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一座让中国人民永远刻骨铭心的桥,更是一座悲壮的桥,英雄的桥。

       多年前,从电影或电视里看到关于“七七卢沟桥事变”那段历史时,就想着哪天到北京一定去看看,祭拜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世界名桥。

       那年冬天,我和同事趁在北京学习的机会,终于走进了宛平城,登上了卢沟桥,了却了淤积多年的心愿。那天下午,我们乘公共汽车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南方向15公里处的宛平城。宛平城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轰击,并企图强夺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我们沿着宛平城外围城墙往卢沟桥方向走。这时,我看到厚实的墙体上累累弹痕,如睁大的眼睛在怒视着什么。沿着墙根的地面上,是数不清的柱状纪念碑,上面刻写着日本侵华多年的累累罪行。我看到,在挂有“七七事变弹痕遗址”标识牌的下方,在柱状纪念碑的空地里,几位老人正悠闲地看着另一位老人抖空竹,享受着和平的温暖阳光。我想,在他们的记忆里,肯定还存有那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我们终于来到了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卢沟桥。卢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这条永定河本名为桑干河,又名浑河、小黄河、黑水河、无定河,清康熙年间改称永定河,它发源于陕西桑干山,经太行流向东南。金朝时,称北京这段为卢沟河。据说,在远古时代,当今的卢沟桥附近就是一个重要渡口。1153年.金王朝由上京(今哈尔滨东南阿城)迁都燕京(今北京)后,这里尚无固定的桥梁。随着金朝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里的交通状况,1189年,金朝皇帝下令建造石桥,并于1192年建成。起初命名为广济桥,后改名为卢沟桥。卢沟桥建成后,这里更加繁荣,可谓是行旅如织、车马相接,也更有许多文人墨客和旅行家为之倾倒,它们吟诗绘画,撰文作赋,描摹石桥景色,抒发羁旅情怀。留下了大量不朽的作品。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该桥曾毁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

      我们沿着古桥从东向西漫步,此桥独有的厚重沧桑和着岁月赋予的沉稳,不断敲击着我的心房。我盯着桥面上凸凹不平的仰天石,仿佛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听到了车轮滚滚的喧嚣声。再看看立于大桥两边石狮子,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记述此桥,并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这时,桥面上有行人匆匆走过,有学生背着书包跑跳着,也有人骑着自行车穿行。我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桥边,凝视着石狮子,表情十分凝重。是的,站在这里,总让人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我们在欣赏古代精美造桥艺术的同时,又仿佛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惨烈的厮杀声。桥上的群狮们,你们一定亲眼目睹了1937年7月7日夜晚的炮火,目睹了日寇的狡诈和凶残,见证了29军将士的英勇和无畏,见证了抗日军民的同仇敌忾。“愿与卢沟桥共存亡,卢沟桥为吾人之坟墓!”抗日将士的誓言,至今言尤在耳,振聋发聩。电视剧《大刀》里曾表现了抗日将士誓死保卫卢沟桥的那一幕,展现出来的是气势,是胆量,是军魂,是民族魂。

       往回走,我站在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的清乾隆题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前,想象着乾隆帝到这里游览时的情景。“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月光。”乾隆帝《卢沟晓月》中描绘的景色,随着永定河的断流已不复往日的风采。这时,天色将尽,落日西沉,我们走进了宛平城。虽然城内许多建筑物都是后来修复的,但也显得古色古香,百姓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享受着和谐社会的安宁。我真诚地希望中国远离战争,世界远离战争,国家和平共处,人民和睦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