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道横亘祖国万里海疆的无形战线;

  这是一片硝烟迭起却听不到厮杀声的神秘战场。

  从黄海到南太平洋,从空中、陆上、海面到水下的多维空间,从海防、海基导弹、水雷、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直到运载火箭,每一型刚刚脱胎母腹的海军新装备,都要在这里接受“洗礼”,于无声处骤响惊雷,叱咤海天风云之间。

  这片神秘的海域,就是中国海防导弹武器试验场。

  这里有一群为中国海军武器核发“通行证”的军人。

  金色十月,在这个试验场第40个华诞的时候,我们走进这片海域,揭开了她多年遮盖着的神秘面纱。


  慈禧“御舰”:海防导弹试验第一靶

  那是1957年10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元帅,在莫斯科与苏联国防部长科涅夫元帅签署了引进导弹的协定,并由苏方协助建立海上试验靶场。因此,在“老大哥”的帮助下,那片荒凉的小山沟成为孕育中国海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摇篮。与其它尖端武器试验一样,海上试验靶场的建立过程是绝密的,一些海军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开始神秘地失踪,周围的同事不知其动向,家属和亲友不知其下落。  

  原海军某基地参谋长杨国宇,突然被某基地首长叫到了单独的房间,只告诉他北京来了密令调人,具体干啥不知道。并给了他一个神秘的代号:“营房部长”。几个月后,“营房部长”杨国宇成了海防导弹试验场的副司令员,他和苏联专家一道,乘着飞机为中国的海防导弹武器试验选址建点。

  海军电信大队干部李庆禄的调动更富有传奇色彩。他被调到了一个叫电影训练队的地方,领章帽徽全部被没收,当然训练的科目并不是电影技术,而是为尖端武器试验进行拍照。这期间,半年没收到儿子的信件的父亲从河南赶到部队看他,听说儿子去了北京,又风尘仆仆东奔西走了10天,也没找到儿子的人影,老人失望地回家了。几十年后,老父亲才知道,当时他的住处与儿子仅一墙之隔。

  1958年12月24日,一列装载着某型导弹的火车秘密驶抵我国,这是苏联支援我海军的第一批岸舰导弹。在试验场的导弹库里,我们见到了这种名为“544”的导弹。与其说是导弹,不如称飞机更准确。因为这种导弹是由米格歼击改装的,只不过将驾驶舱机关密封,里边装上弹药和控制设备而已。但这毕竟是当时先进的作战武器呀!经中央军委批准,决定于1959年6月12日在我国的海上靶场发射第一枚导弹。发射时的场景很热烈,罗荣桓、叶剑英、谭政、肖劲光、张爱萍、刘亚楼、陈土榘、邓华、杨得志、钱学森、黄火青等军队将帅和地方领导云集试验场,等待着属于中国的这个第一次。在远处的海面上,一艘破烂不堪的老式“巡洋舰”,作为我海军海防导弹试验的第一靶,被五花大绑地固定在了海面上。

  这艘老式巡洋舰,就是曾经风光一时的慈禧太后的“御舰”“宜川”号。在我人民海军第一次试射导弹选靶船时,把已破烂不堪的“宜川”舰从旅顺海港的废船堆里拖了出来。

  第一次打靶,由苏联“老大哥”执法。但是,随着一声巨响,“飞机式”导弹并没有引来热烈的掌声。可能是由于“力气”不足,导弹的离“宜川”280米处入水爆炸,只有4块弹片落在了军舰的甲板上,这样的结果让苏联专家大失面子,特别是组长特卡乔夫上校更为恼火,因为试验成功了他回国后就可由上校晋升为少将,这下可好,国家的荣誉得不到维护不说,个人的前途也受到了影响。

  由于众所周的原因,没有等到再次合作发射,“老大哥”就全部撤走了,中国海防导弹试验场就像一个疾走的人被砍掉了一条腿,开始艰难坎坷的自我创业。杨国宇代号“营房部长”,可那时,山沟沟里一片荒寂,除了绵延的秃山、风水和乱石头,别的什么都没有。为了解决温饱,科研工作者们那双本来是握笔的手却拿起锄头。没有牲口耕地,就用人拉犁;没有房子,就住帐蓬;没有水喝,就自己打井。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科研工作者们白天劳作,晚上挑灯搞科研。就在苏联专家撤走1455天的时候,海防导弹试验场第一次组织实施岸舰射。这可是中国开天辟地第一次!试验人员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导弹起飞了!谁知52秒之后,它却不听指挥,飞得无影无踪。

  首战失败,好似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每位参战者的心头。但他们很快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官兵们来到导弹爆炸地,花钱从老百姓家中买回碎片。日夜加班研讨后,他们紧皱的眉头展开来,导弹发射失败的原因找到了。

  半个月后,第二次试射。这一次,慈禧太后的“御舰”没能幸免。导弹直接命中“宜川”号,从第一个烟囱侧部穿过舰体右舷造成一个通体透亮的窟窿,太后“御舰”连同一段屈辱的历史灰飞烟灭,葬身大海。

  从此,带着神秘色彩的成功一次接着一次:我国第一代舰舰导弹在这里试验成功,并批准定型;舰舰导弹某系统精度试验在这里获准通过;某舰炮系统精度试验成功;某新型鱼干雷在这里获准设计定型……

  40年里,海防导弹试验场为海军200多种导弹、舰炮、水中兵器、导航设备、电子对抗等武器装备签发了“通行证”。这个能力和速度,已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蛟龙出海:扶摇直上重霄九

  海防导弹试验场机关大楼前,耸立着一枚乳白色的火箭。这是共和国在80年代向太平洋发射的“巨浪”型潜地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是共和国继原子弹、氢弹、陆地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和发射人造卫星之后,又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也是试验场完成的200多项试验任务中最“牛气”的试验之一。

  鲜为人知的火箭发射试验,经历了坎坷的过程。

  潜艇发射运载火箭,起始方案是从海上向我国本土发射。这样,即使试验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国际影响。但导弹残骸的坠落可能危及海上或陆地的建筑设施。于是,海防导弹试验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打就打向公海!

  这无疑是自加压力!

  于是,为了确保试验成功,科研人员加班加点,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测量工作。因为一枚火箭上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部件都要合格才行。他们给自己立下了一条 守则:宁肯重复测试百次,绝不放过一个疑点。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紧张地进行着。惟有导弹安全控制系统还没有着落。这是运载火箭发射预防万一的“保险”装置涉及到飞行力学、海洋测量、地球物理、应用数学、光测遥感等10多门学科,要求反应灵敏、操作简单易行。

  在美国,为了这个系统的研制,近百人的研究所整整干了5年多才大功靠成。正当大家犯愁时,导弹专业出身的科技干部李福才主动请缨:“让我来干!”

  “让我来干!”铮铮四个字,使他付出整整四年的心血——翻阅了堆起来比他身高还要调出两倍的资料,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几年之后,他带领科技人员策划的总体方案,终于在模校飞检验中成功了。

  1982年10月,装载着运载火箭的潜艇在一排排水面舰艇和观测舰只的护卫下,驶向大洋的深处。

  发射准备进入最后的时刻,保险栓打开了。人们的心又一次提到嗓子眼。大家清楚,安全控制系统之毫厘,就会推动之千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测试插头分离。发射控制台上,表示达到发射条件的最后两颗信号灯亮了。指挥员开始报时——“10,9,8,7,6,5,4,3,2,1,发射!”

  随着口令,发射操作手放在按钮上的右手拇指用力一按,只听海底传来一声轰响,海面上窜起几十米高的巨大水柱,乳白色的巨龙从水柱中脱颖而出,浑身披着水帘,尾部喷着橘红色的火焰,扶摇直上,直冲云霄蓝天和大海顿时金碧辉煌。

  然而,指挥中心却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变幻莫测的电子显示幕,惟恐漏掉一个细节。

  发射指挥屏息静气。他斜眼看了看火箭自毁按钮,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用上它!

  10秒,20秒,30秒……一切显示正常。前线指挥部报告火箭落在预定海域,人们欢呼雀跃!

  这次成功震惊了世界。当日,外地纷纷发表评述:中国已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个具有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


  与死神接吻的勇士

  “轰”地一声,大地猛然震动,因高热气流把动力弯管炸空,震得导弹发射井壁倒塌,碎石乱飞,发射场坪一片火海。

  正在测量车里与数据“较劲”的刘怀中,感觉有东西砸在车棚上,但他无暇顾及,在数据堆里头也不抬,直到把最后几组数据处理完,才抱着数据资料跑出火海。

  等他回头看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刚才砸在车棚上的是一块适配器,如果没有车棚挡着,他的头决不会只被砸一个包。

  老靶场说:“武器试验过程中,人的生死系数是50%。”靶场上有大批专门负责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研人员。靶场人还幽它一默,称他们是“与死神接吻的勇士”。

  一次,海防导弹试验场进行某新型导弹发射试验。第一次上舰测量,谁去?生死面前,没有人往后躲。在场的科技干部人人写了请战书。最终,机会让科技干部王照奉抢到了手。

  他默默地告别了新婚妻子,笑着一一和战友们握手,好多战友偷偷地为他抹眼泪。

  面对试验能否成功的未知数,此去绝不亚于趟地雷,他大步走向试验发射艇。送他上艇的政委申爱华和参谋长朱耀洲却“赖”着不走了,说是陪他“体会体会”。王照奉急了,连推带拉撵政委和参谋长下去,两位领导就是不动,没办法,三个人只好同艇命运。

  潜艇被人称为“铁棺材”,钻到海里,万一有点啥情况谁也跑不了。

  一次某型号弹试验的载体是经过改装的潜艇。参加试验的科技人员手中攥出了一把汗,眼睛盯着各种仪表,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经过对改装潜艇部件逐一进行测试,各种数据也记录了下来。紧张和忙碌使人们早把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忘到了脑后,直到要进行导弹发射试验,大家的心又悬了起来。本来狭小拥挤的舱内,空气异常沉闷。

  各种仪表显示,发射条件充分。导弹发射的命令发出。只听“轰”地一声响,紧接着,会场器里传来捷报:“导弹命中目标!”

  “成功了!潜艇动作正常!”大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李庆禄,这位海防导弹试验场影像资料摄录第一人,一生中有着数不清的与死神打交道的经历。由于拍摄资料需要到最前沿,因此也最危险。一次,他正全神贯注地拍摄着某新型导弹试验发射的情景。不想,导弹失控,在人们头顶100多米的上空乱舞。镜头一直追随着导弹的李庆禄竟然毫无觉察。许多人都冲他高喊:“卧倒!”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直到导弹在离地300米远的地方栽地爆炸,他才回过神来。虽然耳朵差点没被震聋,但他还乐呵呵的说:“我拍到了最完整的资料!”

  正是有了这么一群舍生忘死的海上靶场人,海防导弹试验场短短40年,就创造出辉煌成就。巨浪一号安全控制软件系统、调整潜艇水下航速航迹综合测量系统、某型红外激光雷达等2000多项科技成果令人刮目相看;建成第一座干雷固定发射平台、第一座深水武器试验场,第一座火炮试验阵地,国产导弹在这里第一次实现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实质飞行等104项第一,让人肃然起敬。


  较量,在国门之外

  大洋深处的一片神秘的海域,这天,雾锁重洋,戒备森严。

  一场由多个国家参加的导弹发射试验正在秘密进行,这是一场导弹质量和试验能力的较量。

  在现场观摩的不仅有导弹专家,而且有国家元首。中国海上导弹发射试验时间排在最后,显然是黄昏前的压抽戏。

  某大国导弹首先出台亮相。该导弹很争气,击中了靶船。虽然只打中了靶船的集装箱,但看台上仍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大国的专家得意洋洋地瞅瞅中国海防导弹试验场专家,伸出大拇指来了一番自我陶醉。

  中国导弹专家微微一笑,向他们表示祝贺。黄昏时分,轮到中国导弹出场了。但是,导弹因运输不慎出了故障。此时,距离发射时间仅剩5分钟。有些不怀好意的外国专家看此情景幸灾乐祸。随行的海防导弹试验场制导专家伍成林没有惊惶失措,沉着地来到导弹前,经过一番精心测试,随后迅速“对症诊治”,很快在预定时间内排除了故障。

  一直在一旁观摩的某国总统,深深为中国专家的高超技术所感动。感动之余,他把自己的专机提供给中国专家使用,并派来一名上校飞行员驾驶。

  然而,就在导弹即将发射之际,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出现了,由两艘驳船连接的靶船,不知是因为连接不牢还是风力太大,突然分开了300米。

  还打不打?打吧,目标环保一小半,其命中难度自然增大了两倍;不打吧,虽然符合常规,但再申请海域、时间,不但手续复杂,而且费用昂贵,面对外国总统和专家的眼神,负责带队的专家李化新和同志们冷静分析后,果断作出准时发射的决定。

  中国专家各就各位,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

  一声令下,导弹呼啸着飞出,直奔目标。这时,目标上空正徘徊着那架总统专机,驾驶员没想到中国专家会在这种目标缩小的情形下照常发射,一时间被中国军人的气概惊呆了,坐在机上观察情况的伍成林随即猛地一拉驾驶员,驾驶员这才醒过神来,拼命往上操纵杆。导弹在飞机肚皮下飞过,直接命中靶船的吃水线,将其拦腰炸断,坐在观测船上当“教官”的外国总统和专家,高兴得手舞足蹈,即使是有敌意的外国专家,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连说“OK”表示由衷的钦佩。

  成功的动力,也是新的起点。中国海防导弹试验场迎着现代化的召唤,正昂首驶向新的目标。


  (作者:甲一丁 丁玉宝。本篇纪实文学首发于《葫芦岛日报》,本次参加【95周年】征文活动,作者重新改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