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梦,才能富国强兵;村镇有梦,才能实现小康;人生有梦,才能大步前行。  

   从电视、从广播、从报纸上,我认识了许多追梦人,像钱学森、像袁隆平,他们为了国家发展、为了集体利益,放弃金钱、名誉与地位,一心扑在事业上,一头扎进实验室,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祖国强大、人民富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还清楚的记得,60年代初期,我在兰州某部做板报员,曾经满怀激情地抄下“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的豪迈诗句。那时建国不久,新中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时期。国外,一山之隔的印度,不断骚扰我边防部队,企图侵占我国领土;所谓的苏联老大哥,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致使中国大部分行业几乎瘫痪;美国用原子弹恐吓中国人民,妄想阻挡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脚步。国内,百业待兴,人民温饱亟待解决;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贼心不死,经常对大陆进行破坏活动,撒反动传单,妄图颠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那时,所有人都希望中国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世界强国;那时,无论是机关干部、厂矿工人还是乡村农民,都希望自己能尽快吃饱穿暖富裕起来。为了这一目标,导弹之父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此后,在没有资料没有专家指导的情况下,他与同仁,用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干,使中国的导弹、原子弹和航空航天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中国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已经能自由行走在天地之间,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水稻杂交研究专家袁隆平。被人们称为“稻田守望者”,为了让中国百姓吃饱饭,他跟他的研究团队,长期驻守稻田,他们认真查看稻苗培育,仔细观察稻苗杨花授粉,最终使中国水稻单产有一亩地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

  袁隆平说过,“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水稻专家的毕生梦想,也是他一辈子的执着追求,他用一生时间做了一件事:让老百姓吃饱饭! 从这个角度看,他的美梦成真了。

  乡村有梦,有目标坚定的带头人,百姓才能生活富裕,才能成为最美乡村。位于河西的柴里,其追梦人有宫百祥,有韩峰。

  柴里第一任村支书是宫百祥,他的梦想是让柴里人过上点灯不用油、丰收不靠天的日子。昔日,他上到县里,下去农家,他领着大伙儿栽电杆架电线,他联系厂商、购买电磨,培训机械师,使世代照明靠煤油灯的柴里人,告别了煤油灯时代,用上了干净明亮的电灯;告别了石头磨面世代,进入了电磨世代。他跑银行搞贷款,建起了柴里第一座电灌站,使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柴里人,有了第一台电灌站,有了旱涝保丰收的水浇地,实现了吃饭不靠天的理想。

  在他之后,柴里几任村长、支书,无不为柴里人的幸福生活出谋划策。 而以韩峰为主的本届年轻村干部,尤其值得一提。微信图片_20220619174723.jpg

  韩峰的梦想是让柴里村成为土门镇的最美乡村,为了这个美好的理想,他和他的领导班子,认真考察,周密计划,形成一整套柴里发展远程规划。

  具体到行动上是,向北,他们搭建了涧河水泥桥,使得世代居住涧河北侧的百姓,出行不再惧怕雨天。向南,他们拓宽道路,连接村路与高速复线,将原本十几米的乡间小路,拓宽到六十米宽的阳关大路,路旁的松树、柏树等风景树木,已经栽种成功。道路东侧,原本是十几米深的黄土沟壑。为了使出村道路平整,出行更加安全,路旁不再出现沟壑等危险,村委干部们决定:填沟造田。

  挖掘机来了,那些坎坎坷坷的沟壑,被铲平了;拉土车来了,那几十米深的沟壑被填平了。道旁树栽上了,田地整好了,玉米撒进上了,向日葵种上了。如今,新扩展的路面整齐平整,新开辟的田地上,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新长出的葵花绽放出灿烂的笑脸。

  韩峰们的梦想还包括建造老年活动中心,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两层的白色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这里有老人活动室、洗澡堂、食堂,这里将是全村人最佳聚集地,是老年朋友的最佳休闲地。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有了自己的活动中心,孩子们也有自己家门口的学校。为了使柴里小学校能持续办学,使儿童不出村就有学上,柴里学校的老师们,也开始了全村总动员,希望那些适龄儿童到自己的学校里读书,以此缓解家长压力。

  麦收季到了,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着黄澄澄的麦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乡亲们的脸上;村中心广场矗立着老年活动中心,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柴里湛蓝的天空。

  钱学森、袁隆平,宫百祥、韩峰等人,这些国家或乡村的追梦人,他们的共同点是: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勤恳务实,一心为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