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的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

 

关键词:过程 人格 时代

 序言:《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所在的时代背景是1915年,这一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而也是袁世凯当上中国大总统的第二年。从被迫签订“二十一条”等可以看出:我们的近代史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史,先辈们用百年屈辱和鲜血换来的教训和和平,实在是太珍贵了,因此我们需要正视我们这段充满血泪的近代史,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觉醒年代》电视剧反映的正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启蒙的结果,它们使蒙昧的人们觉醒,知道自己的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知道自强以求富、自强以求独立,为追求自由而奋不顾身,打出解放全人类的口号,社会主义革命铺天盖地而来。

与其说是一个结果,不如说是一个过程,像是影视剧里陈独秀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不仅要推掉那所房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挖掉其腐朽的根源,来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用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来武装我们的青年,怎么武装,大家都在探索。” 现在的我们看过往的历史,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适合中国的道路、正确的道路,那是先辈以身践行探索,在黑暗中碰壁以至头破血流,终其一生才能得出的结论。救国之路上同探索,亦有百家争鸣之趋势,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救中国。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我爱我的国,不因为他不可爱了,我就不爱了。”这也是当年先辈们放弃海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奔赴回国的坚定信念之体现。

《狂人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当时的“吃人”的封建礼教到底是什么,剧里面有这样一些场景:鲁迅先生有位同乡名为杨开铭,是师范毕业的一位文化人,只因在当老师教书期间,时常接济乡里的一个寡妇,但时间长了后总是遭人非议。有一次,杨开铭不慎趴在寡妇家的桌上睡着了,被寡妇的族人知道后,寡妇被族长按照族规处置,活活给沉塘了。大街上,被当众斩首的革命者身边,围着一群穷苦的百姓,他们对此习以为常,只殷切地期盼着革命者流下的鲜血——那是治病的“良方”,官爷收着钱,老百姓蘸着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对于麻木的民众来说,不过是救命的药引子。民智未开,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这些逆来顺受、甘于穷命的百姓,一边接受着封建礼教的驯化,一边又成为了封建礼教的加害者,他们既被人“吃”,同时又在“吃人”。所以鲁迅拿起笔,“呐喊”着唤醒民众,竭力推广白话文,解决文盲问题:开启民智是第一步,告诉他们“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至今仍不失其特色,值得我们学习。

从这里不难看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唤醒。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辈们也正是以此展开启蒙。所以具体唤醒什么呢?唤醒人们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

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 正是先辈们一点一点的努力,民智逐渐开化,也为后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奠定了根基,为再后来实现真正的“庶民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身上有中国文人最自重最慈悲的责任和精神:“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为了人人都受教育,为了少有所教,老有所依。”这是一种大爱。

辜鸿铭教授更是在当时极大的鼓舞了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将心比心、以己及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当然日本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一种没有芬芳的花儿,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的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这段话不仅在当时很有意义,至于现在也是十分让人崇敬的,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国破家亡,那有什么民族自信,而这段话无疑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醒中国人骨子里的自豪感。

在论科学与民主中,陈独秀先生说:凡是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遗留,圣贤之垂教,社会之崇尚,皆不值得提倡。科学与民主是朝阳,过去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推倒老房子,可是你推到了这房子,那霉、那疮、那脓还依然藏在里面,长出来的还依然是腐朽的脏东西。所以,中国要强大,我们不仅要推掉那所房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挖掉其腐朽的根源。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总的来说,就是科学与民主,要造就一代新青年,唯有用可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我看来,这些话在当时简直是“大不敬”,而陈独秀先生毅然为之发言,教育的开拓性无疑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北大校长蔡元培讲: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这是自误啊。这在现在的大学里也是一样,多数人只为了那一纸文凭,不挂科即可,这不是体现教育的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也是一种警醒。

论道德与真理。正如影视剧所说:道德是变化的,真理是永恒的。这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别。道德有新旧之分,我们如果拿旧的道德来衡量心时代的行为,这个叫逆历史潮流而上的卫道者,所以守旧,就是失德。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责人的,道德是用来躬行实践的,不是在嘴里头空喊的。道德的要义是修身,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真理,追求好比炼狱,就像玄奘法师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样。陈独秀先生之所以创办《新青年》,来为病入膏肓的中国寻找一剂药方,这个才叫讲道德,讲大德。旧的道德土崩瓦解,新的风尚尚未形成,人们很容易无所适从,人心浮躁,道德失范呢,就在所难免了。他律如果没有法度的支持,自律就显得格外地重要,这个时候,蔡先生提倡进德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再论争取,其实争啊,它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求生存、求发展所得出的观念也好,道路也好,无不都是靠争得来的。对于当代青年也是一种启发,现如今社会上,道德绑架的事屡见不鲜,很多人往往陷入了一种精神内耗,这些话的教育意义也正当发挥其意义。

论公理与强权:公理必战胜强权。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倚仗自身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我们不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维护公理。一个人,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卫的强力,单指望公理昌明,仰仗人家饶恕和帮助的恩惠才能生存,这是何等卑弱无耻、不能自立的奴才。如今的社会风气呀,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污染。各位,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这更让人觉得: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启发人们,激发人们的内驱动力,所以好的教育不会因为时代更迭而褪色,只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其新的色彩。

《觉醒年代》中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时代中的急迫问题,却并不让任何一个思考者仓促地给出答案。剧中的他们常说: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重要和关键的历史时刻,容不得武断,也容不得犹豫,既要研究问题,更要研究主义。而如何以一己之思考去影响他人,影响更多的人,去改变时代,这便是思想的较量,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会带领我们当时的青年,农民打破当时的封建思想,带领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不应该只要结论,我们更应该清楚探索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的教育、党史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觉醒年代》用真真切切地把历史还原——真理如何穿越山海、魑魅魍魉的重重阻碍,拨云见日地来到我们面前,先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声浪中慧眼识珠,拥抱真理。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笃信中国今日之道路,笃信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成为有信仰、有理想、有主义的青年。

鲁迅先生在《热风》的有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觉醒年代》给我们青年的启示,的确便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不断接过前人手中的火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虽然我的力量很微小,但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在李大钊先生27岁正是“青春”的年纪,他写下《青春》一文。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时代。在长城之上,一群中国青年高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以青春造福国家、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鸿鹄之志。李大钊等革命先辈在日常教学中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恰恰说明了一件事:老师们面对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将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我们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取舍,在理想信念中的追求,在面对不断更新变化时做出选择,不仅需要去担当和坚守,还需要有高贵的信仰之光照亮内心。

结论:教学应该是鲜活的而非符号的。“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这部剧的导演张永新说,他想让《觉醒年代》既堂堂正正又可亲可感,唯有用最朴素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最平实的视角和观众共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呈现的。尽管题材宏大,但观看过程中我们丝毫察觉不到枯燥或生硬,因为剧情的呈现非常“生活化”——从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打开一个个小的切口,通过时局中相关人物的表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景象。它就像是一部现代文学史,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容易为年轻观众接受。生活化的剧情,也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可感,消除时代的壁垒,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能感知到革命先辈们的心路历程。教育也是一样,正如光明日报中所说: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学生的活力源于教师、源于课堂、源于校园,学生的兴趣和灵性,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把时代的活力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张扬见解,激发潜能,或许是老师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引用文章:鲁迅《狂人日记》《热风》李大钊《青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