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师又一部儿歌集要出版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我国古代十分注重幼儿的启蒙教育。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就是“三百千”了,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般私塾“开蒙”则必先学这三种。另外再学就是《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文字蒙求》《增广贤文》《龙文鞭影》等初级读物。这些都算是儿童启蒙读物。每个私塾所教授的各不相同,但“三百千”却是几乎所有的私塾开蒙的必读书。

  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百千”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同样道理。

  儿歌(歌谣)是民众特别是孩子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性质上是通俗文化。它既是精英文化产生的前提,也是滋养精英文化发展的沃土。当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初,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以儿歌为代表的通俗文化重新被高雅文化接纳,成为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雅、俗文化表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在此期间,北大歌谣征集运动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它的崛起和演进,不但促使儿歌为新诗乃至新文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而且促进了民俗学、歌谣学在中国的兴起。

  1918年初,在蔡元培、沈尹默和刘复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发起了在全国征集歌谣的号召。周作人、刘复等担任征集运动的领导者,顾颉刚、魏建功等是征集活动的骨干成员。社会名流和知名学者的率领,使得征集运动在起初就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学者参与进来。从1918年2月征集运动开始至1936年6月结束,历时二十多年征集到的歌谣总数达16000余首。

  现代,我们仍然需要创作和传唱健康、优美、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童谣,盖因为儿歌由幼儿传唱有很多好处,积极的童谣内容会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随着现代儿歌逐步取代传统的童谣,喜闻乐见的童谣作品已经逐渐变少,加上创作童谣的经济效益过低,并不能带来更多经济方面的“好处”,造成从事童谣创作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

  作为“耄耋儿歌”的老教授,安栋梁曾说,自己创作的初衷,就是想用孩童般的语言,来反映国家的富强与变化,让我们的后代唱出国家精神,也能让孩子们在通俗易懂的氛围中了解祖国、热爱祖国,从小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安老师在原来已经出版三部儿歌集的基础上,又着手创作第四部,这第四部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孩子的知识教育和科学启蒙,他这一部分的儿歌主要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矿物的谜语儿歌。

  对幼儿进行植物的动物的矿产方面的教育同样必不可少。这些知识同样因为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些个矿物,植物和动物,无论大自然中的矿物,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包括花鸟虫鱼,稻梁黍麦,五谷杂粮和宝藏矿产。

  世俗多羡它贵重,

  以其颜色镀己身。

  身败名裂遭惩处,

  方知贵重是真心。

  真心务实求根本,

  大事自成不负人。

  小朋友猜是啥矿?

  猜对长大像它心。

  这是安老对(金)的谜面表述,写了金子的形态、物象、色泽、价值等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启迪孩子正确树立价值观,金钱观,永葆金子一样的真心。

  金是老大它老二,

  流光似月真叫哏儿

  清官看它清似水,

  贪官拿它当宝贝儿

  充当钱币太辛苦,

  打做饰物有乐趣儿

  谁能猜对是啥矿?

  学习保准不费劲儿(银)

  在歌谣吟唱中不忘教育孩子正确对待金银财产,从小树立不贪不占,廉洁自律的好风尚。

  金属排位是老三,

  长满锈蚀骂贪官。

  如今早已不做钱,

  财迷无法钻钱眼。

  做成大钟警世人,

  小朋友一敲准喜欢

  谁先猜对是啥矿?

  谁敲警钟可优先。(铜)

  这是对铜矿的通俗表述,延伸到“铜臭”的概念,和警钟长鸣的意义(做成大钟警世人)这样的表述对少儿也许略显深奥,但他们慢慢会懂的。

  金属排位是老四,

  可它价值真不次。

  家具器皿都有它,

  锻炼成钢更如日。

  小朋友要想成大器

  一心学它早立志。(铁)

  在这些谜语儿歌创作中,安老注重启迪孩子的灵性和心智。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对生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学会敬畏自然、学会反思、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让孩子用热爱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一生,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失望;用热爱的眼光看世界,就能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

  在那些植物谜语中,安老作为一个长者,谆谆教诲孩子要乐观成长,生如夏花,活着,就要灿烂、奔放,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让幼小心灵的花园充满活力。

  一个耄耋老教授坚守了近十年的儿歌创作,至今仍然不忘初心,传播爱心,弘扬正能量,通过积极向上、充满童趣的童谣创作和朗诵,在实现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童谣喜闻乐见的独特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前不久,在石家庄市开展的“鲜花送雷锋”活动中,安栋梁被民众推选为“身边雷锋”。两位志愿者给安栋梁送去鲜花和荣誉证书,市文明委表彰他坚持文学创作,多年来给孩子们赠送自费出版的儿歌集,受到广泛的赞誉。

  安老这几年,每年都自费出版一本儿歌集,全部免费送给喜欢儿歌的孩子们。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他已赠送出上千本儿歌集。

  安老本来就是我省的乡土诗人,五十年代就活跃在燕赵诗坛。晚年却剑走偏锋,爱上了儿歌创作,他认为儿歌让自己“返老还童”,儿歌要始终坚持为儿童创作的大方向,要以独特的视角、句式、节奏、音韵、画面塑造出物体形象,把儿童读者带到一个特有的意境中,使儿童和歌谣产生共鸣。

  安栋梁创作的儿歌《自己来》已经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幼师语文教科书 幼儿文学作品选读》《快乐读书吧》等出版物。自己的作品终于被社会和教育机构认可,面对一段时间“毒教材”的反衬,这让安老兴奋而激动。“我的儿歌有机会给幼儿老师们当教材,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安栋梁说,今后,他要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童谣作品,回馈社会。

  虽然已年近九旬,但安栋梁仍然坚持每天创作。“猫头鹰,猫头鹰,夜间捕鼠有神通。两眼如电爪似箭,保护森林立奇功。问它怎么练双眼?它说感谢萤火虫……”“萤火虫,萤火虫,诺点荧光有啥用?夜猫当靶练神通……”这是安老最近创作的儿歌,何其生动,何其形象,何其深刻。如今,他已经新创作200首儿歌,再出版一本儿歌集,赠送给喜欢儿歌的孩子们。这应当是他的第四部儿歌集,也是我第四次为其作序。

  如今,安老新童谣的创作与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笔耕不辍,创作井喷,却依然秉持“把儿歌创作的接力棒交给孩子们”的主张,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字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以及少年儿童在他的影响下,感其行,追其步,踊跃地投入到新童谣创作中来。

  安老,你是新时期儿童歌谣创作的“秉烛人”,光烛如炬,照彻幼儿歌谣这片精神沃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