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坐落在延寿县的蚂蜒河湿地腹地,那里的水泡子和小溪河流遍地都是,在水泡子里每当盛夏,自然生的菱角秧和蛤蜊都很多,少年时我和伙伴们常常在水泡子和小河里抓鱼和摸蛤蜊。

在我们的老家屯子东边,连接蚂蜒河有一个很大的水泡子,人们管这个水泡子叫孔门泡。这个水泡子的面积很大水也很深,泡子里的野生鱼类和蛤蜊很大也很多,每当春夏季,屯子里的人们经常来到孔门泡子里抓鱼,有时也摸蛤蜊拿回家里吃蛤蜊肉。我在少年时和伙伴们常常来孔泡子里摸蛤蜊,因为孔泡子里的水很深,我们只能在泡子边缘摸蛤蜊。蛤蜊一般都在水没腰的地方或者更深的水下,而且都是扎在水底泥土里,看不见摸不着。于是,只能用脚在水里面一点点的探找着,一旦发现就潜下水里用手摸上来,因为用脚是钩不上来的。水深到腰处可以猫腰用手摸上来,水深过胸的话,就得潜到水下用手去摸出来,虽然水不是很深,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水里面有水蛭和其它水虫子等等……

摸蛤蜊是很辛苦的,因为在水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时间短了是摸不上来几个蛤蜊的,再说蛤蜊也不是很多。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几个人合伙,因为一个人摸蛤蜊很困难的,只有合伙一起来摸蛤蜊,有在水里面摸蛤蜊的,有在岸边捡拾的。因为在水里的人摸到蛤蜊后,就走的离岸边不远处,用手投到岸上,岸上的人一个个捡起来装在框子里,等摸得差不多了,大家坐在一起,就把蛤蜊砸开取蛤蜊肉。蛤蜊在我们老家都管它见“嘎啦”其实它的学名叫河蚌。蛤蜊的肉很好吃,在我们当地,河里除了鱼虾外蛤蜊的肉也是一道很好美味。

蛤蜊摸上岸后,要把蛤蜊外壳撬开,然后把蛤蜊内脏里面黄色肉取下来,其它的都扔掉,把黄色的蛤蜊肉清洗干净,看看里面有没有其它虫子。比如说,有的蛤蜊肉内里,有水蛭之类的水昆虫藏外里面,这样的东西不清理干净人吃了对身体有害。清洗后拿回家,在进一步清洗干净,用蛤蜊肉炒韭菜,那可一道很又特色的一道美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做着吃,少年时的故乡,小河浅滩里和通向田野的沟岔里,还有水泡子等都是蛤蜊钟情的天堂。儿时的蓝天和绿地不存在环境问题,蛤蜊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放心享受生活,全然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可以说那时的故乡,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蛤蜊活动的身影。

蛤蜊是一种软体动物生来爱静,一生中大多时间藏在泥里,悠哉游哉,只露一个出水口,然后卧在泥里慢慢地吞吐流水,顺便捕食里面的食物。蛤蜊的食物多是水草类的,属于吃素类的,如果有沙砾无意间进入身体,蛤蜊没办法排除掉,就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层层把沙砾包裹起来,最终形成珍珠,可惜小河里很少发现含珍珠的蛤蜊。如果有外来侵袭,蛤蜊的反应是迅速把壳夹起来,侵袭者稍有大意就会被夹住,这也算是蛤蜊的自卫方法吧。蛤蜊的外壳特别坚硬,人们把它撬开后取出肉,然后就把剩下的外壳随便丟在河岸边,所以,那个时候每到盛夏来到水泡子岸边就随处可见蛤蜊的外壳。

有一年的夏季,我和几个伙伴又来到孔泡子里摸蛤蜊,我那天因为脚抽筋没敢下水,我和邻居王三在岸边负责收摸上来的蛤蜊。我们一起四个同伴,两个人在水里摸蛤蜊,两个人在岸边捡蛤蜊,王三有时候也下水泡子里面去摸蛤蜊,他摸一会儿就上来休息一会儿,因为他身体有点毛病,不能长时间待在水里。那天下水的有邻居钱小子和表弟小军,在摸蛤蜊大约两个小时的时候,钱小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把脚划破了就上岸包扎休息,这时王三下水换他。当王三刚下水里不一会儿的功夫,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他惊叫一声立即跑上岸来, 这时在水里摸蛤蜊的小军也赶紧跑上岸,大家围过来一看王三的左大腿处有一个大口子,正在流血。我们几个人当时也蒙圈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咬的,赶紧收拾东西往屯子里跑,回到屯子里去了大队部的卫生所,大夫看了看给包扎一下说:“没有啥事儿,但是近期不能在弄湿了,免得伤口不愿意好。”我们问大夫是什么咬的,大夫说他也不知道”。

我们当时收拾好摸上来蛤蜊,回到屯子里给王三包扎好伤口后,去了王三家收拾好蛤蜊,王三的母亲刘婶给我们做熟了,大家吃的很开心,但是王三的伤口到底是被什么东西咬的,我们几个人还是一头雾水。后来听船口的赵叔说:“可能是黑鱼或者大的狗鱼咬的,别的不可能咬人。”从那时候起,我们在就很少再去孔泡子里摸蛤蜊了,去也是很小心的。蛤蜊是扁嘴,外壳特别坚硬,我们本地人都管蛤蜊叫“嘎啦”。这个东西在我们本地还算是上等食品呢,而且在我们本地蛤蜊大小有两种,小嘎啦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抓回来喂鸭子吃。因为鸭子对小蛤蜊的肉情有独钟,鸭子吃小蛤蜊比吃其它东西都上食,所以,小蛤蜊人们摸回来后都是喂鸭子。

因为很多人摸回小蛤蜊都回家喂鸭子吃,所以也为这些蛤蜊遭来了灭门之灾,儿时家里养了二十多只鸭鹅,为了保证鸭鹅的成长,摸蛤蜊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那时我已经上小学了,每逢星期天或是暑假,村东边的小河里和附近的水泡子就少不了我的身影。春天的阳光刚撒在小河上,水温上升,蛤蜊就闻讯而动,它们舒活舒活沉睡一冬的筋骨,懒懒洋洋地躺在水底泥地里迎接新生活的到来。随着水温的缓慢上升,它们活动渐趋频繁,这个时候就可以下河摸蛤蜊了。摸蛤蜊的最佳季节是夏季,这时的小河里是我和同伴们的领地,每天几乎都可以打着摸蛤蜊的旗号在小河里玩上一两次,有时候母亲把我骂上岸来。那时的小河清澈见底,岸边水草丰茂,两岸河堤树林茂密,一派乡村风情,在水里玩累了,渴了可以直接饮用小河的水,因为那时候故乡的小河和大河水都是很纯净的,可以说天然无污染的水。

小河靠近水边的地方是蛤蜊待的地方,蛤蜊喜欢群居,发现一个蛤蜊往往能摸出一个蛤蜊家族。那时候小河里的蛤蜊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到两个小时的付出,能有一大篮子的收获。赶上星期天,为了保证鸭子下一星期的口粮,我和弟弟要到小河里摸蛤蜊,最小的老弟挎着篮子捡我和三弟扔在岸上的蛤蜊,一上午下来可以摸几篮子蛤蜊,我们的劳动往往能博得母亲几句夸奖。摸蛤蜊也有讲究,要有经验,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譬如要学会观察,站在水边,看哪儿里的水动异常,或者看哪儿的泥地颜色异常,这往往是蛤蜊藏身的地方,看准了摸下去一般不会落空。蛤蜊似乎都是藏在泥里的,很少有蛤蜊在水里暴露。抠蛤蜊时,河泥在脚指缝间搔痒、流动,很舒服。如果水比较深,吸一口气沉到水底用脚指一踩,硬硬的准是蛤蜊。然后再一个猛子扎下去,伸手把蛤蜊摸了上来。

 摸蛤蜊很有趣,但也有危险的事情发生,因为有蛤蜊的水泡子或者小河里面都有水蛭,碰上水蛭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水蛭俗称马鳖,我们当地人也管水蛭叫“大蚂贴”,因为它叮在人身上就贴在肉皮上很结实,也很难弄掉它,因为水蛭靠吸人血吸在人身上。开始的时候不痛不痒,叮咬到一定程度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体上发痒和疼痛,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发现被水蛭叮咬的时候,只能用火烧或者用手很劲发拍,不然很难取下来。水蛭是寄生在水里的水生动物,因为吸食人血让人胆寒,因此摸蛤蜊时站在水里要不住的晃动,否则腿上就会被水蛭吸附。尽管如此,有时还是深受其害。我的邻居钱小子就有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在一起摸蛤蜊,突然发现有条水蛭吸在钱小子的大腿上,有半截已经进入到大腿肌肉里了,于是我和几个小朋友用鞋子猛抽水蛭露在外面的部分,水蛭还是赖着不肯出来,后来用火柴烧,迫使水蛭出来。水蛭出来了,钱小子的腿上留下了一个记号,一个黄豆粒大小的洞。大家都对水蛭恨之入骨,把它扔到火窝里直到烧焦以解心头之恨。钱小子的大腿为此肿了好几天,惹得钱小子的母亲也骂了水蛭好几天,这一下钱小子从此告别“摸蛤蜊”生涯。

蛤蜊摸上来以后放在竹篮里,回到家先养在水池里,放上新压井里的清水,蛤蜊就会慢慢露出斧足,又开始悠闲地吞吐,殊不知马上大祸临头。接下来要定期剥开蛤蜊喂鸭子。为能顺利取出蛤蜊肉质,要烧一锅滚烫的开水,残忍地猛泼到蛤蜊身上,先活活烫死蛤蜊,然后放心剥开蛤蜊硬壳取出肉喂鸭子,鸭子有了蛤蜊的肉作保证,下起蛋来分外卖力,蛤蜊还可以食用,蛤蜊的斧足很肥厚,营养丰富,是上等的肉质。吃蛤蜊要先把蛤蜊放在水池里,让它们吐尽肚里的脏物,再用盐水浸泡上半天时间,取出其肉质,主要是斧足。拌上面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再拌上调料,味道很美,也可以清炖,兑上青菜,做成羹汤,吃起来分外鲜美。

可惜到如今,老家的小河时常干涸,鱼虾早已绝迹,蛤蜊更是没有了踪影。听说最近几年,老家被县里定为自然生态重点保护湿地,老家的自然生态风光也都恢复很好,蛤蜊的生存也会恢复自然,不久的将来,摸蛤蜊的故事也会重新继续下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