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又读了一遍《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对其中记载的许多故事有了新的认识,有九个方面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孔子不是一般人

说他不一般,是源于鲁国大夫孟釐子在病危之时,对他的儿子孟懿子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他了解到孔子的先祖本来可以继位做宋国国君的,由于他先祖的高风亮节,把国君这个重要位置让给了他的弟弟厉公。一般来说,这样家庭的后代,虽不一定有人当大官,但一定会有人当大家。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二、孔子不仅很有能力,还很有见识

你看他从小就没了父亲,生活在贫困家庭,加上长得不怎么样,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等到他长大后,便在季氏的手下谋了个小差事。尽管这个职位很低,但他却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无论是数据统计,还是管理放牧,不仅都能做到准确无误;还能使牧养的牛马越来越多。因此不到30岁就当上了正部级的高官。有一年,齐景公和齐相晏婴来鲁国访问时,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了一个令他百思不解的问题即:“以前秦穆公的国家很小,地方又偏僻,为什么他能称霸天下呢?”孔子听后说:“秦国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也比较偏僻。但秦穆公不是一般人,他想拥有的是整个天下。特别是他善于用能人,你看百里奚明明就是一个囚犯,但由于百里奚很有能力,秦穆公听说后和百里奚谈论了三天,之后就果断地任命他当大官。秦国这样做说称霸那是说小了,就是称王也可以”。景公听后很高兴,认为孔子说的好。

三、孔子不仅很有学问,还深不可测

举例来说,季桓子挖井时挖到一只瓦罐,里面有一只像羊一样的东西,对孔子说“这是狗。”而孔子说:“不对,根据我的了解,那是一只羊”。还有,吴国攻伐越国时,得到了很长的一截骨头。不知道它是谁的?于是派出使者来请教孔子,孔子看了以后说:“这是防风氏的骨头”。使者又问了几个问题,孔子都一一回答了。使者说:“您真了不起!”对此,颜回也有这样的感叹:“老师的学问,就像一座高山让我仰望无比,越深入钻研,越觉它坚实深厚。看着它好像是在我的前面,忽然间它又跑到我的后面了。老师总是这样善于循序渐进地教导我,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思想,用礼仪约束我的行为。即便我想停止学习也办不到。我已经竭尽了我的全部才能,似乎有所收获,可总觉得老师的学问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四、孔子不仅教学有方,还因材施教,拨云睹日

在课堂上,如果孔子讲的内容弟子理解不了,他就不去启发他;如果弟子说不清楚,孔子就不去告诉正确的答案;如果弟子不能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孔子就不再教给弟子更多的东西。

如在《论语》之《八佾第三》一文中,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又如在《论语》之《公冶长第五》一文中记载的弟子宰予白天睡大觉一事。孔子说:“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之墙不能再粉刷了。我对宰予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接着他又说:“以前我对于人,听他怎么说就相信他会怎么做;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对我来说是宰予让我有了这样的认识改变。”

五、孔子不仅求精求深,还心无旁鹜

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他跟师襄子学琴上。他在学会一曲后,十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学习下一首曲子了”。孔子以“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已习其数,“丘未得其志也”。已习其志,“丘未得其为人也”和“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正是由于孔子具有这种锲而不舍和求精求深的学习精神,才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学问家和大教育家。此外,这一点还体现在他在齐国学听到了《韶》的乐曲后,非常喜欢,竟然陶醉得一连三个月都不知道肉是啥味道。因此,齐国人都很称赞孔子的这种十分投入的学习态度。是“学之弗能弗措也;问之弗知弗措也;思之弗得弗措也;辨之弗明弗措也;行之弗笃弗措也”的光辉典范。

六、孔子不仅很不得志,还颠沛流离

孔子虽然很有学问,很有能力,但由于他生不逢时,无论是在鲁国做官,还是去齐国给齐景公做咨询,还是要被楚昭王重用等,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都被那些私利很重的小人阻止和反对过。此外,孔子在50多岁时离开鲁国,在卫国、陈国、曹国、宋国、郑国和蔡国等国前后流浪了十四年。期间,差点被杀死,差点被饿死。被当地百姓形容为“丧家狗”。可见日子过得之艰难。

七、孔子看问题不仅很深刻,还很系统

一是表现在他在卫国由于得不到卫灵公的任用,打算西行到晋国去见主政大臣赵简子。当他走到黄河边时,听说投靠赵简子的窦鸣犊和舜华这两位十分贤能的人被赵简子杀了,就决定不去晋国了。子贡问他为什么要改变主意?孔子说,你看赵简子没有掌权的时候求贤若渴,一旦小人得志,就诛杀贤能。这是什么行为呢?这是竭泽而渔呀!就好像剖腹取胎和捣毁巢窠一样只顾眼前利益。这样的人跟着他会很危险的。于是赶紧返回卫都,寄居于蘧伯玉家。

二是表现在卫出公辄想请孔子出来治理国政。弟子子路问孔子:“首先应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先端正名分。”子路不解问:“哪有这样的治理国政呢?”孔子说:“如果名分不正的话,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事情就不成功;事情不成功,礼乐就不振兴;礼乐不振兴,刑罚就不准确;刑罚不准确,百姓就会感到无所措手足了。因此说君子做事必须符合名分,言语必须可以实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语,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八、孔子不仅很谦虚,还不耻下问

众所周知,孔子除了曾被项橐三难过和被两小儿辩日难倒之外,还对自己在陈蔡之间的不幸遭遇十分苦恼,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给自己带来了这么的困难。于是分别对子路、子贡和颜回提出了“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这个让他十分不解的问题。尽管子路、子贡和颜回各自的回答都不一样,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一是很谦虚,二是不耻下问。三是他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神。

九、孔子不仅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还很看重自己的名声

他基本上不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是十分忧虑当地有许多人不去重视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去重视研讨正经的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不能马上去做;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去改正等等之社会诸多问题。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表明心迹的话即,“我最痛恨的是死后而名声不被世上称颂。我的主张不能推行,我用什么东西留给后世呢?”于是,他为了纠正当代不合于礼乐的制度和希望推广英明君王的仁政。决定重新撰写《春秋》,该写的写,该删的删,文笔之精炼,就连当时十分擅长文学的子夏等弟子也不能从中增删一个字。对此,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对《春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春秋》是“礼义之大宗”。事实上,孔子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正如太史公在文后的精彩点评:自古以来,天下上至君王下至有名的人,有很多很多,这些人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一切都完了。什么都没留下来。而孔子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却对后代有这么大的影响,不仅学者们尊崇他。天子王侯都十分看重他。由此可见,孔子真不是一般人,简直就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圣人。

重读《孔子世家》,除了几点真实感想,故事还很多。如孔子兼任盟会司仪时,对齐国不合礼仪的表演痛加贬斥,对鲁定公提出的拆城建议和代理国相后的政绩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例举评论了。

由于孔子的名气特别大,我曾在2015年9月3日与爱人和孩子专程驱车前往曲阜,想通过实地瞻仰孔庙和孔府,来近距离了解和接受这位儒家文化鼻祖的生平与熏陶。在实际参观过程中,实话直说,我感觉孔子也不过如此。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我认为孔子所说的话我们人人都能说,都会说。但不同的是由于我们没有他那么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特殊阅历和深刻思考,故对生活感受既不是很深,也不系统。故很难在思想上和文化上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和深度。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他并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我们应当在继承古圣先贤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着眼于当下影响社会、国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而去提出适用于解决这个时代基本矛盾所需要的新思想和新理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