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0年代末参军入伍时,正好赶上了人民解放军,每人每天吃着四毛五的伙食,却保卫着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时代。

  搁现在时四毛五分钱连碗米粥也买不着。但以当时的物价,每天四毛五的伙食费还是能保证战士吃饱的,就是没多少油水,不顶饿。每天每人这四毛五的伙食费,在部队当时能吃什么呢?

  我当时所在部队地处北方,当地是按照30%的细粮(大米、白面)、70%的粗粮(小米、玉米、高粱米)标准供应部队,部队主粮以粗粮为主。

  因此,各基层连队,基本都是这样:

  早餐:二米面发糕(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合)或玉米面窝窝头、咸菜;午餐:二米饭(大米少许,小米占多混合做的饭)、一个菜(有少许肉片);晚餐:主食重复早餐模式、一个菜。

  一个星期有两顿大米饭或纯白面面食,吃顿没肉的面条都是改善伙食了,我当新兵时所在的连队,曾创下70个人吃了100斤面粉做的面条的全团记录。吃肉菜包子简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吃上一个白面馒头能管几天好心情。

  那时,一顿吃十几个大肉包子,一两斤大米饭的战士时有传闻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全是肚子里缺少油水闹的。

  吃粗粮对于出生在北方的人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出在在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的人来说,是一道考验,并且要有很长的一个阶段适应。

  如果这些粮食是新粮口感可能还好点,但大部份都是“陈化粮”,与现在市面上的粗粮口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同年入伍的个别新兵,就因为不能适应这样的艰苦生活而当逃兵。

  连队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改善伙食,不过比较简单5、6个菜,偶尔会吃顿水饺。吃饺子大家自己包,以班为单位将定量的面、肉、菜、油等领回来,大家剁馅、揉面、书桌当面板,酒瓶等能滚动的长家伙式做擀面杖。

  大家都在争取下第一锅饺子,如果排在后面,经过多轮的熬煮,下饺子的水变成了面汤,后面下的饺子,装在碗里面的不会有一个完整。

  吃肉更是一种奢望,只有过年、过节连队杀猪时才能过一把馋瘾。也许有人会问,那时平时能吃到肉吗?告诉你,我们肉是天天能看到,也能天天闻到肉香,不过见到的是那红白相间白的有寸把厚,红的像纸片那般厚的肥膘肉,那是连队“上士”买给炊事班用来炼炒菜油用的,如果那一天,在菜盆里找到几块比纸厚不了多少的肉片,绝多比中了头彩都高兴。1663289150555841.png

  至于蔬菜,夏天和秋天还好,连队都有菜地,因此,能够吃上新鲜蔬菜,但地里的菜长得越好,伙食越差!为什么?地里有菜,就要把它吃掉,卖又卖不出几个钱,也不能扔了,这样我们只有把菜地里长的菜吃光为止。只是,最好吃的菜,天天吃,大家都烦。

  每年秋季大白菜收获的时候,这时连队把收下来的菜放到地边上晾晒,便于贮存。这些菜每天都要翻动一次,翻动完后掉下来的菜叶子收拾收拾洗吧洗吧,送到炊事班。大白菜剁馅,玉米面当皮,包成包子即当饭又当菜,几乎天天都吃,一直到大白菜冬贮入窖。

  春天和冬天,就基本上吃不到新鲜蔬菜了,每年一到秋令时节,部队就开始大量购买土豆、萝卜、白菜,准备冬贮。我们就靠这老三样度日,一直吃到春夏交替的时候。

  为了保证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能吃到新鲜蔬菜下市,所以要想法保管好这些当家菜,因此,入冬前各部队都非常重视蔬菜冬储冬藏工作,连队都要挖地窖储存,一点也不敢马虎。想起来真是心痛,我们团有一个连队因为挖储菜窖,发生事故造成两名战士失去生命。

  就这样每到星期天、节假日,全是吃两顿饭。目的就是节省伙食费。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逐渐展现,我国的国力也终于有了显著的提升,我军也终于:从能不能吃饱的问题,变成了能不能吃好的问题。

  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会议提出:全军要在两三年内实现“斤半加四两”的目标。即保证部队干部战士的伙食达到每人每天1斤半蔬菜1两肉、1两油、1两鱼禽蛋、1两豆制品。会议提出的“斤半加四两”这一口号,标志着部队伙食标准从能吃饱就行到要给战士吃好的转变,但是标准定下了,是不是真正能吃到战士嘴里。或者战士能不能真正吃好,不好一概而论了。

  而我恰恰在一个年度里体会了北、南两个军区两个基层连队的不同版本的“斤半加四两”,极大的反差,让我感慨至今难以释怀,如梗在心。

  未完待续


  

1663289694905474.jpg

  作者简介

  王云波,1979年12月入伍,1981年上军校,1983年毕业,历任三十八集团军一一二师高炮团排长,通信参谋,通信股长,1989年调连云港警备区工作,1993年转业。转业后就职连云港市税务局现退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