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光辉的思想,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修养,使他的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信手拈来着意高,诗词大国推盟主。”这是元帅诗人陈毅对毛泽东诗词的评价。著名诗人贺敬之也曾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百面战旗红》凝聚了创作组委会集体的智慧和结晶,融思想性、真实性、史料性、文学性和可读性于一身,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于一体,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既有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又有对未来和平的美好期望和憧憬。所以《百面战旗红》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战旗热”。

  古今中外许多精华在《百面战旗红》绽放异彩,毛主席诗词更是一道靓丽的彩虹。《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总策划叶征老师,对毛主席诗词情有独钟,有丰厚的积累,更有深入研究和新的认识,还能在《百面战旗红》创作中,得心应手如虎添翼,使毛主席诗词熠熠生辉,重放光芒,同时赋予了《百面战旗红》以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引作标题,神采飞扬,画龙点睛  

1655197732419904.png

  《刺破青天锷未残》:形象精准,呼啸长空张威力

  “刺破青天锷未残”这个标题,从形声色动态几个方面,形象刻画了我军地空导弹呼啸而上、寒光闪闪、直冲云霄、穿云破雾、直击能飞到27000米高空并具有超高飞行、超远续航、超强侦测能力的U-2高空侦察机“黑寡妇”美蒋“黑猫中队”的过程,准确抒写了以岳振华为首的“543”“英雄营”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研制的 “近快战法”(35公里,8秒钟)保家卫国、技术精湛、团结协作的军事传奇,骄傲地向祖国和人民报告了这样的结果:“英雄营”给予敌侦察机速稳准狠打击,使U-2凌空解体,飞行员叶棠棣侥幸逃生被俘,击毙了曾12次驾驶U-2侦察、被美蒋称之为“头号王牌”“双料英雄”“空中飞虎”的少校飞行员李南屏。

  其威力,其气势,其“英雄营”“思想红,技术精、作风硬”的冲天豪气,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凛然不可侵犯,全都动态地彰显了出来。这个标题一出现,任何一个标题恐怕都难与她媲美了。试想,如果用《剑指苍穹护蓝天》,我们也许会觉得动态感不够,威力减弱了,甚至可能会想到我们的防空武器可能还处于只有雷达、高射炮、歼击机,以及大名鼎鼎秘而不宣的“543”部队装备“四大件(空军雷达、高炮、探照、航空兵)”阶段。面对美蒋侦察机的飞扬跋扈、猖獗嚣张,恐怕只剩“看得见的打不响,打得响的够不着,够得着的挪不动”的无奈叹息了。

  现在的标题,引自毛主席《十六字令》,小令本身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描写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毛主席以山象征屏蔽敌人、撑起蓝天的高山一样的红军,折射出其宏大胸襟和抱负。《百面战旗红》作者叶征老师引用其第二句作为地空导弹“英雄营”的标题,又象征了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敢于来犯之敌,地空导弹“英雄营”及“543”的传人们都将严阵以待,剑指苍穹,俨然如屏蔽敌人、撑起蓝天的一座高山。这既是毛主席诗词魅力四射和磅礴力量的展现,更是作者对毛主席诗词的深刻领悟和对其内涵的再度挖掘和再创作再丰富的典范。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伟人毛泽东笔下有神,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安排。”文章结尾交代了标题的来历,轻描淡写中作者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感激,对“英雄营”速稳准狠打击来犯之敌的崇敬和赞美,对自己喜获灵感的满足和得意,令人拍案叫绝。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艺术概括,意蕴丰厚启联想

  “牺牲决胜团”标题引自毛主席《七律·到韶山》,文章结尾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655197777317144.jpg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湖南,立于这片曾经爆发秋收起义的神奇热土,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万千,不由赋诗一首。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伟人的心胸,如波涛翻卷的海洋般宽阔,亲手缔造的红1团尽管只是大海中一朵小小浪花,却跳出笔端,跃上眉头。

  “大红1团”终将成为记忆,“牺牲决胜”仍将继往开来。

  这一诗意浓郁的结尾,这一总括毛主席一生的标题,一是以毛主席面对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华民族,胸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抱负,以理想中的“新天”为参照,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生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功绩,在作品发表日2021年12月26日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二是由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并使之蓬勃发展,使全文洋溢在诗情画意中,也使读者体会到其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三是由韶山到全国,由“红1团”到全军,由毛主席到“牺牲决胜团”,再到所有革命先烈,正是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才使我们今天的祖国日益富强。全文的主旨到结尾得到了拓展和升华,又与全文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歼灭熊罴,经典洋溢真豪情

1655197812117390.jpg

  文章结尾写道: 12(1962)年后的12月26日,毛主席在生日之夜遥望窗外皑皑白雪,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奋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诗歌是毛主席69岁生日庆寿之作,本应喜庆,然而毛主席直面现实,坚持斗争,不改革命本色。诗之高明处,是句句写实,却字字隐喻,人人又意会其中。  

  这个标题既表现了当时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国际上正面临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利用我国暂时的经济困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共反华狂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出现了反动逆流。一时寒流滚滚,乌云密布,飞雪漫天,万花纷纷凋谢,真正敢于坚持革命,坚持斗争的共产党确实不多了。这两句,充分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藐视帝、修及一切反动派的斗争精神。不管是虎豹,还是熊罴,是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还是一切反动派,不管它多么强大,多么凶恶,都吓不到真正的马列主义战士和各国革命人民。

  叶征老师在《百面战旗红》中,精准移位,巧妙对接,丰富发展了诗歌的内涵,又给了读者认识“熊罴”更形象的指引,不仅使全文充满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而且激发起读者蔑视一切困难的豪情壮志。作者在抗美援朝71周年的当天,重发覆灭“北极熊团”的文章,忽然浮想起抗美援朝的决策人毛主席的那首《七律· 冬云》,说老人家把邪恶势力称之为“熊罴”,帽子不大不小,戴到“北极熊团”头上正好。这一发现的喜悦溢于言表,也使标题具有了无可替代的魅力。“这首语义双关、含意深邃的律诗,既表达了对6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坚定态度,又焉知不是对当年志愿军覆灭北极熊团的凝神回望?在伟人的脑海里,从“雪压冬云白絮飞”的长津湖,到“高天滚滚寒流急”的纸老虎,再到“大地微微暖气吹”的志愿军,最后得出了“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豪迈结论。在人民领袖的心中,强大、霸道都不可怕,正义必将战胜一切邪恶。”


  二、作分标题,贯穿战斗,充满豪情

  《打过长江去  迎接新中国》:追击穷寇,统一大业待完成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主席这首激情澎湃的七律,真实记下了上世纪中叶旧中国行将就木、新中国呼之欲出时的壮丽景象,体现了巨人的豪迈和人民军队的举世无双。在场面宏大的渡江战役中,我百万大军千船竞发,万桨击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长江彼岸挺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响彻云霄。

91998e7ff5af4213bd1d14d21b331582.jpeg

      《打过长江去,迎接新中国——渡江模范营》,分标题引用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句,既突出了解放南京、上海的全过程,也彰显了“渡江模范营”“有进无退,勇往直前,夺取胜利”的战旗精神。这组引用,贴切生动,精确体现了当时的中国历史特征,在三大战役的磅礴气势下,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从北到南,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以坚决彻底干净消灭一切反动派的威力,震慑着蒋家王朝步步后退、摇摇欲坠的疯狂顽抗。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一反古代兵书“穷寇勿追”之说,反思项羽兵败自刎的沉痛教训,号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誓将革命进行到底。南京、上海的解放,“如疾风劲扫,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最后堡垒;似骤雨咆哮,荡涤着旧中国黑暗面的顽疾污垢。”

  《百面战旗红》传承毛主席诗词中也丰富了毛主席诗词的内涵,使其在历史意义的基础上,又具有了“打过海峡去,统一全中国”的现实意义。罗援将军说:“我们今天讲述“渡江模范营”的故事,既是讲给我们自己听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更是警示‘台独’分子的。两岸同胞唯有‘坚守民族大义,勠力合作,为同胞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才是人间正道!”


  三、文中过度,承上启下,激发共鸣

  《生死攸关战乌江——“强渡乌江模范连”》:非常时刻,扭转乾坤造时势

1655197925161799.png

  1935年1月1日凌晨2时许,猴场会议结束前中央政治局又拟制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了实现中央红军战略转变的要求,改变了李德一人独断专行的状况,并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召开遵义会议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基础。

  终于制止了“三人团”对红军的瞎指挥,42岁的毛泽东也激动得彻夜难寐,写下了著名的十六字令  ·山》的第二首:“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毛主席化静为动,写下翻江倒海的豪迈壮志:山如江海,翻腾起波浪,自己置身波涛当中,仿佛率领万马奔腾,怒吼嘶鸣,厮杀正酣。

  作者引用于此,体现了毛主席踌躇满志、欲大展宏图,准备迎接一切困难的伟人风范和坚定决心。贴切表述了红军长征至暗时刻,毛泽东扭转乾坤,果断拨转航向,为红军在惊涛骇浪中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指明了道路。不仅使读者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对长征历史中毛主席的巨大贡献,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崇敬。


  《叫响“两不怕”,壮志为国酬——“阳廷安班”》:激励斗志,保卫祖国守边疆

  雪山、密林、河谷、湍流,构成了藏南克节朗河谷地区独特的复合地貌,给长年冰封的世界屋脊带来了一丝惊喜,也遭到恶邻印度的垂涎和觊觎。

1655197939465001.jpeg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1962年10月,在这里爆发了一场捍国土、立国威的边境反击战。战斗中,我军一位24岁的班长阳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响亮口号,率全班冲入吐着火舌的地堡群中,一连炸毁了入侵印军的10余座地堡,壮烈牺牲在阵前。

  班长阳廷安倒下了,副班长曾祥智接替指挥战斗;副班长曾祥智倒下了,战斗组长杨秀州接替指挥战斗;杨秀州也倒下了,全班战士们仍毫不犹豫地继续战斗。他们前赴后继,8人打到最后只剩一人,直逼敌营指挥所,为首战胜利发挥了尖刀作用。

  此处《沁园春.雪》句子的引用,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是内容上由祖国美好江山引发阳廷安和全班战友为捍卫祖国边疆而英勇献身,由阳廷安带动全班,甚至推及所有保卫边疆国土安全的革命英雄和先烈。三是体现了作者对阳廷安班为捍卫祖国边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浴血奋战,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也激发起读者对英雄的缅怀和追思,更激发起我们保卫祖国领土安全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四、结尾点题,历史现实,意义不凡

  《毛主席亲自颁奖旗》:回味无穷,扭转乾坤鹏展翅

  红军终于从失败的低谷中走了出来,为此毛泽东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直抒胸臆,挥笔写就了雄浑壮阔、气势豪迈、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644202345109954.jpg

  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2月5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攻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2月26日左右。

  毛泽东这首词里,既蕴含着对“模范红十二团”等英雄部队血战娄山关英勇表现和铁血忠诚的赞誉,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心和无比向往。《百面战旗红》作者这一引用,比任何描写都更有利地表达了毛主席此刻的心情,也更突出了作者对毛主席扭转乾坤的渴望和赞誉,对“模范十二团”出色战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艺术作品,总能超越时空焕发新的生命力。能够学习积累并运用于新的事物,挖掘出其新的内蕴,才是我们对艺术作品最好的传承和光大。《百面战旗红》中叶征老师对毛主席诗词创造性地恰如其分地引用,有助于我们学习伟人,怀念英雄,坚定理想,鼓起斗志,扩大胸襟,强壮骨气,净化心灵,强化精神,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战旗故事,崇尚战旗英雄,创造新的奇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