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是报社、广播电台广泛采用的体裁之一,是一种详尽的报道客观事物及其变动的新闻体裁,充分表现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通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属于记叙文的一种,是各种媒体常用的文体。

       在中国,通讯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文学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游记和人物传记等。有人将“史记”称作人物通讯集。

       新闻和文学在传统的文学观念当中,是分属两种话语形态,而且经常被拿出来进行比较,用它们之间的差异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但是现在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来被看作是对立的两种话语形态现在是走得越来越近了,它们在相互借鉴,彼此渗透,在自己的身上越来越呈显了对方的特点。

       每个名人成名之前都会有鲜为人知的故事,作家也不例外。成名的记者、成名的编辑,成名的作家,成名之前的起步,绝大多数都曾是从写新闻稿件开始的,新闻作品成熟后,才有了通讯,通讯成熟后,才有了深度报道及报告文学。

       长篇通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都为大家喜闻乐见。这类稿件一般有较长的篇幅,丰富的材料,复杂的结构,考验的是作者的综合功力。只有勤于动笔,苦于用心,精于探索,才能产生精品力作。

       传统媒体中,编辑们对通讯稿件一般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因为,一般新闻稿件强调的是时效性,过了特定时段,消息稿便失去了刊发价值,再者,头版版面有限,头条与报眼,首先要转发新华社重大新闻通稿,很多基层新闻稿件不是质量不高,而是编辑部无能为力,只能忍痛割爱弃之不用。所以,大家通常称其消息稿是易碎品。而通讯稿子的命运往往会比消息稿幸运得多。这是因为其他版面相对宽裕,通讯作品对时效性的要求也比较宽泛,通讯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影响力。因而,通讯作品一直为媒体和通讯员们所青睐。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说过:“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所以,只要社会在变,文体也自然会变,新闻的文学化与文学的新闻化还不过是两种文体之间的交叉与新变,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只要融会便能贯通。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我们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同身受,以往投稿不少,刊载却率很低,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自身的方法不对。所投稿件不对编辑胃口,不符合报刊栏目要求,结果受到冷遇,也在情理之中,就如同处朋友,三观不同的人,很难融合于一个圈子,要想与媒体结缘,就必须对媒体了如指掌,投发稿件时有的放矢,别人写过的不宜再写,他人说过的不宜再述,人家用过的题目不宜再套。否则就是“炒冷饭”,传统媒体是这样,网络媒体也是同理。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具有鲜明的特征,所以,哪些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写作,应该从四个方面考量: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现实;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实; 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讯的基本分类:

       人物通讯:以宣传典型人物为主,重点揭示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突出贡献,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捕捉闪光点。写作时要将人物置于事例、情节和细节中,并且在叙述人物经历和先进事迹的同时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写好 事件通讯,不仅要写做了什么,更重要是透过事例、细节、情节,把事件背后的寓意,把事件能起到的作用举一反三表达出来。

      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条理清,学得到。

       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其特点表现在: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效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按形式则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特写等。

       通讯要求主题鲜明、事实清楚、材料精当、角度新颖,要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体现出严格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对报告文学,它脱胎于通讯,借鉴小说的表现手法,它兼具通讯的新闻性和真实性,但更注重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它兼具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但非虚构,是真人真事,所有的艺术加工都不能失真。新闻没有真实性就失去了生命力,文学没有想象力就失去了创作的灵魂,这是两者间突出的区别。通讯写作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慎重选题,确定人物、事迹、成就或经验的先进性、代表性、典型性,避免小题大作,无病呻吟。精细采访,深入挖掘,发现别人不以为然的事物,通讯的高度往往取决于我们采访的深度。首尾圆合,结构匀称,布局巧妙,文情畅达 ,首尾呼应,脉络精晰。

       新闻和文学虽同属记叙文,但对语言的要求不同。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但目标与方式是一致的,共同点都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与表现思想情感,反映生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新闻语言侧重概括性叙述,简称“概述”,特点是简明扼要;文学语言侧重于描写性叙述,简称“描述”,特点是生动形象。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这两种语言,就能使作品既简洁又生动。新闻从业者与文学创作者,都是文字工作者,彼此之间不应有偏见和成见,也不应有歧视与傲慢。中国剧种繁多,各有千秋,只是我们的欣赏水平有限,谁能说哪个剧种不艺术?书法与绘画,都在以笔墨表现,谁能说对方不艺术?通讯的魅力有多大,这里不妨回味一下名家笔下的名篇梗概:

       穆青(1921—2003),回族,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出生于安徽蚌埠,1930年举家迁返河南。5岁起师从祖父学习古文,1933年小学毕业,考入由其姐夫、教育家王毅斋博士主办的杞县大同中学。中学期间,穆青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学生团体“文学艺术同盟”并担任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开始发表文章。他的《雁翎队》,可谓妇孺皆知,这篇通讯所采用的散文笔法,在中国新闻史上可称另开生面之举。对于更广泛的读者来说,大家好像更愿意把这么美好的文字索性当做散文来读,与同时期的美文相比,那文字的质感、格调毫不逊色,理当在文学史上留下珍贵的记忆。我们不会忘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样一些著名的通讯作品呢?它们都出自穆青先生之笔。曾任新华社社长的“人民记者”穆青,就是凭着他毕生为祖国作传、为人民塑像的挺拔品质,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脊梁和良心”,甚至“中国20世纪新闻史的写照”。

       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也是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曾经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比较典型的通讯还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它是时间式结构、地点式结构、人物式结构、事件式结构的综合运用,像电影镜头,一个个闪过,纵横捭阖,大气磅礴,有条不紊。这篇通讯,最初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由王石、房树民两位记者合写。报道中的事情发生在1960年,春节刚过,山西省平陆县有61位民工集体食物中毒,生命垂危。当地医院在没解救药品的危急关头,用电话连线全国各地医疗部门,终于找到了解药。但当时交通不便,药品不能及时送达。当地政府便越级报告国务院,中央领导当即下令,动用部队运五运输机,将药品及时空投到事发地点,61名民工兄弟得救了。这篇通讯是新闻写作的范文,入选了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用心写作,静待花开。人物通讯要让人物“立”起来,事件通讯要让事件“活”起来,工作通讯要让工作“亮”起来,概貌通讯要让面貌“全”起来。无论想写好一篇什么样的通讯,最重要的是“用心”。只要能做到用心搜集素材、用心思考主题、用心拟写框架、用心打磨稿件,相信人人都能写出有“魅力”的好通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