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8日

       上午,利用开会之机,我和参会人员一起游览了著名的包公祠。

       在以法治乱、反腐倡廉的当今,到包公祠凭吊一代清官包拯,怀古思英,以明做人做官的道德标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包拯(999~1062),字希仁,尊称包公。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肥东县)人。天圣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因其执法如山,除暴安良,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清正廉明,所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死后谥号孝肃,故祠堂全称“包孝肃公祠”。

       包公祠坐落在合肥市城南包河公园内。进入包河公园正门,只见曲径通幽,亭轩错落,杨柳盈岸,菱荷满池,景色十分秀丽。跨过小桥,在绿树翠竹之间的香花墩,隐现着一座白墙青瓦、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大门有石狮镇守,门前筑有石阶,门上有一副“忠贤将相;道德名家”的红底黑字对联,门额直书“包孝肃公祠”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就是我们将要参观的包公祠。

       包公祠原是一座古庙,明弘治太守宋光明为了顺乎民意,将庙宇改建成“包公书院”。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朝御史杨瞻重修包公书院,遂定名为“包公祠”。太平天国年间,包公祠曾一度毁于兵火。清光绪八年(1882年),身为合肥人的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捐献白银2800两,又将祠堂修葺一新,包公祠占地不足1亩,现有正殿5 间,两厢各3间。门前回廊环绕,廊外有一个40平方米的天井,天井中央设置香炉,香火终日不断。   

       走进包公祠大门,循廊绕行,我们看到正殿大厅有一台基,上面坐着包拯塑像,高约8尺。包公身穿红袍,头戴乌纱,粉面修髯,一身正气。在塑像左侧后壁上,镶嵌着一块1米多高的石碑,碑上有以清晰、有力、明快线条雕绘的包拯像,他手持朝板而立,蹙眉平视,形象逼真,呈现一种亲切、伟岸、庄严的气质。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虽世事沧桑,但有关他的佳活一直被人们传颂。历代文人墨客拜谒包公祠后,留下大量的诗词和题记,均以颂扬包拯的高贵品德为主要内容。在正殿的拱屋檐上,悬挂着三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中间一块“色正芒寒”为清光绪年间朝廷大臣李鸿章所题;左边一块“庐阳正气”为光绪年间书法家左锡旋所题;右边一块“节亮风清”为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登山所题。两侧墙壁上,挂着长约3米的木刻垂楹三副,分别为合肥知县陈斌、庐州知府左辅及陈州百姓题赠。第一副是:“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第二副是:“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训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第三副是:“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这些对联不仅字体饱满有力,气宇轩昂,而且内涵丰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从中可知包拯之人品,功德之高尚。   

       在“铁面冰心”的匾额下面陈列着三座铜铡,这就是当年包拯执法时使用的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这些刑具用于处决身份不同的罪犯。   

走出正殿,我们来到西厢房,这里保存着包公墓出土的文物。大堂右壁石碑刻有《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这是包拯晚年为其后代立下的家规。由此可见,包拯对后世子孙要求多么严格。

东厢房内一石碑刻有五言诗一首,这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包拯唯一的文学作品。诗文如下: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存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包拯的政治抱负和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做一个能替劳苦百姓办好事的真正的官吏。据包拯的门生张田记述,这是包拯做官时为自己立下的处世为人的座右铭,是指导他一生为官的准则。

       祠东有一座六角飞檐、青瓦红柱的凉亭,亭内有古井一口,水质清甜。亭顶有龙的浮雕,影子映入井内,龙影随井水的晃动而挥舞,故称“龙井”。亭壁嵌有石碑一方,名曰《香花墩井亭记》,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举人李国衡撰写。碑文记载一个典故:昔日有一太守游览包公祠,喝此井水后,头痛不止,原来他是个脏官,所以得到如此报应。又说,贪官污吏若能痛改前非,改恶从善,饮则病除。故此井又名“廉泉”。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它却反映了人们对包拯这样的清官的爱戴和对脏官的憎恨。

       包公祠西南侧有流芳亭。据史书记载,包拯幼时,家住老城内,常到这里读书、玩耍,并传有佳话。后包拯仕途为官,人们为纪念这段流芳千古的历史,特在此营造“流芳亭”。

     “深柳依然读书处,香花不改旧时墩。”我们登上清幽典雅的流芳亭,环顾四周,但见蒲荷数里,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荫翳。包河碧波荡漾,日夜吟颂着包拯的廉洁美德。

       传说包拯晚年,宋仁宗赵祯念他劳苦功高,把巢湖赏赐与他,他坚辞不受。后来,宋仁宗又赐庐州这段护城河。皇上是金口玉言,再不领封便有欺君之罪,包拯万般无奈,只好接受。但他规定,家人在河里种藕养鱼,只能接济穷人,不许营利买卖。后人将这段护城河称为包河。由于河内之红花藕孔大节疏,质嫩无丝,从此庐州便留下一句歇后语:“包河藕——无丝(私)”,以誉包拯铁面无私。

       包家后代恪守包拯这一遗训,每到八月中秋这一天,全族都要团聚一堂,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此藕无丝(私),冰心可鉴”。久而久之,流传乡里,遂成美德风俗。

       至今,中秋节晚上,合肥东乡老人仍要携子抱孙,手举供品对天发誓:“吃一口无丝藕,想想做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