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一首名歌《在太行山上》,唱得抗日男儿热血沸腾,我直到今天都时时想吟唱高歌。但太行也有一个天生弱点:缺水,太缺水,缺到没有到过太行山的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从山西左权向河北涉县进发时,越野车总在干涸的河滩里爬行,几十里山路,几十里河滩,满眼都是圆滚滚、光秃秃的大小石头。

  太行山,给人们的印象是山高谷深,巍峨险峻。而进入涉县境内就不同了,一条清漳河蜿蜒流淌,与左权风光不同,景物不同,甚至连村名都不同。桃城,温村、长乐、赤岸(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司令部驻地)、弹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地)、悬钟……都十分文雅。我请教沿途村中长者,这些村名是何人何时起的?都说不记得,只说老辈子就这么叫。这也许就是一种地名文化。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寻访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1664977011656837.jpg  旧址位于涉县赤岸村中央,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四合院组成。下院院里设置了司令部会议室、一二九师办公室、刘伯承师长宿办室、李达参谋长宿办室、警卫员宿舍、机要室等,还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

  上院设置有一二九师军政办公室,太行区党委书记、太行军区政委李雪峰的宿办室和房东民宿。

  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五间原为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刘邓首长就在这里指挥了大小战役3100多次,抗击歼灭40万日伪军,收复了198个县城。

  现在,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已改设为太行木刻版画展室,里面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它再现了当年太行军民在艰苦岁月中抗击敌顽的斗争生活。北房五间为刘师长宿舍,东房三间为邓政委宿舍,西房三间为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宿办室。

  穿过后院南小门,有司令部的防空洞,洞深9米,里面潮湿阴暗,是当年师首长预防敌机轰炸的窑洞。

  从1940年12月一二九师迁驻此地到1945年12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中央局,一二九师离开赤岸,一二九师首长们在此居住整整五年,其间,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征北战,指挥若定,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历史丰碑耸立在将军岭。1945年12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中央局离开涉县。至此,一二九师完成了在涉县驻扎的历史使命。

  1986年10月,刘伯承元帅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部分骨灰由其子女护送到涉县,安放在涉县赤岸村北,距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约100米处的庙坡山上。


1664977077686701.jpg  现在,庙坡山已经改造成了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的将军岭。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元帅、徐向前元帅、李达将军、黄镇将军、王新亭将军、袁子钦将军六位将帅的灵骨,灵骨安放处还建有将军雕像和纪念碑。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在将军岭,许多数字都与129有关联。从岭下登上129级石砌台阶,是刘伯承元帅纪念亭。纪念亭占地180平方米,檐下悬邓小平题写的“刘伯承元帅纪念亭”匾额。亭中央立花岗岩质刘伯承坐像,左右两侧各立卧碑一块,分别镌刻中央领导人为刘伯承元帅撰写的悼词和生平。黄镇和李达塑像分别建于亭后两侧的石砌台基上,李达墓地后面是王新亭上将的墓地。

  出纪念亭,穿过一片松林,往上登129个台阶就到徐向前元帅纪念亭。从徐向前元帅的墓地再往上登129个台阶就到达了将军岭的顶部,矗立着邓小平同志的全身雕像。四周群山环抱,万壑松涛,风景十分秀丽。

  太行山深处,叫做赤岸的这个小山村,其实本身没有多少神秘,永远闪耀光辉的是共产党人身上那种无私无畏的革命者的气概,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上那种舍生取义的奋斗者的意志;是纯粹的布尔什维克身上那种爱护人民,体恤人民,把人民视为衣食父母的伟大的人性光华。

  我离开了赤岸村,接着又继续向西步行1.5公里,来到了原129师政治部所在地的,一个叫王堡的村子。在这里我瞻仰了129师政治部依然保存较为完好的礼堂。只是,它有些年久失修破败了,和赤岸比起来,简直有些寒酸。赤岸到王堡的路也很不好走。看来,如何保护革命遗址纪念地的路,还很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