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抒发人们思想感情的文学语言,其本厧在于抒情。“诗言志”,并不意味“志”就是“诗”,只有经过审美加工的情感作品才可称之为“诗”。否则,只能叫“自然情感”。审美加工,就是将自然情感上升为诗意的情感,这个过程就是感情表达的过程。在这里,立意起着重要的作用。立意越高远,情感越深厚。诗人的情感是借助景物来抒发的,情景结合是诗歌艺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情”,是指主观的思想、意识、情绪、感受,作家总是借客观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景”是指染上了作家感情色彩的景,它是传达与烘托情的有力手段。在诗歌中,情是景的“精神内核”;景是情的“物质外壳”;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融汇,妙合无垠。我国古代诗人借助于“情”与“景”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抒情作品。


一、写景抒情

写景抒情是人们常见的创作手法,它有一个规律,即在作品的层次安排上先写景后抒情。但具体创作时,又有多种手法。如:

1、写景抒情。先写景,再抒情。(1)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秦皇岛畔的“碣石山”,曾经是秦始皇、汉武帝豋临观海、刻石铭功的胜地。公元207年,曹操挥师东征胜利,豋上碣石山观海,一时兴起,写下此诗。诗因“观”字生发开来,以下全是“观”到的景象:水“澹澹”,山“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接着,想象抒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日月运行不停息,如同出没大海间;银河繁星多灿烂,如同大海光闪闪。我曹操,不就是那浩渺夜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吗?不就是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最闪光的一滴水吗?全诗写海的气势、山的雄伟,充分显露了作者为了统一中国,决心重整山河的壮志豪情;(2)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12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刘邦亲自出征,击败了英布。在胜利凯旋途中,刘邦回了故乡沛县,召来朋友,共同欢饮,即兴创作了《大风歌》。诗歌仅有三句,第一句写景;第二句直抒胸臆,豪壮自雄,踌躇满志;第三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愁怅之情。

2、以景衬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衬托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如:荆轲《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太子及宾客穿了白衣,送荆轲到易水,人们垂泪涕泣。荆轲在生离死别之时,慷慨抒怀,吟出此歌!全歌只有两句,第一句写景,突出“风萧萧”“易水寒”,渲染气氛;第二句抒情,直抒“壮士”胸意。“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点睛之笔,用“风声萧萧”、“杀气凄寒”、“生死一别”的景色和氛围,衬托了英雄为铲除强暴,不惜舍生忘死的浩然正气和大义凛然的豪迈气慨。

    3、以景衬人。雍陶《访友人幽居二首》:“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作者不写友人的山水园林、弹琴吟诗、躬耕田亩,却从友人的慵懒情态下笔,以景衬人,以宾托主。“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交待了时间、地点、景物:庭前落花满地,柳絮飞舞,红日东升,一片春光;“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客人豋门拜访,主人不出门相迎,却在贪睡。作者用这种有失常礼的态度,巧妙地写出了宾主友谊之深厚、熟不拘礼,描绘了主人百无聊赖、超群拔俗的隐士风度。主人睡着了,客人不去打扰。只见一只黄鹂在枝上灵巧地啄着樱桃,多么自由自在、安详静谥啊。诗人用黄鹂啄樱桃的特写镜头,点缀了环境,进一步衬托了主人的与世无争、安闲自得的人生态度。

4、以景寄情。张翰《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此诗写于张翰在洛阳做官之时。“秋风起兮佳景时”,这是写“悲秋”的景色。以秋风起兴,奠定了全诗悲秋的气氛。“佳景”,明指秋天美丽的景色,暗指他官运亨通,已被齐王司马冏召为大司马东曹掾,正是受重用之时;“秋风起”,明指天空刮起秋风,暗指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天下即将大乱;“吴江水兮鲈鱼肥”,“吴江”指张翰的故乡苏州。这一句由写“悲秋”的景色转入写“思乡”的情愫,由吴江的“鲈鱼肥”勾起了乡思。乡思又笼罩在悲秋气氛中,暗示了时局动荡不定,令人悲愁;诗人的思绪虽然已飞向了故乡美好的家园,但他还在世道纷乱的政治圈中。于是,后两句直抒胸臆——“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既为有家未归而悲痛,更为祸难将起而悲愁。这首诗,从“秋风”引出“鲈鱼”,从“鲈鱼”引出“思乡”,从“思乡”引出羁宦之“悲愁”。作者以景寄情,先绘佳景美物,讴歌故乡的美味物产,后转抒悲写恨。一扬一抑,一明一暗,巧妙地抒发了作者要辞官回乡、放达纵情、惧祸避乱的思想感情。

图片2_副本.png5、景中含情。(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作者送友人出使安西的别情诗。前两句写景,渲染送别的环境,情含景中;后两句抒情,用“劝酒”的一个细节包揽一切内容:“出了阳关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再干一杯吧。”随口的话语,在这特定的情境下,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诗中展现了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作者却因这位友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怅。隐含了诗人对朋友“西出阳关”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2)张融《别诗》:“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前两句写景,远山、近树、白云、清风尽收笔底;后两句抒情,视点由山上的白云移到东升的明月,由远望而近观到立足的孤台,推出了诗眼“悲”字。诗题是《别诗》,作者对别离的情景并没有具体描写,然而“悲痛离别”的情感已从孤台明月的凄凉意境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6、即景托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开元天宝年间,王昌龄来到西北边塞,在战火中创作了《从军行七首》,这是其中之二。在青海高原边塞,一座烽火台,一片孤古城。黄昏时分,寂静的夜空中传来琵琶之声。仔细一听,还是那首让人落泪的《关山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首曲子,是诉不完的离愁,弹不尽的别恨。随着《关山月》曲调的反复演奏,那些被撩乱心绪、极度思乡的将士们面前,渐渐呈现了一幅静谧迷人的“长城关山秋月图”。黄牧邨在《唐诗笺注》(卷八)中评论说:“‘撩乱边愁’而结之以‘弹不尽’三字,以下无语可续,言情已到尽头处。‘高高秋月照长城’,妙在即景以托情……”情真意挚,荡气回肠。

7、写景讽喻。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莢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长得茂盛的小草和树木,也知道春天不久就将归去,所以一个劲儿地开红吐紫,与百花争奇斗妍,比较芬芳。而那最“无才思”的杨花与榆荚,没有什么本事与百花争斗,只好耍赖,象雪一样,飘起那漫天飞舞的花絮。作者借用“杨花”“榆莢”的描写,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当时社会那些趋炎附势和随波逐流之辈,使作品寓含了深一层的哲理。


二、触景生情

所叙之情完全是由所见之景触发而生。如:

1、以景出情。(1)温庭筠《商山早行》(节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以10个字写出了6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声响,有色彩,有意境;有近景,有远景,有特写;未写一个动词,而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动作却显现其中;未用一字抒情,而以景出情,情思溢于诗外。这10个字,字字写景,句句是情。既传神地描写了景物,又通过凄清的景色,含蓄地表达了早行旅人狐独的心境和艰难;(2)汪元量《潼关》:“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汪元量,是皇帝度宗的琴师,随从“三宫”(太皇太后、谢太后、度宗)被捕,北去燕都多年,亲历了亡国之痛,写了大量爱国诗篇。此诗是作者途经潼关所作。“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乌云密布,一片昏暗中自己骑马入关。“蔽日乌云”是实写,也暗示自已的心情沉闷;“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绿芜”指春天,指奉诏离京的时间。“径路人千里”,指京师到潼关有千里之遥。“黄叶”指代秋天,指到达潼关的时间。“邮亭”,指到潼关住宿的驿站。“酒一杯”,由于心情沉闷,住宿后借酒消愁,构成了一种悲壮沉雄的意境;“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事去”指南宋亡国。一提这事,他就“涕泣成句”,责怪自己无力回天。“愁来莫上望乡台”,千万别上望乡台,否则会更添忧愁;“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秋风又起了,桃林塞外一片凄凉。寒风中,仿佛传来古战场上卫国牺牲者的哭声。如今,他们誓死保卫的大宋亡国了,将士们在九泉之下,怎么能不哀号?作品以景出情,表现了无限的爱国之情;(3)徐祯卿《偶见》:“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深山曲路见桃花”。诗人在山回路转时,鲜艳的桃花忽然映入眼帘,喜悦之情油然而升;“马上匆匆日欲斜。”太阳快下山了,即使策马扬鞭也追不上飞逝的时光。“匆匆”既形容落日和骑马的速度之快,也暗指人老得也快,时光无情;“可奈玉鞭留不住”指:留不住“落日”,留不住曲路“桃花”,深山桃花“留不住人”,留不住匆匆而过的光阴,留不住自己的“青春年华”,留不住大自然的“人间春色”;“又衔春恨到天涯。”诗人空留美丽的桃花于深山,却带着春恨的遗憾去远行。“春恨”,将旅途偶见的情景升华,表达了天涯游子的伤春之情和人生感慨。“銜”,是指含在嘴里、记在心里,这是“诗眼”。诗人由“喜春”转为“伤春”、“怨春”、“恨春”,用最小处微妙的自然景象(深山、曲路、桃花、暮日)出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心灵感受。

图片4.png

2、触景生情。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宰相。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辞去宰相职务,回江宁(今江苏南京)任知府。次年,二次拜相,回朝途中,泊船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南)写下此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写故乡春日的美丽景色。但景色中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故乡虽然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他又奉命复出,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在这里,诗人运用“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思乡爱乡之情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心,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畏惧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有三层寓意:明写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色,暗写他曾两次被罢相,对再度从政十分厌倦,已把“复出”视为“畏途”;用“春风”,暗指皇恩浩荡,他又恢复相位;暗指“春风”尚且有情,还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违心地奉诏离乡,重豋仕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触景生情,问月抒怀,虽然再度入朝,但已作好了返乡的准备了。

3、以景寓情。韦庄《河传》:“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茏,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  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韦庄,宰相。此词是他经过扬州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写人。诗人用“青娥女”、“殿脚女”的“春妆媚”,“司花妓”的“绰约”多姿,概括了扬州女子之美。当年,隋炀帝杨广,大修宫殿苑囿,造制龙舟万艘,选了千名美女穿白衣拉纤,终日酒色玩乐,引发了全国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高高的江都宫阙(扬州),清淮河中月亮照映的迷楼,便是昏君罪恶的见证。现在,隋朝的那些高楼大殿、“殿脚女”和“司花妓”,早已不存在了。但是,高楼大厦年年建,靓丽美女代代有。谁还会从“隋朝灭亡”的事件中吸取“亡国”的教训呢?全词结构精巧,实属罕见。作者采用“以景寓情”的手法,浓笔极写了扬州的风景美和女人美,最后仅用“古今愁”三个字,画龙点睛,突出主题,使读者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4、舍景言情。胡祗遹《一半儿》(其三):“荷盘减翠菊花黄,枫叶飘红梧干苍,鸳被不禁昨夜凉。酿秋光,一半儿西风一半儿霜。”“荷盘减翠菊花黄,枫叶飘红梧干苍。”秋天,有许多内容可写:“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是欢乐之作;“落花水香茅舍晚”(马致远《寿阳曲》)是愜意之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是豪情咏秋之作……然而,胡祗遹这首小令里,诗人却写了另一种秋景:残塘败荷,寒枝枯菊,枫叶坠地,梧叶落尽,只剩躯干。他只写了合乎自己凄凉心情的景物,其余一笔不见;“鸳被不禁昨夜凉”正表达了作者这种孤寂悲冷的情感。由于诗人心境凄凉,所以看什么,都带上“悲凉”的色彩。因此,晚上睡觉盖着鸳被,不仅感到“凉”,而且感到“一半儿”象“西风”在吹,“一半儿”象“严霜”那样寒,极写了寒冷凄凉之感。尽管秋景很美,但作者只专注于自我“感觉”,只感觉“凉”,所以笔下自然就围绕“凉”着墨,使这首小令“如秋潭孤月”,而将色彩斑烂的美景舍弃了。所写秋景,所寓悲情,抒发了孤衾难眠的相思之情。

5、就景叙情。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上片写景——前四句,构成了一幅辽阔多彩的秋色图;“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夕阳映照着山峦,蓝天连接着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伸向远处,直到天边。任性的“芳草”,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根本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描写了一幅令人黯然销魂的深秋暮景图。下片抒情——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羁旅深情:“黯乡魂,追旅思”,直接点出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晚上除非有好梦才能入睡,可见长夜不能入眠;“明月楼高休独倚”,由于睡不着,作者独倚高楼,临风对月,触目伤怀,愁上更愁,因此发出“休独倚”的感叹。“楼高”“独倚”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倚楼所见,这就使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夜不能寐,只好借酒浇愁。谁知,借酒浇愁愁更愁,全都化作了相思泪。最后以“泪”作结,画龙点睛;全篇环环相扣,就景叙情,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了低回宛转的乡思之情。

6、虚景藏情。刘禹锡《金陵五题》:“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此诗,是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作。“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指“石头城”。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是高低起伏的群山,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依然还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石头城的北边是长江,汹涌澎湃的江潮依旧拍打着石城墙根。但是,城已荒废,昔日的繁华已化为乌有,所以说潮打空城,带着寂寞的心情在那里回旋。这两句,以汹涌澎湃的江潮与寂寞的空城进行对比,总写江山如旧,石城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深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两句,写月照空城,明月多情。“旧时月”,指历史长河之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之月,指今人眼中的月亮。“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当年,秦淮河两岸是六朝王公们的游乐场所,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荒淫无度的不夜城。这一切,照亮过六朝繁华的“旧时月”看得清清楚楚,月亮是历史的见证。然而,弹指之间,当年的富贵风流,己一去不返了。如今,只有“旧时月”仍然多情地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过女墙(矮墙)来看看,然后恋恋不舍地落下西山。诗人之所以把今人眼中的月亮称为“旧时月”,是为了增加吊古情调,引起读者的联想。这首诗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历史事实,而将感情线专注于似乎无关的具体景物中,用对比结构描写了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诗人虽然多次被贬,但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期,仍然以一片爱国之心写下了这首怀古之作,借六朝的灭亡,抒发了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叹之情,希望统治者能引古鉴今、吸取教训。据考证: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并未到过石头城,诗中的内容全以虚景构成,目的是“意在言外,寄有于无,虚景藏情”。


三、以情写景

诗人以自己的感情来描写自然景物。如:

图片5.png

1、以情写景。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肃宗至德一载(756年)年六月,安史之乱叛军攻进长安,繁华的京都变成了一片废墟。杜甫被俘,押送长安。第二年三月,时值暮春,杜甫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五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破”而“山河在”,使人想到遍地疮痍;“城春”而“草木深”,使人想到人烟稀少。昔日长安的繁华,今天已经荡然无存了。首句破题: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无比沉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本是无情之物,但是带着沉痛的心情去看去听,便会景中生情,使花和鸟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儿露珠晶莹,就好象花儿泪聚眼角;听到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哭啼。诗人因内心惆怅和怨恨,听到鸟鸣也心惊胆战,痛感国破家亡的苦难,越是看到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两句,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情感,突出了诗人悲痛的深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没有结束,自己又已被捕,多希望能得到家信啊!“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盼望家书的迫切心情,也反映了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战火不停,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集心头。青丝变成了白发,头发也掉了许多,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了自己的衰老。从头发的变化,极写了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诗人将自己内在的情感投注到了外在的客观景物之中。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后四句重在抒情,借事抒情。全诗以情写景,情因景显,景因情深。视线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了诗人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标题《春望》,含意很深:明写杜甫在春天看到的真实景物,暗写作者盼望“古都繁华的春天”早日回来。充分表现了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爱国情怀。

2、情乐景乐。元稹《西归》:“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元稹,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遭到贬斥。十年(815)春,奉诏回朝。《西归》即返京途中所作。“五年江上损容颜,”“五年”,指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十年还京,先后五年。“江上”,指今湖北江陵。“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首句用“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今日春风到武关”今日奉诏还京,如沐春风到了武关。前两句用对比手法,以昔日被贬之忧反衬今日西归之乐;“两纸京书临水读”,指武关途中接到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来信。“今日春风到武关”,“春风”:一指诗人返京正是春天“自然的春风”,二指奉诏回京“圣恩的春风”,三指接到书信“友情的春风”。君恩友情,齐集心头,加重了“两纸京书”的感情份量,衬托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小桃花树满商山。”“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诗人临水读罢友人的书信,心中十分欣喜,猛一抬头,只见商山嫣红一片,开满了桃花。作者用满山的桃花春色,衬托了轻松愉快的心情。以情写景,乐景结情,别有意韵。

3、意在景外。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西方向看。庐山丘壑纵横,山岭连绵;从侧面看峰峦耸立,奇峰入云。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山色和气势也各有不同。庐山奇特壮观的景象,只有站在庐山之外才能看到。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在即景说理。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在山中看山,视野为庐山的局部峰峦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带有片面性。只有跳出庐山的圈子看庐山,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的形态。这里告诉人们:看待事物要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去分析和理解。人们置身某一环境时,往往不能了解大局和全局。这两句诗,是“诗眼”。纵观历史,宋朝以前的许多诗歌,都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而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以后,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题西林壁》语浅意深,意在景外,就是这样的“言理”诗。李白和苏轼都写过庐山。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写了《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极写了庐山之壮美和瀑布之绝险。他笔下的庐山美到极致,奇到顶点。谁知,359年后的苏轼也写了庐山。他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美丽景色,更从中提炼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道理。论写景,李白更胜一筹;论以景言理,苏轼却技高一等。他们二人同写庐山,各自写出了不同时代的作品风格,分别代表了唐诗和宋词的最高水平。

4、意含景外。顾况《题琅玡上方》:“东晋王家住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东晋时的宰相王导,本是山东琅玡人。他曾在建康城东北江乘县(今属南京)侨设南琅玡郡,那里有一条青溪,王家世代住在这里的乌衣巷。刘禹锡《乌衣巷》诗:“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东晋王家住此溪”之事。顾况游览到“琅玡寺”殿后的高处,放眼望去——“南朝树色隔窗低”,这里依然亭台楼阁,山水依旧,风景依然;“碑沈字灭昔人远”,作者由美丽的风景,想到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历史人物(“沈”指“沉”)。如今,当年的古碑已沉入水中,记功的文字也已经磨灭,历史人物早已故去,离我们的岁月很远了。“远”字是“诗眼”,饱含了无限凄残哀惋之情;“谷鸟犹向寒花啼”,现在,这里只有山谷中的小鸟偶尔飞来,对着溪边的寒花啼叫几声。人们,却早已忘记唐朝时这里曾经出现过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英雄人物了,更何况世代久远的东晋宰相王导呢,更没有人去想他了。这首诗,明写“风景”,暗写“言外之意”——人们不应只图追求眼前的功利得失,而忘记了历代为国牺牲的先烈和为人民打下江下的英雄!这才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主旨。这种“意含景外”的创作手法,无声无息地将作者不便直叙的心声,通过景物的描写,婑婉、含蓄、暗示给了读者,给人以无限想象的余地,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5、情随景深。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二首》(其二):“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月,兵部武选司杨继盛因弹劾权奸严嵩,被严嵩诬害处死。吴国伦(即“明卿”)当时为兵部给事中,倡议为杨继盛赠礼送葬,因此得罪严嵩,被贬为南康推官。此时,作者正在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李攀龙写了这首七绝为其送行。“青枫飒飒雨凄凄”,是写近景。“飒飒”,风雨声。阵阵秋雨将青枫吹打得飒飒作响。从时节、送别地点及风声雨景,层层渲染一种愁情凉意,烘托出了一个特定的凄凉别离场景。这一句委婉地映衬出了一对好友离别时的悲惨凄凉、依依不舍的深情;“秋色遥看入楚迷”,是写远景。“楚”,指江西,古为南楚,指吴国伦将去之地。遥看远方秋雨中的楚天,一片迷蒙。作者的忧愁又悄悄向纵深推进了一步。这个“迷”字,既是当时现场景色的真实描写,又暗示了离人前途的渺茫,暗含了诗人对好友今后命运的担忧;“谁向孤舟怜逐客”,“怜”,同情。“逐客”:指贬逐出京的吴国伦。谁又会在这绵绵秋雨之中,到这一叶孤舟上来,看望和同情你这被贬放逐的人呢。表示了对吴的依恋之情和同情之心,抒发了对被贬友人孤独远行的深切同情;“白云相送大江西。”这一句,感情由低沉转入昂扬,写法由含蓄映衬转成从正面表白。“白云”:《梁代隐士陶宏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里化用其意,是说自己因病不能相送,只有白云与你一路相伴。但是我的心随白云,一起送你远赴江西贬所。表现了诗人的牵挂之情,和对朋友的赞赏、激励之意。既表白了自己思念关怀之情与白云同在,也用白云暗喻友人清高飘逸、潇洒独行的品格,字里行间饱含激励之情。情随景深,意在象外。

图片6.png

6、情随景转。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于刘长卿遭贬之后的严冬。“日暮苍山远。”“日暮”,傍晚。“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显得很远。诗人勾画了一个暮色苍茫、山路遥远的图景。诗中并没有写人物。但这五个字,使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一个“远”字,点活了画面,烘托了诗境,暗示了这位旅人在傍晚的山路上孤独寂寞的心境;“天寒白屋贫。”“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了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透露了急于“投宿”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旅途的艰辛;“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篱笆门。天色已晚,旅人山路投宿。忽然听到篱笆门边有小狗的叫声,原来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表露了旅人一路辛劳、夜不能寐的愁绪。这首诗,写了一位旅人雪山夜宿的情景。作者按时间为序,只选取了“走在傍晚山路”、“投宿贫苦山家”、“主人风雪夜归”三个场景。首句写山路所感,次句写投宿所见,后两句写雪夜所闻。将旅人投宿前后的心理波澜表现得层次分明,景真情切。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含深情。前两句寓意是:作者被害得走投无路,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后两句寓意是:作者在绝望中遇上救星,包含了无限的感激之情。这首诗的标题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寓意是:作者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诬陷获罪(风雪落难),监察御史苗丕相救(“芙蓉山主人”风雪之夜“留宿”),作者以此诗感恩。所以,这首诗明写的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暗写的是诗人政治生涯的坎坷艰辛。作品诗中有画,情随景转,委婉含蓄,画外见情,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深沉的寓意。


四、情景交融

诗人以自己的情绪色彩与自然景物相触汇。如:

1、情景相生。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志趣不合,夫妻不和,情绪抑郁苦闷却又无可奈何,只有寄情于诗,移情于物来排遣烦恼。《秋夜》就是一首闺怨诗:“夜久无眠秋气清。”首句点题,交代时间、心态和环境。此句写秋夜清凉,作者愁绪满怀,衣衫单薄,昼夜难寝,更添几分愁苦;“烛花频剪欲三更。”古代“烛花”是喜事的预兆。作者反用其意、“频剪烛花”,写出了焦灼不安的心情。“欲三更”极写了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铺床凉满梧桐月。”这是抒情。灭灯之后满床都是梧桐月影。作者秋深灯下无眠,心中已忧愁三分;又见满床梧桐月影时,愁情更深一层。“凉”字,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月在梧桐缺处明。”还是抒情。“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写自然景物不能圆满,暗喻人事不能圆满。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这首诗,以愁情写秋景,以秋景衬愁情。在愁情与秋景的相互感发中,秋景愈见凄清,愁情加倍愁苦,句句写景,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情景相生。

2、寓情于景。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长安应试落第,官场很不得志。“安史之乱”后,他回到了成都草堂。面对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写下了这幅“春景图”。“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写近景。是一个特写镜头:“翠柳”,是早春的符号;“黄鹂”,是跳动的音符。黄鹂与翠柳组成了春天的第一乐章。两只黄鹂在柳荫对唱,表现了春暖花开、百鸟争鸣、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鸣”字最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静中有动,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开头这两句,诗人浓笔重墨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愉悦心情,表现了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远景:一行白鹭向着青天冲飞。动中有静,显示了空间的辽阔。作品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艳丽,表现了春到人间、生机蓬勃的喜人景象。这幅风景画,看上去完全是客观风景的描摩,似乎没有一点主观的感情色彩。但事实上,这幅画中不仅有黄鹂和翠柳的视觉形象,而且还有黄鹂鸣叫、翠柳舞风的听觉形象。至于白鹭上青天,也有“青天”“白鹭”的视觉形象与“白鹭扑打翅膀”的听觉形象。而这些,都是诗人深受场景感触后,才用他的笔寓情于景写出来的。所以,其中“我”虽不在,实则有“我”。暗喻“我”将与“高洁之士”一同纵横天下;“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平视看到的景色。诗人的目光向西望去,窗口好象是一个镜框,镶嵌着“西岭千秋雪”这幅永恒的风俗画。“西岭千秋雪”有多层含义:一是实写。初春,远在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二是虚写。指当时少数民族土蕃,盘踞在西川的大雪山,经常入侵,百姓不得安居;三是隐喻。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从陕西流亡到成都,生活非常困难。幸得荆南节度使成都府尹严武相助。严武常与杜甫吟诗唱和,并奏请朝廷任命杜甫为工部员外郎。他对杜甫有知遇之恩。写此诗时,严武已去世。当杜甫在草堂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丽春景时,不禁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再也不能与严武象“两个黄鹂鸣翠柳”那样吟诗唱和了,一家人的生活又象“千秋雪”那样更加寒冷、更加困难了。便欣然命笔,寓情于景,使感恩之情寓于诗中;“门泊东吴万里船。”来自“东吴”的“万里船”能够通行,说明交通已经恢复,也说明“安史之乱”已经进入尾声。由于生活极度困难,当诗人看到门前停泊着东吴来的船只时,很自然地睹物生情,想念故土,想回故乡;同时,也讽喻唐王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政治危机,如“雪”一样,早晚会“溶化”。

3、情景浑融。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宰相。后遭奸相李林甫诽谤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写下这首《望月怀远》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景点题,写“望月”。茫茫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你我虽相隔天涯,却共赏同一轮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这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但谢庄写的是赋,苏轼写的是词,张九龄写的是诗,体裁不同,各臻其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怀远”。“情人”,指作者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通宵的月色,一般人不关心,而远隔天涯的亲人,由于对月相思久不能寐,总会觉得长夜漫漫。这两句,以“怨”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对应,写有情之人怨恨月夜漫长,整夜不眠,思念亲人,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写“望月”。“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竟夕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夜深了,露水已打湿了衣裳。这两句准确地描写了深夜对月不眠的情景;“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写“怀远”。进一步抒写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深情,揽之满手却不能相赠。怎么办?还是去睡吧,也许能做个好梦,让我们在梦中相会吧。这两句,构思奇巧,意境高古,借用了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诗意,翻古为新,余味无穷。全诗,“怀”由“望”生,“月”与“情”在;句句有月,处处有情;情景浑融,感人至深。表达了作者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悠悠深情。

图片8_副本.png

4、情与景融。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先天元年(712)年,作诗《送张子容进士举》。唐玄宗诏咏其诗,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之语,唐玄宗说:“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结果两次进京赶考不中,仕途困顿,隐居终身。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将他招致幕府,任命为荆州从事。两年后,他返回故居,病逝。《春晓》是他隐居鹿门山所作。“春眠不觉晓”,首句点题,写情。“春”字点明季节,写室内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诗人只选取清晨刚刚睡醒一瞬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却又不铺展开去,仅悄悄透露了一点口风,把读者逗引到了春意氛围中。“不觉”二字,透露出了一种喜悦的心情;“处处闻啼鸟。”写景,写悦耳的“春声”,用室外的鸟鸣交代醒来的原因。春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诗人不去写。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写那处处啼鸟,感知春晓。不知不觉已将胸中之春情与室外之春声相交汇,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爱春之情,油然而生;“夜来风雨声”,写景,写昨晚室外春雨的回忆。昨夜,阵阵春雨,纷纷扬扬,滋润万物,一派生机。这是诗人在室内听到的,用春雨来渲染户外春天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花落知多少。”写眼前,触景生情。一夜风雨,不知吹落了多少春花。诗人的感情突然由“喜春”又转为“惜春”。诗歌,有时是隐喻艺术。《春晓》中的“春眠”其实是“隐语”:事实上,诗人并没有睡着,反而很苦闷,昨夜雨疏风骤,使他愈加烦躁,吵醒他的竟然是“鸟鸣”之声。回顾诗人的一生,宰相张九龄提拔过他,伯乐韩朝宗引荐过他。但是,他却仕途困顿,隐居终身。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鸟”却整天耀武扬威、叽叽喳喳。“处处”的惊鸟之声,虽然唤醒了隐居的孟浩然,但最终只得留下“花落知多少”的哀叹,远离尘世。“花”是诗眼,不仅指“花”,也代表着“怀才不遇的人”。孟浩然是用这首诗,隐喻自己心中不便言传的苦闷。而这些,有谁能知道?只有“春天”才能知晓。所以,这首诗取名叫“春晓”。全诗情与景融,言浅意浓,寓意深厚,独臻其妙。

5、奇情壮采。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玄宗时,张说罢相,王翰贬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他“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又被贬为道州司马。他性格豪放,倜傥不羁。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使他成了有名的诗人。“凉州”,指西北边疆地区。“葡萄美酒夜光杯。”“酒”,是当时西域的特产“葡萄酒”,名声类似于现在的“茅台酒”;“杯”,是西域用白玉制成的“夜光杯”,这是周穆王时西域所献之宝。诗人开篇就以奇特的“美酒”、珍贵的“宝杯”、奇丽的词语先声夺人,呈现出了珠光宝器、酒香四溢、为将士壮行的盛大筵席场面。这壮观豪华景象的描写,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欲饮琵琶马上催”,“欲”,将要。“琵琶”,是西域所产,“催”催人出征,也作劝酒。乐人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在马上弹奏西域的琵琶侑酒助兴,具有浓郁的边塞风情和军旅特色。“欲饮”之时,乐队弹起了琵琶,那急促欢快的旋律,既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又是在催促将士们出阵壮行,使本来已经热闹非凡的边陲战场,蒙上了一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十分明白,这次出战,意味着什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指战场。将士们想到就要奔赴沙场杀敌了,他们相互劝酒:“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有何妨?”这不是醉死梦生的颓废浪言,而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为了保卫祖国,他们早已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本来就没有想活着回来。突现了民族卫士的英雄本色,表现了将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边塞诗,可写的内容很多。但诗人却只写“设宴壮行”场面,别出心裁地将“世界名酒”、“国王宝杯”这些民间罕见的、奇特的宝器,放到“边塞宴席”这个特定的场合来写,使读者“于无声处听惊雷”,用“将士劝酒”的平淡语言,突出了卫国保家视死如归的重大主题。奇情壮釆,偏锋取胜,不愧为盛唐边塞诗之“绝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