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志海,1948年出生于上海,5岁随父亲到安徽省无为县,1964年入伍,进修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葫芦岛市文联第一届音乐家协会主席、葫芦岛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团长。他创作的30多首歌曲分别获国家、军队奖,并发表于省、市及军内的报刊上。《兵妹子生来爱唱歌》获国务院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群星文艺创作奖;《噢!水兵》、《赶大潮》获海军歌曲创作一等奖。出版有歌曲专集《试验兵之歌》。张志海歌曲创作的顶峰之作,《飘带歌》誉满全军,唱遍海军,曾经是海军新兵入伍学唱的歌曲之一;《兵妹子生来爱唱歌》,由总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杨华演唱,登上1998年中央电视台正月十五晚会,在心连心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演出的联欢会上演唱。

1653732564587857 (1).gif  “站海边/才知道人生深远/饮海水/才明白生活不淡/望海岛/才领会不仅仅思念/离海港/才懂得不单单留恋”。啊/海之恋呵海之恋 /锤炼深邃情感/啊/海之恋呵海之恋/炼就崇高浪漫”!

  2018年八月一日晚,由中共葫芦岛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的葫芦岛市2018年群众文化节暨“欢乐海岸”沙滩音乐季,在和平广场隆重举行。葫芦岛市青少年交响乐团227名师生在这个美丽的仲夏之夜,临海风、奏军乐,用音乐表达爱党、爱解放军的真挚情感,共同为葫芦岛人民奉上一场精彩的交响盛宴。

  其间, 张志海2007年创作的曾荣获第三届辽宁省群英奖创作金奖的交响曲《海之恋》,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这是张志海这位老兵对大海的情怀!

  2018年年初,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明办授予葫芦岛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团长张志海为2017年度“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称号,接到证书的那一刻,张志海心潮难平。今年,张志海七十岁了,在总结他的艺术人生时,张志海无不感慨地言道:我的一生做了三件事,一、为兵写歌;二、创办海娃; 三、艺术教育。古稀之年,他感慨最深的是——我教孩子们学琴是在进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可以成人之美!


  为兵写歌 成为美谈

  1964年,张志海作为文艺兵应征入伍,成为海军的一名战士。

  张志海是背着一把小提琴走进军营的。在军营,张志海是一名与众不同的战士,凡吹打弹拉唱,他无所不能、无所不好。这期间,也是他走向音乐殿堂的重要阶段。他并没有沉溺于故伎卖弄,深得战友与首长们赏识的,是张志海的勤勉好学。学小提琴,老师告诉他聂耳当年练琴立于雪中,他如法炮制立雪拉琴……对音乐的钟爱,使他将自已的整个青春全部投入到学习音乐中来。立志当一名音乐家的宏愿,也越来越具体、越踏实。

  张志海开始学习乐理,适逢“文革”,没人支持这种“白专道路”,他在战友的帮助下从即将付之一炬的“封资修毒草”中选出《辟斯顿和声学》、《歌曲作法教程》、《简明音乐辞典》(前苏联)、《乐理初步》、《配器法》,开始偷偷地自学。这些“地下活动”最终使他受益一生。后来又入安徽艺术学校和沈阳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历时5年,完成了大学本科全部课程。

  张志海创作的歌曲不断问世,军内外各种奖誉不期而至。其中30多首歌曲分别获国家、军队奖,并发表于省、市及军内的报刊上。《兵妹子生来爱唱歌》获国务院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群星文艺创作奖;《噢!水兵》、《赶大潮》获海军歌曲创作一等奖。出版有歌曲专集《试验兵之歌》。

  投入越多,爱之越深。张志海将自已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来,因为爱而生动力,因为动力而有成就,因为成就,张志海成为葫芦岛市第一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当选为葫芦岛市文联第一届音乐家协会主席。

  张志海歌曲创作的顶峰之作,《飘带歌》誉满全军,唱遍海军,曾经是海军新兵入伍学唱的歌曲之一;《兵妹子生来爱唱歌》,由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杨华演唱,登上1998年中央电视台正月十五晚会,在心连心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演出的联欢会上演唱。


1653732700126121.jpg  创办海娃 成就事业

  创办“海娃乐团”是张志海人生道路与音乐生涯的重要一章。

  张志海所在部队是驻葫海军试验基地,它在新中国的海防建设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这里是一座海防导弹试验场,曾为海军200多种导弹、舰炮、水中兵器、导航设备、电子对抗等武器装备签发了“通行证”。这里聚集着一群舍生忘死的军人们,他们在海防导弹试验场创造出让人肃然起敬的辉煌成就。

  在许多单位和企业里清华大学毕业生可谓凤毛麟角,而在驻葫海军试验基地里,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可以成把抓。他们大都来自大城市,以后有不少人就扎根在这里,成为葫芦岛市的市民。这些人心气都很高,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非常强烈,特别是培养教育孩子,是这些人非常看重的事情。他们原来所在的城市里,有少年宫,有各种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场所,而那时的葫芦岛是一座县城,什么都没有。

  知识分子出身的驻葫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王惠悫、副政委陈献金两位将军了解到这一点,深感忧虑,他们找到时任海军基地宣传处宣传科长、军乐团指挥的张志海,要他利用自己的器乐特长,为部队喜欢器乐的孩子们办个班,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两位将军深谋远虑,把艺术教育、活跃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当成稳定军心的大事来对待。

  未曾想到,张志海在将军指示下创办的这个器乐班,一发而不可收,区区斗室终于难承近乎爆炸般涨大的学员队伍。一些在部队任职的家长们联名写信给海军基地领导,呼吁支持这个自然生发的“辅导班”。两位将军更是充分意识到这个“业余团体”存在的价值。他们亲自参加了专门为孩子们召开的现场办公会,王惠悫司令员当场拍板,大手一挥,将军人俱乐部的一半划分给孩子们做排练场,并命名为——“海娃乐队”。

  从此,一个家庭辅导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后来又在市委书记、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国庆的提议下,改名为海娃乐团。海娃乐团的学员不断增加,地方子弟占有一半人数,海娃乐团已经成为军地共建的一个窗口。张志海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便更加费劲心思努力做好。

  白天,他要在部队忙一天正常的宣传工作,晚7点整正式开始器乐教学。休息日全部被占用。百多名学生,他对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套教案装在脑子里,每个晚上都要工作到10点以后。加上自已的音乐创作,周六熬夜到第二天凌晨1、2点钟是常有的事情。

  张志海半路出家做“教师”,还要腾出时间读《音乐教育学》。张志海太累了,家长们不忍心,想按月付给他些辅导费,几经推拒,最后,张志海只收取一部分学生的费用。而这笔费用也全部被他投入到海娃乐团的建设中去。

  1996年,从军33年、多次立功受奖、享受副师职待遇的张志海,为提高一个地区的少儿文化艺术素质,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凭着对组织的高度信任,毅然放弃部队的优厚待遇,复员专门从事少儿器乐教育。

  1999年7月26日至8月2日,’99中国少年儿童声乐器乐大赛在辽宁省朝阳市隆重举行。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600多名小选手参加了这次大赛,规模之大、参赛选手之多、竞争之激烈都是空前的。参赛的选手要经过初赛、进入复赛,才能参加决赛取得名次。选手们是在批量的淘汰中脱颖而出的。

  经过7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海娃乐团参赛的小选手们,在强手如林的的激烈比赛中表现出色,成绩斐然。海娃乐团的小选手刘洋获小提琴独奏A组第一名一等奖;王子获小提琴独奏A组第二名一等奖;海娃乐团小提琴齐奏获得集体项目第一名一等奖;在参赛的50多个团体中,葫芦岛市海娃乐团以积极参与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先进组织奖的殊荣。


1653732774289302.jpg  艺术教育 成人之美

  张志海创办海娃乐团起点高,他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更高。这应该是奠定了张志海一生要与海娃为伴的动力和源泉。

  在海娃乐团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期间,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教授赵惟俭应邀前来祝贺,他给张志海讲了一段艺术教育关乎卫星上天的故事,让张志海振聋发聩、受益匪浅。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这使得美国政府万分惊讶,美国政府责成专门机构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苏联能够先于美国攀上这一科学高峰,美国的差距在哪?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与苏联的差距是在艺术教育方面,而艺术教育是最能开发学生智力、拓宽想像力和创造力的。

  于是乎,美国政府开始拟定发展艺术教育的规划,即“零点计划”。计划中规定,在小学、中学、高中各阶段,艺术教育所应该达到的标准,到哪一年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到2000年实现全部达标。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一直不断地在验证自己的观点:加强艺术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这以后,张志海的艺术教育有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他把艺术教育关乎卫星上天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融于他的音乐教育之中。

1653732852117141.jpg  海娃学员们至今不忘张志海给他们讲述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季羡林的临终嘱托:

  季羡林在他住院的时候,与他同样著名的叶朗教授和彭吉象教授去301医院看望季老,季老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谈论了一个多钟头关于艺术教育的话题。季老先生说,艺术教育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非常重要,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应该让孩子们学音乐,尤其是学一门乐器,音乐能使人沉静下来...... 季老先生说得非常具体,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通过艺术教育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让孩子们在艺术中寻找到精神家园。这是一位九十多岁的学者,在病榻上最后关注的事情……

  每每张志海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眼睛里盈满泪水……这已经作为他从事艺术教育的座右铭。

  张志海在讲课时谈到: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颇为耐人寻味。毕业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讲到这里的时候张志海停顿了一下,然后加重语气言道,这一调查,与其说是人们对自我成长经验的总结,不如说是这个时代对艺术教育越来越急促迫切的呼声。

1653732916378593.jpg      如今已是中国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杨阳,从四岁起跟张志海学习钢琴,从小奠定了他追求艺术人生的梦想,后来,他父亲因公牺牲,张志海一如既往地关怀这位烈士子弟,杨阳在最初成长的关键性几步,都得到张志海最无私的关爱。杨阳不忘初心,每年教师节都要返葫看望恩师。2015年,杨阳在北京举办个人音乐会,他专门邀请张志海参加,与中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比肩就坐。

  杨阳说:“张志海老师他希望经过艺术熏陶的海娃学员们,都成为这样的人:‘艺术是人类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人们一旦学会了用艺术的眼睛去看待世界,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这只眼睛省查日常生活、反观自我成长,从而在心灵上发现自我,在精神上获得丰盈,在生命上感受意义,在人生中活得从容。’ ”

  张志海常引用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句话发感慨:“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艺术教育就是大地,我们就应该贴近大地,实现奠基创新人才培养的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