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三舍村庄布局匠心独具。道路四通八达,“三舍八景”名闻遐迩。山林广阔家业大。历经劫难迁四方。

  三舍村位于甘洛乡政府所在地石陂村东南11公里的山冲里,四山环抱,环境清幽。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吉安县的浬田乡、官田乡和天河镇接壤,北面与本乡的西溪村、南阜村交界。

  三舍,古称上井。公元972年左右,南唐工部尚书刘适之子刘君造任吉州推官。宋下江南时,刘适隐退,便到儿子官宦处寻访山水之胜,“经安福县南之上井,爱其秀丽,遂卜居于毂木塘之北。”刘适之子刘璞,中南唐进士。“璞子湣,湣子员,员子知刚皆为宋上舍生,乡人荣之,称三舍。”至此,“上井”遂改名为“三舍”,“毂木塘”改名为“进士塘”。

  村庄布局匠心独具。整个村庄呈太极图形,坐北朝南,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岭,前有双狮戏珠,下有狮象把水口。村子两头各有一井,就像太极图的眼睛。发源于老山、雷禾仚、高台岭的几条小山溪汇成的东溪水从西向东穿村前米谷垅而过,注入大陂头吉安县境。东溪之上有25座小石桥或砖拱桥。东溪两边都是商店,有数十家。其中杂货店居多,有同昌、同泰、裕庆昌、集泰祥、裕庆和等店号,另外,还有药店、槽坊店、饭店、油榨、肉摊等。据说捡粪汉之多,以至于,一个早晨要吃掉一坛酒。米谷陇有上千亩旱涝保收的良田,正如古人所云:“古木塘,村居胜地也。雄关锁其外,岩壑盤其内;万山四凑,上薄云雾,有泉焉。自西南裂石喷涌,左会而为溪,风雨朝夕,四时异态。”

  道路四通八达。三舍有八条道路与外界相通。一通大湖经梯子岭去庐陵官田上乐,鹅卵石路一直铺到官田樟坑;二通华塘经分水凹,过汶村去官田;三通洽水水口湾,经井江过清水到固江去吉安;四通海棠经梅花水源过木王到毛岭坑去天河;五通洽水水口湾经斜岭、同乐亭过马子岭到洋口去固江;六通高台岭经莲上过新英、王屯到洲湖;七通步岭经下南阜到黄陂垄;八通新田经崛岭过下街到西溪。四通八达的交通,也从侧面佐证了三舍昔日的交通便利。

  “三舍八景”名闻遐迩。“八景”即狮泉喷玉、羊岭浮岚、西坞余曛、东溪叠嶂、进士名塘、龟岩书院、平畴春种、松壑秋声。文人墨客在饱览三舍八景后多有吟咏。如荆州同知王澄渊咏羊岭浮岚诗云:“春色何处无,青苍时在眼。烟云深复深,山风吹不散。猿鸟欣有托,藤萝暗相绾。寻幽剩有期,杖策未云晚。”咏东溪叠嶂诗云:“滔滔山下溪,峨峨溪上山。盤回宛如抱,一柱支狂澜。乘流恐迷渡,眺远疑设关。顾假谢公屐,扪萝一跻攀。”又如乡进士刘达已咏进士名塘诗云:“方塘一镜柳风清,进士犹传旧日名,最羡源深流不竭,云仍滚滚继芳声。”咏平畴春种诗云:“风和日丽柳如烟,一望青春万顷田。无数藕耕春日里,谁知沮溺是遗贤。”一代女英豪刘淑在《住三舍写景》中咏到:“名塘进士隐何年,书院龟岩设教先。春种稻田千顷茂,秋含松壑万声传。东溪叠嶂邀明月,西坞余曛曳春烟。夏日诸童游且泳,泠泠一涧悬狮泉。”都是一些清新瑰丽,脍炙人口的好诗。美景配美诗,不亦风雅乎?

  山林广阔家业大。东到风车口斜岭山脊;南到樟坑水库原水槽为界,樟坑水库尾巴沿水往上的梅花、侯田、水源(下棚、白果树下、中棚)、磨形、木王,直到毛田坑,止于三分岭之水倒毛田坑为界(水倒毛田坑归三舍,水倒浪栋归浪栋,水倒淡江归淡江);北到南山院屋后山脚。皆为三舍刘氏的传统祖山。现属于吉安县的梅花、水源的村民,大多为三舍村从外省雇来看山的棚民。

  历经劫难迁四方。自南唐肈基以来,虽经战乱兵火,至明代时仍达千户之多,极一时之盛,号称“一千烟”。明初,因“明文皇靖内难”之反燕王篡位案中,被株连族籍遭遇22年举族戍边之族难横祸,又遭落井下石之奴变。不得已,三舍刘氏纷纷迁往本省的泰和、永新,湖南衡阳、湘乡宁乡、邵阳,四川云阳等地居住。至明末时,又遭劫难,刘铎被害并株连九族,使得三舍刘氏再次纷纷外迁逃逸。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舍与毗邻的梅花、水源同属苏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导致三舍人口锐减。到民国末年,三舍的民居不及过去的三分之一,日渐凋零,风光不再。现在,村落四周的荆棘柴棚中还有许多屋基废址,似乎还在述说着昔日三舍的荣光。

  簪缨荟萃百官村。三舍家族,家风纯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知县以上官员过百,京官荟萃,官至尚书者两人,有“江南百官村”的美誉。科举登科者众多,有榜眼1人、进士13人、举人29人,贡士大学生、庠生、监生、生员不计其数。三舍,除以“簪缨荟萃”闻名外,更以“文学震天下”“理学名家辈出”而驰名江右,有“江南心学第一村”的雅号。著名心学家有刘晓(号梅源)、刘邦采(号狮泉)、刘文敏(号两峰)、刘秉鉴(号印山)等。

  清廉正气范家风。明成化榜眼右春坊翰林刘戬,官赐一品麒麟服,轻车简从出使交趾国(越南),赠百金而不受,特赐建“却金亭”于边境之思明道,以彰显其清廉;明监察御史、刑部主事刘秉鉴,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惧忤逆东厂豹房总管王宁,捍卫国法,其事迹被搬上了历史舞台剧《苏三起解》(剧中刘秉义老爷原型即刘秉鉴),传唱千古;明末太尉、刑部郎中刘铎,刚直正义,不谀阉党魏忠贤,宁死不屈。

  爱国忠义传佳话。南唐末,国亡,工部尚书刘适不仕新朝而隐,何其孤傲!宋末,鞑虏南驱,国破山河碎,十五世日新公莘隐,一垅亩之布衣,张救国之大义,同邻村刘辰翁(吉安灌溪村刘须溪)、王炎午(安福县汶源村王梅边、赵文(庐陵赵青山)倾力资助文天祥抗元,并遗嘱子孙禁事元鞑,何其忠义!明末,金鞑南侵,刘淑一弱女子,散尽家财,举义兵千余,练伍三舍,开赴前线,何其豪壮!

  古村千年,巍巍三舍。轻轻的,拂去历史的云烟,三舍不朽,依然光亮如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