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广袤无垠的黑土地,看巍巍长寿山高矗碧云天,滚滚蚂蚁河奔流松花江,蓦然回首,我在这个青山秀水怀抱的哈尔滨延寿县已经学习生活和工作战斗了40余年了,回首40多年的峥嵘岁月,竟似镶上了玫瑰色的花边,动人心弦。

  我出生在“千古龙飞地”沛县的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受家庭影响和环境熏陶,自幼就有要“有所作为”的强烈愿望。我的父母双双从事教育事业,持身严谨。在中小学,我十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全县作文竞赛中曾荣获第一名。由于理科差,一九八二年我高考落榜,经过父母和二舅父、表哥商定,要我到东北复读,同年,我从苏北负笈北上,由吉林松原辗转来到哈尔滨延寿县,那年我是18岁。

  离别亲吻过的沛泽,到了思慕已久的山乡,当我初临哈尔滨延寿大地的时候,眼望群山秀丽,叠彩峰岭,我的心非常激动,我爱黑土地的山山水水,大自然塑造了我磐石般坚定的性格,同时又用人类道义的花朵和美好的爱的青蔓衬托了我的上述性格,在延寿最使我引为自豪的是漫步在郁郁葱葱的山谷之中或崇山峻岭之上,采撷鲜花、品味野果,森林的浓郁香味,小溪的淙淙流淌,日落西山的黄昏景色,使我如同落入无边混沌的怀抱之中,进而产生解脱出来的欲望,山区居民幽静自豪超然独立的生活,使我感到快意,使我感到能在此栖息,无异于虎上高山,龙入大海,凤落梧桐,鹤栖松柏,使我不时流露出少年维特般的灵感,我那因长久被压抑的、就要变得畸形的心,又欢快的跳动起来——尽管过去曾经颓唐过。

  1982年,我开始在延寿县二中复读高中,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满腔的热情,在学校学习之余坚持读书看报刊、写作,并且尝试着给报刊电台写文章。我写的文章先后在《黑龙江日报》《省电台》《北方文学》等报刊、电台发表,其中散文《以身许国,振兴中华》在《黑龙江日报》发表并获大奖,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引起轰动。文章发表后不久,《黑龙江日报》天鹅版主编刘倩华老师、延寿二中的刘葆英老师、县政协委员、曾在县一中任教的刘云飞老人等都给了我很大的关怀和鼓励。刘老在数学、历史、文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书法、日语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教益。刘老还通过文学让我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人情,明白读书是学习,阅读自然,了解社会是更重要的学习的道理。

  1984年下半年,在刘葆英老师、胡新民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王生怀部长等人的引荐下,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和组织考察,我被县委选聘到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那时我只有20岁,虽年轻、青涩,但好学、上进,上班钻研新闻业务知识,下班苦学文化知识,先后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函授班和省广播电视大学大学中文系,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2个大学的学业,获取了毕业证书。在工作学习上,宣传部同事尤其是王生怀部长最大程度的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艺的政治舞台,他对我的关爱感我至深,催我奋进,是我成长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由于当时缺少工作经验,年少幼稚,又未受到过新闻报道方面的专业培训,一下端起了新闻干事这个饭碗,而端起这碗饭,才知道这碗饭“吃”起来不易,“四处采访像兔子,冥思苦想像傻子,闭门写稿像呆子,稿子不登耷拉脑瓜子”,初写出来的东西非常稚嫩。我把压力变成动力,视新闻写作为我的“神”而孜孜以求。当时宣传部的每位领导和同事乃至编辑老师都对我的文字进行过修正,有的甚至是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修改。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从事宣传部新闻工作期间,我经常有作品见诸报刊电台,是全国20多家新闻单位(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特约记者、通讯员,是《黑龙江日报》通报表彰的优秀通讯员。在普法办挂职锻炼工作期间,我所撰写的一室三校扫三盲,在全省推广,作为典型交流。正因为组织和同事为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给了我磨砺成长的机会,才有了我后来在宣传部工作7年时间内在省级乃至全国发表数以千计的文章、多次被评为县劳动模范、记功的经历。

  1991年,我被组织提拔到县文联后任文联秘书长、常务副主席,在文联工作期间,我以当时的市文联主席梁梦阳、美协常务主席于进海、哈市文艺杂志社主任潘晓业等人为楷模,在延寿县抓队伍、抓活动、抓精品,成效显著,我连续13年被省(哈市)评为先进工作者标兵,先进工作者。当选为省级作家、哈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协理事等,我们县的工作成绩,受到了李锡铭、张思卿、吴仪、田纪云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为此,中央电视台记者苍梧、毕铭鑫还专程采访并在中央电视台三台、八台播报了我县的先进事迹。

  因工作需要,2004年初,我被县委调动到县老干部局任副局长,主要负责活动室(后又兼管业务)工作,工作期间,我遵照县政府原副县长胡新民同志的教诲,“政事靠苏主任,活动靠邱政委”,结果,依靠原县人大苏有富主任,落实老干部政策,解决了一些久拖不解的问题;依靠原县委常委、武装部长邱振东政委,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在全市老干部活动中屡屡得奖,并且在他们的指点下,和离退休老干部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绵延至今。不久,我到政法委创建平安延寿办公室挂职,在王副书记等领导同志的帮助下,3年期间,平安创建从无到有,活动有声有色,我的工作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通报表彰奖励,评为全县创建平安延寿先进个人。

  2009年2月19日,我从老干部局调到县委防范处理邪教办公室任常务副主任,后又兼管政法委组织、纪检、宣传工作。县委610办,是我党的一条隐蔽战线的工作,需要有甘于奉献,甘当无名英雄的“二甘”精神,所以在工作期间,我一直向杨少炜等领导同志看齐,工作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我县无邪教村的创建和“选准突破口,找好‘纳入’点,强力推进无邪教村(社区)创建工作”,受到了中央610办的通报表扬,在全省、全市推广。我被授予全市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我在县政府工作了30年、任中层领导干部20余年,之所以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点点滴滴的成长与进步,是与我深情的热爱这片黑土地,热爱人民以及所遇到的领导师长和同事的帮助和影响分不开的,正是他们那种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那种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那种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和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那种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时时刻刻的激励和鼓舞着我唯先誓夺,勇不言弃,才换得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黑土情结和哈市延寿精神已经溶入了我的血液,成为我发奋有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自从2014年年初,我由政法委610办调动到公安局工作以来,多年的时间里,通过与局领导和民警的亲密接触,大家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公安对工作只求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无时不刻震撼着我的灵魂,在广大民警的心中,他们就是延寿人民平安幸福的“保护伞”,就是自己庇佑的对象,对待人民群众,警察永远只知道无怨无悔默默地付出,对照干警,回想自己参加工作30多年来在延寿这片土地上走过的路,目睹着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不禁芳思交加,深感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自认为干了30多年行政工作,有了一些积累,什么都比别人强,可在实际工作中却仅以一般干警的标准要求自己,滞后了前行的脚步,怎能最大程度的汲取黑土地输送给我的养料?更别说成为党和人民这棵大树上丰硕的果实了!

  到公安局工作后,我按照局领导的工作安排,先后负责工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工委、老科协、局志撰写、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工作,先后撰写了200多篇文章,其中,给市局撰写了30多篇调查报告和论文,给市局和报刊电台网站撰写500多篇通讯、文学作品,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并在县总工会活动中囊括所有奖项,在保障民警权益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我先后撰写了《延寿县公安民警队伍现状分析》《延寿公安警力不足问题、成因及对策》《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建设更高水准的平安延寿》《我县黑恶势力犯罪规律特点及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延寿县公安局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等多篇文章。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岗位练兵等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2019年适逢机构改制,我的工作隶属关系正式转到公安局,我工作的干劲和热情更加高涨,手里的笔也更勤快了。

  用心感受奋斗与追求,用爱承载责任和使命,用情领悟艰辛与收获,这是哈尔滨延寿县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和领导同事交流,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我与人民的事业有着多么密不可分的关系!回首走过的历程,这才发现,自己生命里早与黑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片土地上,我成长成熟,为人子,为人父,幸福的生活着。我的内心是那么渴望融入它,融入到这个给了我欢笑和泪水,赋予我知识和才干,赐我自信和力量的黑土地!多年过去了,此时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只有哈市县域经济发展了,才会有个人的平台;只有以为哈市延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重任,个人才能得到进步和成长。

  时间在不停的奔跑,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们从事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进着。作为一名哈尔滨延寿人,应该如何感谢延寿为我们带来的这一切?我想首要的就是安安心心、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搞好本职工作,为公安添砖加瓦,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免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其次就是要沉下心,钻进去学一点本领,为新的发展储备能量,打下基础;再就是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常怀感恩之心,常思饮水之源,用心用情投入到“工业强县、农业强县、生态强县、文旅强县”工作之中,切实做到懂业务、懂法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积极履职尽责,以“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纪不妄为”的实际行动,诠释“铁心向党,铁肩担当,铁志守纪,铁胆勇为”的庄严承诺,努力和全省3100多万人民一道,共同奔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为哈市延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

  哈尔滨延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感动着我,我在这里愉快的生活工作着,我爱这里的生活,更爱那些可爱的建设者和奉献者,愿哈尔滨延寿精神代代相传!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富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