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雁,52岁。2021年9月开始到红旗养老中心做护工,专门负责照护因为患阿尔兹海黙症而失智失能的老人,并担任认知护理部主管。

从走进红旗养老中心的第一天开始,杨桂雁就感觉到这里的工作氛围好。领导像领导的样,和蔼可亲;员工像员工的样,都满面春风、笑语盈盈,而且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劲头。杨桂雁喜欢上了这个新集体,并暗下决心在失智失能老人护理方面做出一番成绩。

红旗养老中心为做到精准服务,专门辟出一块区域作认知照护室,目前有10位老人生活在这里。杨桂雁和单平、于青、任洪杰、李英等四位姐妹每天24小时轮流照护这些老人。

照护失智失能老人需要专业技能,杨桂雁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克服困难,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经过严格考试,于2022年5月拿到了国家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了专业技能,只是取得了照护失智失能老人的资格和必备条件,而要照护好这些老人,为他们找回尊严,享受生命的些许快乐,则需要有大爱情怀,需要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杨桂雁首先做到了,跟她一起的四个姐妹也做到了。每天,她们跟这些老人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的叫着,跟“爸爸”和“哥哥”拉手,想方设法逗他们说话儿;跟“妈妈”、“姐姐”贴脸、拥抱,千方百计让她们开心。为了使照护规范化,她们把每天要做的“手指操”、“拍打操”、“数字游戏”、“识颜色”、“听音乐”、“看电影”、“玩趣味积木”等活动全写在一块大黑板上,一项项地做。一位老人刚来的时候不说话,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整天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看啥,烦躁了,还偶有攻击人的行为。杨桂雁就一点点接近他,陪伴他,面对面地跟他说话。一开始,说话很费劲儿,她笑着一句句地跟他说。慢慢地老人竟然开口说话了,情绪也慢慢地好起来了。原来妹妹来了他都没有任何表情,有一天,见妹妹来了,竟然哭了。见哥哥的表现,妹妹激动得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着感谢的话。

还有一位长得人高马大的老人,情绪非常不稳定,在其他养老机构也住过,子女通过关系送过来。杨桂雁亲切地跟他说,“我就是您的女儿,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一张笑盈盈的脸,一句句“爸爸”的叫着,老人慢慢接受了她的照护。为了增进感情,杨桂雁经常从家里带老人喜欢吃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这位老人清晰稳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一位百岁老人总躺在床上,杨桂雁怕她肌肉萎缩,每天给这位百岁“妈妈”按摩,用轮椅推“妈妈”出去晒太阳,陪“妈妈”聊天,感动得“妈妈”总怕“女儿”累着,还总说“女儿”是她的保护神。

杨桂雁和四个姐妹的大爱和辛勤努力得到了回报,10位老人不仅有尊严感、幸福感,而且享受到了晚年人生的快乐。子女们感谢杨桂雁和她的四个姐妹,感谢红旗养老中心。

采访中,杨桂雁反复说的一句话是,“我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对社会的回报,是对曾经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的回报,同时,也是一种爱的传递。”

杨桂雁之所以有如此的大爱情怀,之所以对失智失能老人有亲人般的温暖和精心照护,确实跟她的经历有一定关系。

据该中心负责同志介绍,杨桂雁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人。十多年前,从事建筑行业的丈夫因为车祸突然离世,临“走”一句话都没给她留下。天塌下来的巨大打击,杨桂雁精神一度几乎垮掉了。经许多好心人帮助,她慢慢走出了失去亲人的心里阴影,并在朋友的引荐下,到大连国礼医院老年病房做了护工。在国礼医院9年时间里,该院从院长到医生给了她许多厚爱和指导,既让她重新振作了起来,又让她在老年疾病护理方面学到了一些本事,2021年5月获得了全国工商联颁发的老年高级护理师证书。

也许正是这样一段经历,也许是她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得到了好心人的关爱,杨桂雁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人性的真善美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

杨桂雁的家住在离红旗养老中心很远的英城子,因为二女儿正在读小学,晚上必须回家照顾女儿。夜间照护工作全靠另外四个姐妹轮流做,她从心里很感激她们。每天,她起大早出门中途换乘三次公交车赶到岗位上,一忙就是一天。她说:“红旗养老中心对我非常关心,让我很快乐,很有成就感。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要让我们这5个人的小团队成为失智失能老人的守护神。”

 

失智失能老人是弱势群体,其实照护这些老人的护工们也是弱势群体。遗憾的是,社会不仅没有给养老护工这个弱势群体应有的政治经济待遇,反倒是误解,甚至是歧视。这非常不公平!

要让失智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护,应该让“爱神”们有尊严有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8月4日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