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烈士纪念园位于江西省于都县新陂乡境内,陵园庄严肃穆、苍柏青翠。沿阶而上,迎面是“不忘初心”的群像雕塑,栩栩如生;随后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巍峨耸立,纪念碑后方左、中、右侧镌刻了全县所有烈士的英名;再往北就是每个留在这里的独立烈士墓了。

       英烈名是按乡镇编排的,虽然于都的英烈名密密麻麻数以万计,但我很快在贡江镇版块中找到了我要找的名字——刘治三,他是我爷爷,虽然从未与他谋面,但他的形象时常在我的脑海中萦绕。

       今年是我的爷爷加入中国共产党95周年,也是爷爷参加工农红军93周年。我从奶奶、叔叔以及他生前的战友那里了解了不少有关爷爷鲜未人知的故亊,这让我满心敬佩和崇拜,激励着我从小立志,长大后也要做爷爷那样的人。

 

       一、爷爷见过毛泽东同志

       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建国路中段一条幽静的小巷里,有一座建于清末的客家老宅,那就是我爷爷生前住过的家,我的大部分时光也是在这个老屋里度过。破旧的悬山顶,斑驳的马头墙,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200多年来的岁月。

       这座老宅是我爷爷的爷爷(客家方言称之为太公)刘次垣,为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座能够遮风避雨的福地。在这个古老宅第的大家族中,爷爷排行老二,太公为爷爷根据辈分取名叫晋璧。

       爷爷虽然读书不多,仅有高小的文化水平,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就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乐于和工农接近,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爷爷早在1927年就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地参与其中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在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来到赣南,特别是来到于都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并居住在管屋,从而成了我家的邻居。

       我家在这条古巷东面,管屋在古巷的西面,相隔不到5步之距。距离毛泽东同志的住处很近,那时我家驻扎了不少红军,相互之间的串门那就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了。

       毛泽东同志那时任红四军的党代表,朱德任红四军军长。1929年4月10日在于都县城的昌村中学(现在的城关小学)召开了党员积极分子大会,4月12日在东门沙坝召开了万人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这两个大会上宣布赣南笫一个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宣布成立县赤卫大队。从此于都有了自己的新生红色政权和革命武装。

       毛泽东同志在这两次的大会上充滿激情的演讲,深深地震撼了当时在现场的爷爷的内心,从而更加坚定了他要革命到底的信心。

       爷爷在现场公开表态要参加工农红军,他是我们家族中唯一一个近距离见过毛泽东同志的人了。


 微信图片_20050121024635.jpg      二、改名

       1929年那两次大会时的爷爷,已经三十二岁了,有四个孩子。爷爷为了表达投身革命的志向,毅然把原先叫“晋璧”的名字改成为“治三”,并一直沿用到他最后的牺牲,都没有再变过。

       叔叔曾向我解释了爷爷名字“治三”的含义。叔叔说:“爷爷把名字改为治三,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一是治家、二是治国、三是治天下。”

       叔叔说这“三治”出自《礼记·大学》:治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治国是指治理好“病中”的国家,使国家富强起来;治天下是指使天下的民众和万物。使天下老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当时的爷爷就已经具有了家国天下的博大胸怀,通过名字来警示自己肩负的使命。

 

        三、参加游击队

        爷爷参加工农红军后,在于北地区红军游击队担任指导员,基本上整天在外忙着他的事业,基本顾不上家里。他带领游击队在于北地区广泛地开展活动,仓前、岭背、仙下、银坑、马安、桥头、葛坳、曲洋(这些都是乡镇名)和兴国县靠近于都县边境的部分地区也是游击队活动的范围,都留下了爷爷的足迹。

       爷爷生前的战友谢宝金,曾经深情地回顾他在岭背参加红军、随游击队四处打游击的情形。他曾说过,是刘指导员领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配合红军主力打上宝、打桥头等战斗中,游击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说指导员在每次的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这对鼓舞士气起到了榜样作用。

       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看过一篇叔叔写的纪念文章,回顾了他们三兄弟曾跟随爷爷打过游击的往事,让我非常震动——红军的故事离我如此之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作为乡村的邮递员,在仓前、山塘、秀塅、红峰等地乡村邮路上给乡亲们送信,走过的地方都是爷爷当年游击队活动的范围,听当地的老人回忆红军游击队,总能令我眼前一亮,他们也许见过风尘仆仆的爷爷。

 微信图片_20050121024649.jpg

       四、为架设浮桥主动捐献门板和墙木板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86000名中央红军集结在于都河畔,并筹集了八百多条渡船待命。

       下面这段文字是某电视台来老屋的报道:刘次垣民居(我家老屋)在苏区时期多次驻扎过红军,刘次垣的孙子刘治三,是红军游击队指导员,由此这家人与红军的关系很好。红军长征出发要搭浮桥,他家先把屋内的门板都捐给红军搭桥,后因红军夜晚搭桥白天拆,木料损耗大,任务急而重,急需大量木料,刘治三又把一些房梁锯下,同时拆了两个房间的墙板一并捐给红军搭桥应急之用。

       爷爷主动拆木板墙的行动,得到了家族其他人的响应,他们也纷纷把家中的木板墙的木板拆下捐献给红军架桥。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看到我家的两间空荡荡只有几根木柱支撑的房间时,曾问过当时还健在的奶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奶奶说,你爷爷当年把木板墙拆下来送给红军架桥过河,你爷爷牺牲后,家里穷,就再也没有能力来把已拆掉的木板墙给重新补上了。我才意识到,爷爷舍小家为红军的行动离我如此之近,红军伟大的长征第一步的足印离我如此之近。

       如今,随着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当年于都县无数老百姓主动捐献木料的事情,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来到我家现场,讲述发生在这个大家庭支援长征的往事,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在这栋老宅不但可以看到现在县城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民居古建筑,还可以看到当年红军留在这里的大量标语、支援长征时拆过的木梁、木板墙的印记,老宅已是生动展现红军长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刘茨垣民居已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爷爷的事迹也逐渐被人们所知道了。

 微信图片_20050121024644.jpg

       五、舍生取义壮烈牺牲

       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开始了漫漫征途。爷爷所在的游击队输送了一批年轻力壮的队员到主力部队长征。爷爷的好战友谢宝金被选上,因他力气挺大,身体素质不错。

       谢宝金曾讲过这样一段与我爷爷有关的细节:有一次上早操,主要练剌杀。有一个刚当兵不久的新兵,因没有枪,于是站在旁边观看。爷爷见状,看见不远的篱笆墙有一根木头可以用来操练。爷爷就走过去想拔起来,拔了几下,都纹絲不动。谢宝金上前说“指导员,这是力气活,让我来吧。”说着他握着木头猛用了一下力就拔出来了。正因为谢宝金力气大,长征途中有了用武之地,他负责背一台60多公斤重的发电机,走了二万五千里,从于都一直背到延安,保障了中央军委的通信畅通。

       如今这台发电机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供人们参观展览。

       中央红军离开于都后不久,国民党在中央苏区开始实施了白色恐怖。国民党靖卫团卷土重来,开始大肆血腥镇压留在当地继续开展游击的红军和手无寸铁的红军家属。红军游击队被迫撤退到交通不便的山区,继续开展斗争。

       1934年12月的一天傍晚,爷爷从兴国返回于都,在路过岭背小禾溪时,被一个带着靖卫团兵的伪保长认出,他大喊一声:他是红军,快抓起来。爷爷赶忙把携带的情报,塞进嘴巴,嚼烂吞进肚子里。

       靖卫团没有抢到情报,气极败坏地将爷爷五花大绑捆起来,严刑拷打,要爷爷说出红军游击队的下落,吞进肚子里的情报的内容是什么?爷爷硬是什么也不说,靖卫团只好将爷爷连夜押送到岭背圩关押起来。

       第二天刚好是岭背圩的圩日,前来赶集的农民不少。靖卫团绑着爷爷游圩示众,还妄想从爷爷口中获得红军游击队的下落,好一网打尽。

       爷爷硬是不吃这一套,在围观的农民面前大声宣传:“老表、表嫂们,不要相信这些匪徒的鬼话,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红军一定会回来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爷爷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可舍生以取义。对党的忠诚,对自己名字“治三”理念的追寻,贯彻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靖卫团把爷爷押到不远处的岭背河畔,凶残地把爷爷杀害。

       爷爷为保守党的机密,为保护红军游击队的安全,没有屈服靖卫团匪徒的严刑拷打,威胁诱迫,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情操,最后光荣牺牲在他长年战斗过的地方,年龄定格在了37岁。

 

       六、共和国没有忘记

       我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大门上就钉了一块烈属光荣的牌子。每月我家都能领到抚恤金。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南昌的烈士纪念堂,我有幸翻阅了革命烈士花名册,从中查阅到了爷爷的英名。

       一张印有“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革命烈士证明书,刘治三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一九八三年六月三十日”,并加盖了公章。在证书左侧还有表格及文字记载:赣烈字第“140558”号,姓名“刘治三”;性别“男”;出生时间“1902年(有误,应是1897年)”;籍贯“江西于都城关镇”;生前所在单位及职务“红军游击队指导员”;参加革命时间“1929年”;入党(团)时间:(未填,应是1927年)。这个证书,被叔叔家收藏至今。

       共和国没有忘记爷爷等众多的革命烈士,人民也没有忘记,我自然更不会忘记爷爷的故事,谨以我笨拙的笔,做此纪录,以让我的后代不忘他们的先辈做的事,也能肩负起“治三”的使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