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庆节当天,一场久违了的秋雨,淅淅沥沥一整天,浇透了洪洞南垣成千上万亩干涸的土地,为即将开始的春小麦播种,蓄足了墒情。

      吃过午饭,年逾六旬的文学爱好者高师傅突然打来电话,说乡土作家郑友呆老师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坐。于是冒着连绵不绝的中雨,我俩驾车赶赴甘亭镇辖区村容村貌最好的一个小村落——李村(现已与侯建村合并成团结村)。

      柿黄榴红满枝头,路宽巷直淳朴风。顾不上欣赏村中的美景,我俩就一路小跑,趟着顺街巷急窜的雨水跑进早已迎在门口的郑友呆老师的院子里。

      走进北房,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墙壁上挂着插满照片的几个镜框。我仔细一看,站在面前的郑老师个子不高,面目清瘦,鬓角斑白,但是说话底气十足,精神状态饱满。

      坐定后,喝着浓酽的大叶茶水,我们从挂在墙上的一幅1994年临摹张大千的画作开始,聊起来郑老师坎坷不平的文创之旅。

      地处平川的李村是一个不足千人(769口)的小村,以李姓为主,异姓有郭、马、候、白、黄、郑、牛等8个,建国前全村只有100多口人。当年划分村落时,因不达政府规定的25户的建村标准,就临时归入北羊村,名字就叫“北羊李村”。郑老师出生于1953年,小学文化程度。记得1966年的秋季,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14岁的他就辍学进了生产队,变成一个为家里挣工分的小男人。

      那时的友呆老师,心里怀揣有许多个梦想。但他最喜欢画画,经常是拿上一只铅笔去画,画自然风光,画农事农具,画人物百鸟,而且一路坚持下来,画啥像啥,素描方面小有所成。

      可是,后来他又犯了难。自己特别想继续在绘画的道路上发展,但面对昂贵的油彩、画笔,他望而却步了,因为当时家庭非常拮据,平日连买酱油醋的钱都紧张,更别说有钱买绘画用品了。再后来,通过慎重思考,他就决定以本村发小李宝玉为榜样,转变方向去搞文学写作,慢慢的,他就与诗文成了好朋友。

      白天,他就忙于生产劳动;晚上,他独自挑灯夜战,苦读《小说月报》等文学读物,一心一意写小说。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甚至还报名参加了鸭绿江函授文学创作班,经常把自己的习作邮寄过去,接受专业老师的评点与指导,就这样,他坚持学习了二年。

      友呆老师至今清晰地记得,当年的《临汾地区报》农村版登载刊发了自己的处女作,一个七百多字的稿件,就拿到30多元的稿费。从此,他的写作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可是,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坎坎坷坷。待到他结婚生子之后,家庭负担那是越来越重,老婆的怨气也是越来越多。无奈之下,友呆老师只能忍痛割爱,暂时放弃了自己的文创爱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咱的命运不佳,一件事往往每到一个节点,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掉了链子。据他说,十年前,县作协就曾给他安排过一次出书的计划;可是,自己远在河北创业的老二,恳请父亲过去帮忙照看孩子,所以,一次难得的出书机会又这样擦肩而过了。

      在疲于生计的那段岁月,友呆老师遍尝了人间疾苦。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有一个闪光点,那就是“遇事有个缠劲儿”,或者说,就是一股子永不服输的精气神。

      年已古稀的他,至今清晰的记得上小学时,苏堡有个挑着货郎担的游贩,名叫有娃,擅于吹糖人,那糖䩈只要一经其手,吹出来的各种动物人物,形象立马惟妙惟肖。有娃还凭借一口流利的“表快板”的技巧,招来层层围观群众,促销自己吹糖人的生意。

      所以,天赋异禀的友呆老师,从小爱琢磨,善学习,还敢大胆尝试。二十多年间,拖家带口、重任在肩的友呆老师,卖过冰棍、学过剪纸、养过兔子、养过蘑菇,开过铺子,扎过笤帚、种过蔬菜……多少年,多种经营,他一直都在辛勤地跑路中。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那困苦的岁月里,三个孩子就这样,在父爱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也在父亲瘦小的身影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友呆老师说,他膝下共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打小就明白事理,经常帮父母到地里干些农活。家里当时喂着牛,他们三个就一人拿扶扎刀,一人刀下铷草,一人来回抱送青草。老二上高中那会儿,看到家里难以承担三个孩子上学的窘况,就毅然决然中断了自己的学业,远走他乡外出打工,还一直资助哥哥读本读研,帮助妹妹顺利考取大学。那些年,懂事的老二的确实帮了父亲不少,大大减轻了老父亲抗在肩头的重负。友呆老师说,这三个孩子从小就没有拌过嘴、说过脏话,而且相互之间团结友爱。如今老大49岁,老二47岁,女儿41岁,年纪都这么大了,但兄弟俩只要提起妹妹,还一口一句称她叫“娃”,兄友弟恭、孝悌忠义的淳朴家风在这个家里显得特别的浓郁。

      友呆老师就这样寒来暑往,砥砺奋进,直至半百之龄的本世纪初,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无牵挂时,他才又重拾当年的文学梦想,再次踏上文学创作之路。正是因为他的执着追求,他的初心不改,加之不懈的努力,才终于迎来属于自己老树逢春的文学春天,才最终收获二十多年之后的硕果累累。2020年的金秋十月,在全国乡村作家认证活动中,时年已68岁的郑友呆当之无愧地被认证为“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

      友呆老师说,平时在村里,只要谁家有事,需要编写对联,写东西,他都会欣然应允。甚至邻村人只要提出来,他也会尽己所能。譬如,报告文学《好人孔繁荣》就是为东孔村致富不忘乡、亲乐于做慈善事业的带头人而写。另外,村里面若需要出人出力的事,他都会不计报酬,义无反顾。2019年9月出版的《甘亭镇志》一书中李村版块,就是由郑友呆老师亲自编写完成的。

      友呆老师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也是一位扎实的乡村文学作家,虽然他仅有小学文化程度,跟农村、农民、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他有梦想,有目标,有志气,善学习,喜观察,勤动笔。在自己的农民人生中,咬定方向,矢志不移,勇毅而行。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得真快。期间,友呆老师还与我俩饶有兴致地切磋了写作技巧,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喜悦、兴奋、满足,毫不遮掩地写在了一位古稀老人布满沧桑的脸上。

      最后,他还一再表达了对县作协和李村村委会的感激之情,因为有了来自于县、村的大力支持,今年,友呆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文创努力,就要付梓出版了,书名就叫《友呆文集》。这部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游记、小说、报告文学、杂感等各种文体。汇集了七十多篇(首)近十万字的作品。相信不久,《友呆文集》这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小册子将会呈献在广大读者面前。

       正如洪洞县作协副主席刘奇康先生为此书序言所说,“纵观友呆老师的作品,诗歌朴实而不奢华,散文描述细腻而不夸张,游记详尽而又全面,小说以小见大而颇有深意,虽没有专业作家的风范,但却凝聚了他的心血,表现了他的追求,展示了他的才华。他的勤奋好学,他的执着追求,他的一腔热血,最后造就了一位年已古稀的中国乡村作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