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休闲时间,我们决定前去观望一下那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辽代契丹陵墓。当我们沿着弯曲的山路来到一个山沟,并不知道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后来才知道这个村子叫雷营子)。但是,老远可以隐约看得见在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地中间,有一个已经倾斜的墓碑,碑的背后还有一些石像。只有几户人家依山居住,村庄透着宁静与祥和。我们开车沿着弯曲而狭窄的小路上山,小心翼翼地行驶,唯恐我们的到来,惊扰了这里的静谧。到了东边最后一家,车子再也上不去了,于是,我们把车子停在这户郭姓人家的门前。主人很热情地出来和我们打招呼。他们显然知道我们是为什么而来的。下得车来,我们环顾这个村庄,不免生出许多感慨。一个问题缠绕在我的脑海,这些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外边的世界他们究竟知道多少?他们是否会像我们一样面对激烈的竞争?


  虽然好奇,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耶律琮陵墓。在老乡的指点下,我们很快来到耶律琮长眠的墓地。由于盗墓者的破坏,墓碑已经倾斜,墓碑上的文字也模糊不清。碑后共有四排石像。墓地的周围是一片果树,看来这里已经有人家经营。从墓地的所在位置可以看出,耶律琮生前爵高位显,据现存的石刻推断,当年的陵墓庄严不凡。可惜的是民国初年耶律琮墓被盗,陵墓破坏,仅存的只是墓前正中的一通观音纪碑和碑后整齐摆放的石羊石虎、武士文士石像等花岗岩石刻。这些石刻大多残缺不全。墓的右侧原来雕刻着记载耶律琮一生政治生活、生平事迹和辽代的政治文化以及北宋之间交往史实的石碑。可现在只有龟趺尚在。据考古学家考证,耶律琮墓是辽代一座比较显贵的陵墓,石刻也是日前保留完整的一组辽代石刻。


  耶律琮又名耶律合住,汉名琮,字佰玉,耶律琮是辽景宗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据碑文和“辽史”记述,他少有大志,发奋读书,在文才武略方面都造诣很深,辽宗耶律贤嗣位之后他也青云直上,从政期间由于态度开明,思想进步,主张和平交往和“和边政策”,注重吸取外来文化和技术,对巩固辽政权,推动发展契丹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本人也从崇禄大夫、检校太保官升至华洲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可谓飞黄腾达,官位显要。


  然而好景不常在,耶律琮的仕途生涯比较短暂,从政刚刚进入壮年时期就致仕归田了。后来他在极度忧郁中为了求“无为之理,有相之因”,笃信起了佛教,终日参禅,遐游岭外,衣食节制,五十一岁时怀着“长恨凌云志未酬”的满腔忧愤离开了人世。耶律琮墓背靠陡峭的山峰,左右有小山环抱,两侧峰岭峻峭漫山青松挺拔。据说,夏秋之际,这里奇花异草争红斗艳,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清风唤起万倾松涛,溪水漂来十里芳香,这一优美的自然形势,正符合古代风水理论的要求,这块绝好的陵墓佳地。不仅有辽艺术的观赏价值,还对研究辽史解答历史某些疑问具有很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


  告别耶律琮,我们下得山来,看到一片枣树,去年的枣子还没有全部脱落,红红的挂在枝头,我们饶有兴致地采摘几颗,含在嘴里,满口生津。朋友突发奇想,跑到郭姓人家,拿来搞头和铁锹,挖了起来,说是育回去栽种在养老院里。于是,大家开始抢拍这劳动的场面,幸福快乐的心情荡漾在这座小山村里。


  不知道你体会过在大山里放风筝吗?在山沟里放风筝可是别有一番风趣的。山里的风硬,像强悍的男人,把个柔情似水的风筝举得高高的。放飞风筝就是放飞心情,当我们把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放出去的时候,蝴蝶在风的陪伴下,似九天仙女,在广袤的天空,翩翩起舞。给这个寂静的山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放风筝还得有技巧,一收一放都要恰到好处。不仅锻炼人的耐力,还收获了心情。


  将近中午,我们收起放飞的风筝,准备午餐。午餐是我们自带的,打算在大山里野餐。郭姓人家的男主人,一再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去用餐。说是山风硬,地也凉,他们家的小火炕很热乎。为了给我们倒地方,他们一家匆忙用完了午饭。


  觉得再谦让就有点虚伪了,于是,我们走进了这个干净而简洁的小院。从干净的院落和房屋的结构可以看出,这户人家在这个村子应该还是比较富裕的。不过,就是我们认为还是比较不错的人家,年收入竟然不到两万元,还供两个念书的孩子,一个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且,这些钱还是因为女主人在蘑菇厂上班,每月有1150元的工资。这几年干旱,庄稼几乎颗粒不收。生活已经很艰难。当我们走进屋里,我们惊呆了。房屋的墙面都是学生的试卷或者旧报纸糊起来的,墙上还有几张年画,一张年画是《五谷丰登》。画面上头系白羊肚手巾的老农拥着一筐麦穗,筐上贴着一个大大菱形“丰”字。筐中的麦穗金黄、饱满、沉甸甸。古有“望梅止渴”之说。还有一幅画是一个带兜兜的小胖孩,正动手到金鱼缸里去捉鱼。这可能就是父母曾经说的那个“金鱼(玉)满堂”。这让我们想起了小时候。那个年月,不管年画预示多么“五谷丰登”,多么“金鱼(玉)满堂”,可还是有吃不饱的家庭,有穿不暖的人家。即使千年后的今天,这个被耶律家族看好的风水宝地,并没有因为它的风水好,而改变它的贫瘠,靠天吃饭让这个小山村清苦而寡淡。年画的下边挂着三个并排的长方形镜子,镜子上头有对称的菊花图案,和我小时候家里的那几面镜子不差两样。我好像从镜子里看到了那个扎着羊犄角的叶子。镜子下边是一个很长的三节红木漆柜,曾经叶子家也有一个这样的错节柜,不懂得错节规则的是很难打开的。年画、镜子、柜子,这里的一切,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也一下拉近了我们和这户人家的距离。我们的女记者梅子惊呼地说:怎么让我们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去了。是呀,岂止是回到三十年前,还透着一股古朴和亲近。


  我们把带来的饮料和食品给那个正上初中的小男孩,孩子说什么都不要,在他母亲的劝说下,即使收下了,也没有动,而是悄悄地放在了红木漆柜子上边。正是放假期间,在县城上高中的哥哥和上初中的弟弟都在家,听女主人说哥俩学习都不错。当我们夸赞说那样的话孩子将来肯定都能考上大学时,女主人眼睛里飘过一丝的忧虑。不用说我们也能猜得到,高昂的学费,这样的家庭是很难承受的。瘦高的哥哥,看到我们显得很拘谨,言语很少,衣着也很朴素。哥哥忙里忙外帮助他母亲烧火给我们在大铁锅里做玉米碴粥。方桌上摆放的是我们带来的食物,而器具都是这家用过多年的了,有的已经很破旧,我们没有一个人矫情地不敢使用,而是,吃着香甜,用着舒服。淳朴善良的山里人,用他们的真和诚招待我们这些山外来人。我们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温馨而感动。


  临走,我们给他们留下点钱,他们说什么都不要,我们就说是给老人买营养品的。当我们离开时,回望这个农家小院,我们的泪眼模糊了。那低低矮矮的院墙,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我相信院墙肯定不是用来设防的,因为在这里不需要设防,不需要防盗门,这里人和人之间是那样的贴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