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漫步在乡村的泊油路上,看到社区文化娛乐广场上那穿红戴绿的男女,在音乐伴奏下唱歌跳舞,许多村民驻足观看。村民的宅院里灯火通明,乡村道路旁竖起来的电线杆上光伏太阳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此时情景,由然想起儿时的煤油灯!

 我的故乡位于豫南洪河岸边,是一个交通闭塞的村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乡下没有电灯,家家户户点的是煤油灯。多数村民用玻璃瓶,薄铁皮卷成圆筒,中间捻一个棉花灯芯,盛上煤油,待煤油将灯芯浸透后用火柴点燃,发出微弱的亮光。每到夜晚,村民们陆续点上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星星点点散落在村内的各个角落。村民晚上做饭,孩子们学习办作业,家中的奶奶,母亲忙完家务后,在煤油灯下纺花,纳鞋垫,补衣服等针线活儿。外出夜归的村民一到家门口看到屋内的灯光,忙碌奔波了一天的疲惫身体不再疲乏,心里滋生出无边的温馨,把夜晚渲染得温暖异常。

 那时村民的生活过得很清贫,处于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宁静而淡泊。微弱的煤油灯光,驱散着劳累与寂寞。小时候,我家六口人,俺兄妹三人,父母和奶奶整天干集体活挣工分养家糊口,我和妹妹上学读书。晚上,全家人在煤油灯下,奶奶和母亲纺花,缝衣服,纳鞋垫,做些针线活儿。我和妹妹读书写字。等作业办完后,母亲和奶奶就给我们讲故事,教育我们好好上学读书,长大后做有出息的孩子。并给我们说当时村民传下的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我们听后很感兴趣!当时我想:奶奶母亲说的顺口溜,不正是盼望着过上好日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

 煤油灯默默燃烧着,尽管光线不明亮,却带给满屋子一股融融的温馨,给人一种兴奋和愉悦。煤油灯伴随我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在煤油灯下读书学习,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当时,在每个人心底,我想最难以忘记的应当是昏暗的灯光下,奶奶,母亲穿针引线,缝衣服,纳鞋垫,纺花织布,我们在灯下学习的画面。这些画面深深印在脑海里。煤油灯伴随我们度过艰难的困苦岁月,见证着历史的一种产物!

 岁月无情地穿过多少个春秋,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难以平静。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滋润神州大地,农民过上好日子,衣食住行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煤油灯也早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踔厉奋发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奉献。

 世间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小时候家里用过的那盏煤油灯,它留给我们的是永远难以忘怀的静谥和温馨,想起那过往的岁月用过的煤油灯,温馨柔和的灯光就亮在心底,想起奶奶和母亲在煤油灯下缝衣服,纺线织布的身影,她们没过上好日子,却早已离开人世,做儿女儿孙的心里很难受,思念缅怀之情在脑海中盘旋!

 啊,煤油灯,在昔日的岁月中你伴随我们生活,随着岁月的更迭,你已成为历史的物件,我们将珍藏着你,你是人们心中明亮的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