生照、战友照、同乡照、发小照……不一而足,康健快乐的身影都被装进了手机。

  联欢环节,贺语切切,诗意浓浓,歌声回荡。远在异国他乡未能参加聚会的唐达林、王荣发和刘菊美等同学,发来视频,致敬老师,问候同学,祝贺聚会成功。朱林、唐明松、陈志林、贾永贞、吴同景、郭益山、张永福等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置身聚会现场,也通过微信或电话表达思念之情,祝贺老师和同学们相聚快乐。张宗庆、周长杰等同学诵读诗词,抒情畅想。孟国富、武圣平等同学发表感言,情深意切。祁友余、刘希玲、高国宝等同学激情放歌,惜今怀旧。徐治平、武圣平、王亿森、常本富、张茂华、朱玉生、严政、张茂书、高国宝、朱马林、周长杰、张文馥、李剑冲等驻过军营的同学,高歌一曲《打靶归来》,将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半个世纪后的聚会在全场合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嘹亮歌声中结束。再过二十年?太久太久。那是借用的歌词,不是我们所要的时段。迟迟不肯散去的同学们,期盼着一年、两年后再聚首,留下了一串串不舍的思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