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人们乘坐火车穿过隧道,绕过峡谷,跨过江河,越过平原,飞驰在祖国的钢铁大道上,怎能会忘记那些风餐露宿、志在四方,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啊!

  这是为祖国的解放斗争和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部队,是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适应我军大规模作战的需要,而创建起来的一支铁道工程技术部队。


  铁道兵源于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

  铁道兵是在东北民主联军的护路军基础上组建的。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之下,被迫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历时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沦陷14年的东北人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党又领导东北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jpg

  日本投降后的东北铁路,完全陷入了瘫痪状态,不少车站、工厂被烧毁,线路及通信设备遭到严重破坏,修复铁路和恢复运营十分困难。不时地还要受到土匪、特务,国民党“地下军”的袭击和破坏。

  铁路是先行官,它对建立和巩固东北解放区,支持前线作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军所到之处立即派出得力的干部接管铁路,成立新的铁路办事机构。东北解放区人民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在战火中极其困难条件下开始的。我党为了顺利完成接管东北铁路,确保铁路线路和运营的安全巩固和繁荣,解放区积极支援前线作战,于1945年10月开始组建武装护路部队,在东北各军区的领导下实行武装护路,协助接管铁路的任务。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加强武装护路的组织指挥,1946年6月奉命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关——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领导机关,总部设在哈尔滨。由苏进任司令员,王光文,张鹤鸣任副司令员。按接管地区分设东满、西满护路军。何德全为东满护路军司令员,郭维城为西满护路军的司令员,相继建立南满、中部护路军。陈波为南满护路军司令员,张鹤鸣兼任中部护路军司令员。护路部队紧密配合前方作战,后方剿匪,保护运输安全,活跃在东北解放区500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

  1947年敌我斗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东北民主联军经过夏、秋、冬三季强大攻势,重创蒋军,收复了141座城市和广大地区,逼迫敌人龟缩在沈阳,长春,锦州等一些孤立的大城市里。

  东北解放区不断扩大,修复新区铁路的任务更加紧迫和繁重。为加强铁路修复能力,快速把铁路修到我军的前沿阵地,做到修路与护路相结合。1948年2月,奉命与护路军中的4个团合编成铁道第1和第2团,配合铁路员工直接参加铁路抢修,并担负前沿铁路军事运输的护路任务。

  铁道团组成以后,根据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的作战意图,配合铁路员工立即投入大郑、吉长和哈长等铁路线的抢修任务。铁道一团和齐齐哈尔铁路局第一工程处,3月上旬从郑家屯、双辽方向向西,沿大郑线抢修通辽至彰武间的铁路。当时线路破坏十分严重。有很大一段是通过鼠疫疫区,那里的人都死光了,为了把火车开进前线,在铁路一团和第一工程处领导同志亲自带领下,硬是闯进了疫区,抢修了铁路,提前于那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完成的任务。

  铁道一团相继投入彰武至新立屯、新立屯至西阜新的铁路抢修,铁道二团紧密配合野战军,围困长春守敌。从4月20日开始,投入吉长线抢修,持续4个月的紧张战斗,完成了孤甸子至兴隆山之间的线路修复和通信线路架设任务,修复了饮马河大桥,继续向敌人盘踞的巢穴长春方向前进抢修。

  与此同时,护路军又抽调部队,组成两个临时抢修大队,配合哈尔滨铁路局的员工参加哈长线上双城至陶赖昭间的铁路抢修工程,于6月3日胜利抢通。

  上述各条铁路线的恢复通车,不仅沟通了新老解放区的铁路联系,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应对这次我野战军战略反攻,为解放锦州和围困长春作战提供了有力的铁路保障。同时,由于人民战争的需要,护路部队由铁路防护逐步转向铁路抢修,初步摸索出一些快速施工技术和组织指挥经验,为创建铁道兵部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风云际会,铁道兵战火中诞生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为适应我军大规模作战,迫切需要有一支铁道保障部队,抢修铁路,完成战地运输任务。辽沈战役打响前夕,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48年7月5日,以护路军所属部队为基础,吸收铁路员工为技术骨干,整编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铁道纵队又名铁路修复工程局,任命黄逸峰为局长,李寿轩为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何伟为第二副局长兼纵队政治部主任。

  2.jpg铁道纵队是根据我党建军思想和苏联铁道兵的建军经验,而创建起来的一支崭新的铁道工程技术部队,组织编制按铁道工程技术分工,而设立有线路、桥梁,给水、通信、运转等专业分队,除指挥员外还配有工程师、技术员等技术干部。

  铁道纵队下辖四个支队,于磊为一支队支队长,杜国平为政治委员。刘震寰为二支队支队长,彭敏为三支队支队长,徐斌为政治委员,郭彦林为四支队政治委员。

  铁道纵队的建立,得到了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领导同志的重视与关怀。整编组建时,罗荣桓政委亲临成立大会,对部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基于铁道纵队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东北局要求部队不但要完成战时抢修任务,直接支援前方作战,而且还必须同各地铁路职工密切配合,积极恢复和发展人民铁路事业。为便于组织指挥,在领导关系方面,接受东北野战军总部和东北交通委员会的双重领导。

  一手拿钢枪,一手拿工具的铁道部队,从诞生开始就担负着为军事战略服务和为新中国铁路建设服务的双重任务。


  一生征战事 匹马同辛勤

  铁道纵队组建整编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正准备发起解放全东北的最后战役——辽沈战役,这样规模巨大的战役,将集中全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向敌人苦心构筑有坚固设防的大城市进行攻坚作战。

  大兵团作战,部队调动,粮食弹药供给,尤其是特种兵部队重型武器装备的运送都需要铁路运输来完成。当时通往各个战区的前沿铁路均遭破坏,为了配合野战军作战,需要迅速的抢修通往锦州、长春、沈阳前沿的铁路,这成为铁道纵队在战役准备当中的首要任务。铁纵部队在整编的同时,已投入紧张的抢修战斗。3.jpg

  锦州是东北与华北连接的战略要地,根据整个战役计划对铁道运输的要求。一支队在新义线上由西阜新至义县,锦州方向抢修,配合野战军攻打锦州。这条线路陆续被破坏,许多地段枕木被烧毁,钢轨翻倒在路基两侧,有十三座桥梁惨遭破坏,需要立即修复。

  敌人盘踞在义县城里,由于铁路抢修接近前线,敌人不断的窜出骚扰,同志们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鼓舞下,英勇顽强战胜了敌机的威胁,克服了材料工具缺乏等多种困难,迅速抢通了通往锦州前沿的铁路,有力地配合了野战军解放义县和锦州战役。

  10月1日,我军解放义县,敌人已经感到末日来临,派出飞机疯狂的向我新立屯,彰武、郑家屯等车站和铁路沿线进行狂轰滥炸,妄图切断我后方的补给线。郑家屯是平齐、大郑铁路交汇处,是前线铁路的重要枢纽。

  从1947年5月,郑家屯第二次回到人民怀抱,敌人就把它视为眼中钉,经常派敌机轰炸,铁路工人说,敌机扔在郑家屯地区的炸弹,如果立着摆,也能摆满一层。10月1日这天新立屯地区被敌机炸得一片火海,车站被炸毁,电务段、机务段也遭到严重破坏。

  飞机还没彻底飞走,同志们就投入了抢修被炸的站房,仓库。敌机陆续飞走了,战士们和铁路职工及其家属,男女老少齐上阵,迅速抢修被炸毁的铁路、桥梁,机智勇敢的把满载着坦克大炮,军事物资和大部队兵员的列车,送上了“围锦打援”的前线。

  为了支援野战军围歼长春守敌,我二支队沿吉长线向长春方向抢修,7月初火车已经开到了长春近郊,吓得长春守敌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一部分部队旋即挥师南下,参加抢修通向锦州前线的铁路,参加抢修通向锦州前线的铁路桥梁大队,日夜突击抢修吉林松花江大桥,该桥全长440多米,九孔下承桁梁被打落了三孔,部分炸毁了两孔,经过两个月的抢修,胜利竣工通车。火车从哈尔滨经过吉林可以直通长春,为了把北满解放区的火车开进松花江去。支队集中布置抢修哈长线上的重点工程——陶赖昭松花江大桥。

  该桥全程987米,被炸落板梁六孔,桁梁三孔,桥墩被炸倒三座,崩断四座。决定将其中全部落水的桁梁打捞,增筑桥墩,改建两孔30米的钣梁,其余各处全部按原样复旧。8月1号正式开工,指挥员们边干边学,战胜无数困难,10月23日修复竣工,24日举行了大桥通车典礼,陈云同志亲临大会讲话,他说:“松花江大桥的修复,是铁道兵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

  在抢修松花江大桥的紧张日子里,一部分部队在松花江岸边修筑码头,铺设便线,组织船运,把抢修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等送过松花江,向南抢修铺轨。陶赖昭松花江大桥通车以后,火车可以直奔长春。

  哈长线胜利通车,新老解放区铁路连成一片,为迅速恢复生产、繁荣经济和支援前线做出了贡献。战斗在南满的四支队积极配合围歼沈阳守敌,一面协助当地铁路职工修复梅河口一带的铁路,一面日夜连续奋战在沈吉线上向沈阳方面前进抢修,仅15天就修复了100多公里地段中被破坏的35公里线路,五座桥梁。

  在辽沈战役的胜利凯歌声中,人民的火车开进了沈阳城。在前进抢修的日日夜夜里,经常遭到敌机的空袭。敌人不断地派飞机去轰炸车站、桥梁,到抢修现场进行侦察扫射,有时候一天出动70多架次。4.jpg

  英勇的高射机枪分队为掩护战士们抢修,组织对空射击,打击空中的敌人。1948年10月10日一架美制蒋介石军机窜到通辽以南的伊胡塔一带,向我抢修部队低空扫射。部队当即组织轻机枪和步枪还击,第一次击落了这架敌机,活捉了飞行员、国民党空军第四大队第二课上尉课长李式熹。纵队首长特来电嘉奖。

  敌人企图阻止我前进抢修,既在白天来轰炸扫射。夜间也到抢修现场骚扰。为了争取时间抢修,战士们就在没有灯火的情况下,摸黑抢修,完成了又一个任务。

  人民子弟兵抢修铁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广大铁路员工为部队送材料、送工具,并肩抢修,铁路沿线人民群众为部队送水送饭,派民工上工地、出大车、运材料,甚至有的把坟地里的大树砍伐下来,做成枕木,送往现场支援大军抢修铁路。

  铁道兵部队紧密配合辽沈战役,快速抢修了通往前线的铁路,源源不断的把19561辆满载着军事物资,粮食弹药的车皮送上了前线。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把集结在四平和东线等地的我军大兵团及时的,隐蔽的用火车运到了锦州前线,出其不意地消灭了义县、锦州守敌,切断了华北敌军增援东北的陆上通道,完成了“关门打狗”全歼东北守敌的战役计划。


  挥师入关,解放全中国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全中国就有了可靠的基地。东北野战军会同其他部队向关内进军,铁道兵急需迅速修通沈阳、锦州至山海关的铁路迫在眉睫,经过紧张抢修的铁道部队要继续战斗。

  第二和第四支队相向突击修路。新立屯、高台山线(新高线),刚一抢通,为了争取时间,四野总部机关决定由沈阳乘火车开向平津前线。新修的线路尚未试车,开行十分危险,为了确保首长和机关人员的安全,果断地采取了特殊的措施,使火车顺利的通过了新修铁路。5.jpg

  一支队从锦州出发,向山海关方向挺进,部队一面侦察敌情路情,一面前进抢修。当时山海关上有敌人盘踞,我抢修部队进驻前面万家屯车站时密切监视,为了防止敌人出击,派出部队严阵以待阻击敌人,抢修战士不顾天寒地冻,日夜兼程于11月28日山海关解放的第二天,锦州至山海关的铁路就恢复了通车,为运送东北百万大军进关,铺下了一条钢铁大道。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铁道纵队的抢修任务已从一个战略区转向了全国范围,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争取全国革命的彻底胜利,铁道纵队除暂留部分部队继续在东北参加修复铁路干线外,其他各部队于12月初相继入关,配合我军平津战役投入抢修战斗。

  12月11日,铁道纵队在秦皇岛召开支队级干部会议,总结了铁道纵队成立以来的工作经验,明确了今后的任务将是修复全国铁路,提出了:“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战斗口号。进关部队日夜抢修,迅速修通了北宁线,有力地支援了平津战役和四野南下作战。

  东北全境一万多公里的铁路回到了人民手中。北宁线的迅速恢复通车把关内外铁路交通连成一片,使后方的大批物资,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送上了前线,支援了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

  1949年5月,中央军委根据党中央向全国进军的总形势,命令铁道纵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隶属军委建制,归军委铁道部指挥,由部长滕代远兼司令员和政委。副部长吕正操兼副司令员。铁道兵团集中主要兵力突击抢修平津线、平汉线、陇海线等铁路干线,支援野战军渡江作战。

  当百万雄师一举横渡长江,铁道兵团主力也渡江南下,并组成前进指挥所,组织抢修粤汉、湘桂、浙赣等铁路线,配合野战军追击顽匪。经过铁道兵团和中南军区铁道部队指战员以及铁路员工的突击抢修,全国铁路干线畅通无阻,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抗美援朝建国筑路再立新功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下战功的铁道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了美国空中强盗的狂轰滥炸,完成了抢修抢建铁路的任务,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953年9月,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团与铁道工程部队统一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为陆军诸兵种之一,任命总参副总参谋长王震上将为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加强了铁道兵的领导和部队的建设。

  这支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的铁道部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先后参加了50年代——80年代的52条国家铁路干线、支线和北京地下铁路的修建任务,以及最后一战引滦入津工程,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被祖国人民誉为“铁道建设的突击队”。

  铁道兵在援越抗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国防工程和支援地方建设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铁道兵,铁打的兵!金戈铁马任驰骋。在建国以后的30多年里,从白山黑水到五指山下,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金沙江畔到南疆漠野,到处都留下了铁道兵战士的足迹,洒下了铁道兵战士的血汗,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铁道兵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6.jpg

  1984年,铁道兵在百万大裁军中被撤销,成建制集体转业铁道部。铁道兵撤销了。几十万人马像威武雄壮的雁阵,离开了人民解放军的滩头,飞向了新的天地。

  他们走了,远去了,留给人们的是晶莹光洁的隧道,巍峨壮丽的桥梁,金碧辉煌的车站,是一条条宽广坦荡的胜利之路、和平之路,幸福之路。

  他们的丰功伟业树立在高山,树立在大海,耸立在祖国的大地,他们崇高的形象,也连同他们的业绩,深深凝聚在高山大河的记忆之中,凝聚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历史是按照发展的需要来裁决的。不能因为你有功就永远保留。人民是按照贡献来衡量的,不因其不复存在而被人淡忘。山有情,水有意。苍山碧水长相依。你看那飞驰的火车,不正是沿着他们的足迹,日日夜夜行走在万水千山之间,去寻觅,去呼唤他们远去的身影,呼唤他们的名字——铁道兵。

  我相信,只要铁路存在,火车在跑,无论是绿皮车还是高铁,这种寻觅就不会停止。只要人民还在,祖国还在,这种呼唤就不会消失。铁道兵的一个华丽转身“兵改工”,看着这支40多万人的队伍整整齐齐,越行越远,人们心里无限的崇敬他们。

  今天,在中华大地上的地铁,高铁和我们中国援外的海外工程,到处都可以看到“中铁建”,也就是老铁道兵的身影。军旗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共和国丰碑上有他们真实的记录,“国家记忆”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印记。

  我们,要记住她们的名称:他们就是人民铁道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