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曲艺术界有一句行话,叫作“一棵菜。”

一棵菜,指的是在演出一台戏的过程中,全体演职人员包括演员、乐队、舞美、灯光等,不分主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严密配合地演好一台戏。这里强调的是,戏曲演出无论是大戏、小戏,无论是本戏还是折子戏,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需要这种全体人员精诚合作的精神。所以,这种精神在戏曲艺术界又被称之为“一棵菜精神”。

我们把这个“一棵菜精神”运用到整个社会去观察之,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团结是成功的基石,胜利的保证。

一个民族需要团结。团结是成功的基石,胜利的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样一个论断。有一首产生于当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老歌叫《团结就是力量》,每当演唱它的时候,无论是演唱者还是聆听者,都会紧握双拳,热血沸腾。当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许多文艺工作者按照毛主席倡导的革命文艺要“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基本精神,结合当时解放区开展的生产自救、减租减息运动,西北战地服务团创作了一部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平时演唱的这首歌,就是这部歌剧的幕终曲。这首歌曲情绪慷慨激昂,气势雄壮有力,以朗朗上口的歌词、铿锵有力的节奏,体现了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八路军和老百姓团结一致,奋勇抵抗日寇侵略的决心。它极具鼓动性,也充满着说理性。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号召并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一致对敌。在统一战线这样一个大阵营里,不分民族、阶层,不分党派、宗教,工、农、学、兵、商,各行各业以及海外侨胞,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能行风的行风,能行雨的行雨,汇集成了势不可挡的抗战洪流,终于赶走了日寇侵略者。

一个国家需要团结。国家内部的团结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前提,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基本手段,是推进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多民族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奋斗史。我国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了战国七雄,七国争雄的局面开始形成。后来,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奴隶制国家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韩、赵、魏等六国为什么被秦国消灭?历史上的贾谊、杜牧、苏洵、苏辙等都对六国之灭亡有过论述,更有现代史学家研究其历史,剖析灭亡原因,著书立说。按照史学家的结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灭亡于历史悠久,有的亡于分治制度,有的亡于人才流失,有的则亡于君主不作为……。这些灭亡的原因论,都是存在的,也不是单一的。仅以赵国为例,它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内乱,在十二代君主中,竟发生过十一次内乱。试想,一个内乱频发的国家,焉有不受到外敌的侵入?所以,国家内部的团结,是保持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家熟知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说明了国家内部安定团结的重要性。诸葛亮采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孟获心服口服,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稳固了大后方,才得以继续巩固和发展“三足鼎立”的局面,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进行北伐。如果没有国内团结稳定的局面,何以有后来的六出祁山、七次伐魏?

一个政党、一个团体、一个团队也需要团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证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团结统一,是基于共同理想的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如果党内出现或形成分裂势力,就会削弱党的领导,给党造成重大损失。张国焘分裂党中央,致使红军损失惨重,就是例证。所以,毛主席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国内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而要做到这一切,没有党的自身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个团体、团队内部的精诚团结也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

一个家庭也需要团结。“家和万事兴”是人们经常听到、经常讲到、经常议论到的一个话题。其意是说,家庭和睦才能诸事顺心,才能创造、培育出繁荣昌盛的局面。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多少年来,家庭不和受到外人欺辱、夫妻不睦引起第三者插足等事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故此这个话题便无须赘述。我们选用几句《天仙配》的唱词来品味品味,就不难体现出温馨和谐之美:“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因为有了同甘共苦这样和谐的前提,才能“比翼双飞在人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