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日,一年一度端午节。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毛泽东曾经非常喜爱屈原的诗词,他于1961年写下了一首赞颂屈原的诗——《七绝·屈原》,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 七绝·屈原 》           

  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国礼,赠送给田中角荣。而这部《楚辞集注》就是对以屈原的《离骚》为主、集“骚体”作品大成的《楚辞》的注释,由此可见毛泽东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喜爱和崇敬的心情。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做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屈原作品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也正是屈原伟大文学精神的表述。两汉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是敬慕屈原的人。李白藐视权贵,反抗现实的精神,是屈原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历代很多诗人、作家,在遇到民族压迫的关头,总是写出慷慨激烈的爱国诗篇。还有许多作家,在黑暗的政治时代,坚持理想,坚持斗争,不隐瞒自己的爱憎,甚至在政治斗争中牺牲了他们的性命,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这种伟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其源。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他留给每个中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屈原用他的诗歌和生命,实践了自己崇高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屈原的形象是忧国忧民的形象,屈原的情怀是忧国忧民的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几句话是屈原忧国忧民思想的真实写照。 

  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并不认可他,就像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直到宋玉,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写悼词的人。“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

  从悼词中宋玉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惋惜。宋玉在辞赋上学习屈原,并且在屈原的基础上对楚辞进行了发展,所以在当时人们将宋玉称作是继屈原以后最杰出的辞赋家。

  端午追思忆屈原,传承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是端午节的灵魂。中华民族几千年前扑后继、绵延不息的抗争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即使几千年后的今天,这种爱国精神仍然高居于无可比拟的绝对地位。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生命。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因此,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端午之魂。      

  我们今天纪念屈原,也是在纪念中华民族历史上所有的爱国先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前扑后继、英勇牺牲,他们身上凝聚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和传统美德。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追溯到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们纪念和传承的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精神始终激励着无数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的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决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