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睛看到的未必都是真实的。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有人把一支铅笔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铅笔马上就变成弯曲的了,像是快要被折断了一样。这个人见状大呼:“铅笔怎么弯了?”

其实这不是铅笔弯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我们常见的“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所以,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下面这两个正方体在转动吗?我相信很多人会说:“在转动!” 因为从视觉来看,它确实在转动。

其实这两个正方体并没有转动,人们之所以看到它在转动,是因为不断闪烁的背景让你的眼睛产生了错觉。如果你不信,那就试试吧。你用手点住正方体的某一点或一条边,你就会发现这个点(或边)是永远不动的。

有一个画家在路面上画了一个坑,他画得很像,就和真坑一样。路过的车辆和行人看到这个“坑”后都要绕着走,生怕掉进这个“坑”里。还有一个画家把路画“断”了,致使汽车到此不敢前行。其实路面上根本就没有坑,路也没有断,这些都是人画上去的。

为什么没有“坑”而能看到“坑”呢?为什么没有“断路”却有人看见“路断了”呢?这是由人们的错觉造成的。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再加上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扭曲性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比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行驶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等。

古代有个杯弓蛇影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应郴的人请他的朋友杜萱来家里饮酒。主客碰杯时,杜萱看到杯子里有条小蛇,又不好意思问,就硬着头皮把酒喝下去了。回到家杜萱疑心重重,老觉得自己肚子里有条蛇,于是就病了。后来当他得知那是挂在墙上一张弓的影子后,疑窦顿开,病也就好了。

这个人在杯子里看到的“小蛇”其实不是蛇,而是挂在墙上的弓影。由于这个人没有及时把真象搞清楚,一直疑心重重,最后得了重病,还差点丟了性名。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在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要加强调查研究,多作分析,找出事情背后的真相,不要疑神疑鬼、主观臆断、自相惊扰。

《吕⽒春秋》记载这样⼀个故事:孔⼦周游列国的时候,时局动荡,⽼百姓经常忍饥挨饿常以野菜充饥。

有⼀次,孔⼦和其学⽣在途中好⼏天没有吃到⼀粒⽶,孔⼦的学⽣颜回去讨⽶,好不容易讨回了⼀点⽶,回来后煮饭,饭熟了后,孔⼦看到颜回⽤⼿从锅内抓⽩饭放进了嘴⾥,孔⼦便假装没有看见这件事,也没有对颜回进⾏责问。

等到颜回来请孔⼦吃饭,孔⼦假装是刚刚睡醒,不假思索的说:我刚才梦见了祖先来找我,我想,先把⼲净还没吃过的⽶饭,拿来祭祖吧!颜回听了,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经吃了⼀⼝,不可以祭祖了。

孔⼦问他原因,颜回涨红了脸紧张的说:刚才我看到有炭灰掉到了锅内,饭被弄脏了,但是扔掉⼜很可惜,于是⾃⼰将其抓起来吃掉了,我不是故意偷饭吃的。

孔⼦听了恍然⼤悟,对⾃⼰的观察错误感到愧疚,于是叹息到:我平常对颜回最为信任,但是,看到他吃⽶饭,我仍然怀疑他,可见⼈的内⼼是最难确定的,⽽眼睛看到的,也不⼀定是事实啊!

孔⼦与颜回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当我们在⽣活中要对某件事或某个⼈下结论时,⼀定要从多⾓度来分析考量,如果只从⼀个⾯、⼀个点就去判断某件事或某个⼈,就很难得到真实的结论。 

上面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些事情,即使是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也未必一定是真的。现象和本质往往不是一致的。有时候,恰恰是表面的现象掩盖住了事物的本质。对种种表面现象,我们必须用心思考,采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才不会被假象迷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至于犯错误。

眼见是否为实,关键在于明其理,查其实。首先要从理论上弄清楚表相和实相、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不一致的地方。表相有时是一种假象、幻相,并非真象和实相,我们要学会透过表相寻求实相、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既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去用心观察,更要用理性思维加以分析和判断,学会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只看一时一事,更不能主观、片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