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董存瑞  英雄壮举   英雄质疑  英雄精神

一、伟大壮举

电影《董存瑞》:

赵连长:现在,我们必须立刻攻占隆化中学!

董存瑞:请首长立刻下命令!

赵连长:命令好下,问题是要同志们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董存瑞:要是完不成任务,不回来见你!

赵连长:要回,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是党对你们的信任。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二、“猪油蒙心”

 在2006年,电影《董存瑞》导演在一篇电影杂志文章中这样阐述道:

董存瑞牺牲后,并没有马上评为烈士,只是派人去通知他家人董存瑞牺牲了。关键是,当时谁也没有亲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经过。董存瑞托举炸药包极有可能是推测出来的。

这下可让董存瑞的老战友们坐不住了,令他们无比痛心,这可是质疑董存瑞牺牲真相,怎可让英雄蒙冤?于是八九十岁的他们站了出来,力证董存瑞牺牲的真相!为英雄正名。2006年,王万发和郅顺义都去世了。然而,当年解放隆化战役的宋兆田(董存瑞部队营指导员)和程抟九(董存瑞连队一起进攻的师政治部干事)还健在,他们也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牺牲炸毁碉堡的场景。董存瑞牺牲时,程抟九和郅顺义是距离董存瑞最近的两个战友。解放隆化的部队是第四野战军在战斗前成立的第11纵队,程抟九时任32师政治部宣传干事。

程抟九回忆,当时他印象深刻的是两位优秀的战士,一位叫李振德,一位叫董存瑞。没想到,仅仅一周后,两人就在解放隆化之战中阵亡。

郅顺义讲述董存瑞炸碉堡过程:董存瑞腿部受伤,一瘸一拐地向南走了几步,走到桥形碉堡的三分之二处。董存瑞跛着脚,将炸药包用左手托起,顶在碉堡上,然后拉动引线。根据郅顺义的回忆,他看到董存瑞举起炸药包,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立即跳起来向董存瑞跑去,董存瑞边上连长白福贵撕心裂肺的那一声:“董存瑞!” 爆炸声,这是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砖石碎片和浓烟飞向空中数十米。程抟九分明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颤抖。董存瑞牺牲后,十一纵队追认他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冀热察行政公署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英雄壮举,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树立了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正如朱德总司令的那句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董存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甚至还有大学的教授鼓噪,我们要跳出“历史悲情”,“摆脱仇恨教育”。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们的敌人他们跳出了吗?摆脱了吗?从1918年开始,日军就大肆入侵我国,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很多时候日军都展现出了毫无人性的一面,大肆屠杀普通老百姓,甚至用俘虏来练刺刀,几天之内就杀死了6万多战俘。尤其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事件”遇难者达30万之多,甚至更多。可是我们的敌人对待侵华的态度一直都毫无悔过之意,甚至还有时引以为豪。而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即是如此:否认、捏造、篡改。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而不是所谓的去跳出、摆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当我们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冲上去的总是人民子弟兵,从上世纪到现在,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一步,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见不得他们好,非要用他们那种被猪油蒙了的心去衡量先辈的伟大。 列宁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了革命的历史,背叛了革命的先烈,你说这种人是什么人?且董存瑞生前屡立战功,成为英雄绝非偶然。董存瑞生前所在连队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第32师第96团第6连,他是6连6班班长,6班被上级授予“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他本人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称号。在不到3年时间里,董存瑞参加战斗110余次,与战友一起歼敌800余人,俘敌40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

所以先烈的英雄事迹应被人们永远铭记,战争结束后,中国的领导经商议设立了先烈纪念日,并为这些英勇的战士们修建了烈士陵园,以供人们缅怀。中华民族崇敬英雄,也是对坚持正义,反抗侵略压迫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的追求。如果一个民族不缅怀英雄,崇敬英雄,那么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前进,没有希望。


三、讲好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

和平年代,英雄是历史财富,更是精神火种。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日常生活的一声问候、遇到问题时的迅速解决、文艺创作时的用心用情……只有把崇尚转化为行动,落实在每一个细节里,我们才能真正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精神、传递真情,在崇尚英雄的观念指引下,孕育更多新英雄。每当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就会想到那是成千上万的烈士用鲜血染成。看今朝,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就会想到那是无数英雄模范用炽热的爱国情共同谱写新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长征,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它能激发我们每个人的爱国热情,把爱国主义的种子埋在内心深处,厚植爱国情怀。同时,我们要树立崇尚英雄的鲜明导向,让英雄情怀深深融入血脉。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要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唱响新时代英雄赞歌,培塑新时代英雄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播正能量、打造精气神。

英雄是时代的丰碑、是民族的脊梁、是精神的旗帜、是前进的路标,英雄属于时代,也属于人民。英雄是榜样、是标杆。我们赞美英雄,崇拜英雄,就是要学习英雄的榜样,发扬英雄的精神,以英雄精神为指引,凝聚起新时代的奋斗力量。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央广网北京2021年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之声特别专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2、银河悦读网。 罗援:为了新中国,冲啊!——《百面战旗红》“董存瑞班”

3、西南商报社(福宝镇 周国明)

4、党建网:《党建》杂志社 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