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路,没有人替你决定方向,心中的梦,没有人替你去完成,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历练——题记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从小在这个县名叫于都的赣南小镇生活。于都,这是一个西汉古县、唢呐之乡,建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古时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这也是一个长征源头、红色圣地的地方,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发源地。

  在这片红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心怀信仰,战死沙场,为了什么?又为了谁?他们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解放,没有享受到一天的幸福,现在的中国富强起来了,我们更应怀念他们。当代的青少年,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保卫好、发展好革命的果实,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缘起“红飘带”

  我的祖父、父亲是于都人民医院的中医医生,父亲还是祖父的徒弟,所以,我从记事开始,我就居住生活在人民医院家属区里,那时我家就住在医院家属区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幢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00多平米。大概在那里住了有十年。

  长大后,我才知道这里是中共赣南省委旧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7月,为掩护和支持红军战略转移,以于都为中心成立了赣南省,中共赣南省委机关就驻扎在这里。省委下设了组织部、宣传部、白区工作部、妇女部。中共赣南省委成立后,在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积极领导和动员全省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配合红军作战,迅速开展扩红运动,发布了许多通令和指示,还不定期出版了机关刊物《赣南省委通讯》。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期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征调了大批挑伕,帮助红军运输物资器材,开展大规模的筹粮、筹款工作,有力地支援和掩护了中央红军在于都的顺利集结和出发长征。直至中央红军长征后,1934年11月,中共赣南省委才从县城这里迁往于都南部的利村和小溪。

  在读小学、中学时,我就读于城关小学和于都中学。每天早上和下午,在上学与放学路途中,我背着书包,经过县城北郊的何屋,这是一幢幽静神秘的民房,房子原来是一家何姓人的民房。房子比较宽敞,房子前后有小院,总共有三十多个房间,占地面积600多平米。那时,我看见何屋的院门上,挂有一个硕大的伟人头像像章,像章的正中是伟人,下面和周围是向日葵和麦穗图形。我知道,伟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但伟人在这里做什么、开展什么工作,学生时期的我不得而知。渐渐地,我了解了这段历史,伟人在这里深入于都城乡搞调查研究,召开贫苦工农座谈会,编写游击斗争手册等。1664187051975.jpeg  

书本上记载,1934年7月,为做好红军战略转移的各项准备,在于都成立了赣南省,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就驻扎在何屋这里。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下设内务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工农检查部、裁判部、政治保卫局等工作部门。具体领导于都、登贤、赣县、杨殷等四县和信康、南雄两块远殖游击区,组织苏区群众参军参战,筹集粮款物资,开展游击战争,掩护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长征后,1934年11月,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从县城南迁于都的利村和小溪。

  小时候,行走在旧址旧居,我仿佛经历了漫长岁月,感受着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我好像读懂了历史,因为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又似乎不太明白,认为这些不过是古老的东西,一切终将归于平静而已。

  问道“地方志”

  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了师范学校,先后在村小学校、乡镇政府、县直单位工作。新世纪这十多年来,我先后二次调入于都地方志办工作,由于工作使然,我热爱这方言、饮食、民间文化等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客家人的风俗习惯,热爱这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其客家人的传统器乐唢呐“公婆吹”和民间舞蹈甑笟舞、茶篮灯舞、珍珠粉制作技艺、客家擂茶等非遗传承。

  为进一步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记录于都县古村庄、传统村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进程,传播乡土文化,传承民风家风,引领乡风文明,让全县人民留住乡村记忆,铭记乡愁乡音,我开始拿起手中的笔,通过挖掘整理反映农耕文化和乡村社会发展的老物件、老技艺、老照片等,进行大量的文字编纂,记录乡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成为人们留住乡愁、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和乡风文明的重要方式。

  “昨夜深雪里,梅花一枝开。”随着我县地方志事业的方兴未艾,我撰写的方志论文和编纂的方志专著犹如支支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我先后撰写了《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以方志记载“祠堂”文化的探索——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等调研文章,并获得省、市地方志办表彰和奖励。如《江西地方志》杂志刊发的《地方志“于都现象”的启示》、《赣南日报》刊发的《走出“象牙塔”——于都县地方志办公室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等文章亦为志界瞩目。同时,我指导和完成出版了《于都县卫生计生志(第三部)》、《于都县疾病预防控制志》、《银坑镇志(第二部)》、《于都县司法志》、《于都县宗教场所志(第二部)》、《于都盘古茶志》、《于都县交通志(第三部)》、《宽田乡志(第二部)》、《于都县公安志(第二部)》、《于都县水利志(第二部)》等一批志书和年鉴。

  于是,我静下心来向地方志的前辈学习,学习他们那高尚的品德,学习他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无论003_副本.jpg是假日或夜晚,无论在办公室或居室,我都在伏案耕耘,或在图书馆阅读、档案室查阅。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过着简朴的生活,谱写着新的《陋室铭》,创造着一个雅静的治学环境,这就是对方志事业修志问道,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一直永无止境……


  圆梦长征源

  去年底,组织上将我调到了博物馆工作。对于文博工作,我是一个“门外汉”,文博、考古、讲解等等,我是一窍不通,没有办法,只有从头学起。

  于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里广褒田野、山川大地上,处处都是文物遗迹,博物馆是这座城市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渐渐地,我钟情于这片散落在乡村田野的古建筑、旧居旧址。我常常醉心于田野调查,而且疯狂地爱上了这里的老建筑,那宏伟壮观的古建筑,一门一窗、青砖黛瓦,那高大矗立的马头墙,那由鹅卵石铺就的深深小巷,体验古建筑的楚楚动人,通过微观视角品古韵,感受古建营造的无穷魅力,于方寸间感受庭院园林之美。

  我由一名方志者,到一名文博人,从文字的编纂,到实物的研究,这是一种角色的转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博物馆和纪念馆,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

  为传承红色基因,我走村入户,深入红军后代家中,挖掘革命烈士资料,上户做好资料实物收集、文稿撰写。一方面具体做好资料和实物收集,包括烈士证书、族谱、书信等资料及各种物件、遗物等整理工作,配上文字说明;另一方面做好文字撰写,通过走访烈士家属、了解烈士事迹,编写革命故事、人物传记。

  我走进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聆听有关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我知道了于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核心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是“新长征、再出发”伟大号令发出地,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19004_副本.jpg34年10月的赣南,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从于都河边出发,迈开双脚,历经艰险,在重兵追堵中一走二万五千里,走到陕北,走向民族救亡前线,走出中国革命新局面。

  我知道,这里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它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层是序馆主题浮雕,饱满的古铜色浮雕,富有节奏感的设计构图将红军渡河与百姓依依不舍的场景生动还原,远、中、近的布局,纵向空间感得到拓展,气势恢宏。二楼是主要展区共分为五个部分展示,展出200余件实物、40多件文物,直观展示了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整个陈列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VR、AR体验以及红色课堂为一体,更具吸引力、感召力和震撼力。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研学,成为重要红色研学基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集结于都,于10月17日至20日,先后从八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2019年5月20日,习总书记视察于都时,向全党全国发出了“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的时代号召。于都和“长征”深深地镌刻在一起,共同闪耀着永恒的历史光辉;我和博物馆也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挖掘记录无尽的载体轨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