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友秦泉老师的相册里,读到了王小波先生的语录体文本《我要爱,要生活》,洋洋洒洒一百零三条,充满了哲思的火花,时代的印记,洒脱不羁,皆为坦诚、肺腑之言,琐屑而睿智。不禁做了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已经成为习惯。今选录一些(加【】号的,是先生的原文,余下是我的心得。),愿与大家共享。
1、【我要爱,要生活,要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很多人不要爱,不要生活,只要钱,未免太可怜、可悲吧。诸君要上凌烟阁,只要名誉不要钱。可能是老黄历了,但是生活中、生命里不能全是铜臭的味道吧,这样还不得熏死。如此再多的金银财宝还有什么用?珍惜爱,珍惜生活,就是珍爱自我的过程,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的滋养,要是达到灵魂的高度,岂不是更有意义!
2、【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为重要。】知识就是通过思维方式来解决人生问题的,而且首先得解决个人问题;个人问题不能解决,如何走出家门,面对世界。而道德精英往往有粉饰和伪装之嫌,金身之下其实是泥胎,时空之鞭会把他打回原形的。只要符合普世价值观,不违背伦理、律法,何必悲守穷庐,装模作样哪,偶像是容不得沾染人间烟火,且高处不胜寒。
3、【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人性的自私就像人性中的善和恶一样,是生来具有的,体现在人体上,只是和公义所占的比例轻重而已。没有严密的监督和惩罚制度,监守自盗再正常不过的了。道德的约束力很单薄,甚至不如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坚固。承认人性之善,就要看清人性之恶。威权政治,从来不会产生平权社会。
4、【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社会和家长谁不知道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之重,已经亚历山大,但还是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除了孩子在学校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外,还得剥夺孩子的一切可以剥夺的时间,参加一个又一个的莫名其妙的的培训、学习活动等。把本来好好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美妙学习过程,生生变成了味同嚼蜡的苍白的机械的灌输机制,本来活泼、灵动如同天光云影自然的学子,生生教育成蠢驴木马,而且自私、残忍、怯懦、冲动。只要功利教育不灭,正常的人性就会扭曲变形。功利之花必然结出功利之果,人性的黑暗就会被复制、放大。
5、【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学校教育就是抓安全、抓成绩、抓升学率、抓排名靠前,就是忽略抓做一个常人的文化教育。好像每一位学生出了学校大门,都会成为栋梁之才,怎么能会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哪?不是上了许多年学吗?即便不能说满腹经纶,至少也得知书达理吧?一种说法,文化是对武化而言的,谈判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方式。既然能坐下来,商讨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何必冲突伤残流血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武与文相对,武,从字形上看,一个止,一个戈,但绝对不是什么”以暴制暴“的意思,《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这样释”武“:是维护仁义、和平的实力。以任何理由发起的干戈,都是暴力行为,是蔑武、灭武所为。没有文化,就剩下了武化,太可怕了。有人拼命挣钱,拼命跻身于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忽略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6、【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无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面对障碍、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计后果的蛮干。怎么能束手无策呢?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一条不通就否定所有的通往罗马的路径哪!一些人,遇到棘手的问题,脑子一热就冲了上去,等恶果结出,才后怕,还有什么用。王小波说,【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专为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的,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因此理智,是一切知识分子的生命线。】
7、【不管社会怎样,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孝经》在就告诉我们: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孔子也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对自己负责,社会才能对你负责。有些时候,澄清事实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诵读丹麦王子的话吧: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
8、【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有诗意的世界。】诗意的世界并非遥不可及,其实就在咱们身边。再苦,也要露出一点笑容,哪怕是言不由衷的,哪怕只是龇龇牙;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喝一杯茶,赏一朵花;再累、再凄凉,也要抱一抱自己的肩膀;再难、再穷途末路,也要抬头看看天。当然能”红袖添香夜读书,青衫点墨晨画竹“,”雪落竹林玉蝶舞,雨打芭蕉乱读书“更妙。
9、【要努力做事,拼命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看看肖申克吧,他不动神色到底做了多少工作,才挖通了通往自由的地道,最终逃出冤狱。但愿任何人再也没有类似肖申克的冤屈,但愿人人具有肖申克的生存理念。怨天尤人有什么用,寻死觅活正好成全了对手,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救星,无论何时何地。
10、【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的约束下,自觉自愿的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需要满足之后,就让大家都得会儿消停。】特别欣赏英国的下午茶,就是在欧洲战争的时候,当圣诞节来临了,坚守阵地的敌对士兵相互走出战壕去对方的阵地碰杯,过完圣诞节再开战。约翰。济慈说:一生中,所享受过的最大快乐,就是观察花卉的生长。
不知生从何来,死将何往,我时时盼望自己全心全意,紧随着理想的召唤。事实上,亲爱的读者,除了墓地和正直的生命,命运不会将我们带向其他任何地方。既然如此,在春花如潮、春光如海的四月里,认真工作之余,刮风下雨之际,读读书,喝喝茶、写几个字;天朗气清时,走向田野,走向公园,看百花烂漫,看佳木成行,是多么的幸福,感到自己不曾辜负良辰美景,活得踏实自然。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不羡慕谁,不嘲笑谁。
文字一盏灯,心便是一束照亮人间的光。读书人,不是只读书,而是从书本上学到那种气概与精神。读书人最自豪的事情,莫过于不低下勇敢而高贵的头颅。
一个人最高的风雅是恪守内心的尊严,真正的精神贵族,既不迁就自己,也不会迁就别人,更不迁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