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军歌,既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战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王蒙曾说:“共产党有革命歌曲鼓舞士气,国民党没歌可唱。”的确如此。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拥有众多特色鲜明、鼓舞士气的战斗歌曲。

  战争年代,将士们高唱战歌奋勇杀敌;和平时期,官兵们高唱战歌砥砺前行。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强军战歌》等军旅歌曲,这一首首满怀激情、铿锵有力的战歌,激励着广大指战员前赴后继、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科技强军、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念和斗志。在军营里,唱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歌声中,抒发革命军人的家国情怀。

  著名学者曹聚仁说:“有人问我,红军(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有什么不同?我说,这就一言难尽了,最简单说来,红军是一个爱唱歌的军队。”这就一语道出了人民军队“爱唱歌”的鲜明特点,不但你唱我唱人人会唱,而且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何为军魂?“有一种历史,用鲜血写就,几多慷慨,几多悲壮;有一种胜利,用生命铸成,几多豪迈,几多辉煌。”这种军魂,简单说就是军人的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其核心內容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主要体现在军人的勇敢、顽强和坚决完成任务的战斗意志。这一军魂在每首军歌中都得以充分表现,二者血脉相承,紧密相连。这些歌曲时而豪迈奔放,似江河奔流;时而婉约抒情,如清风徐徐;时而勇往直前,像子弹穿行……这就是军歌的魅力所在。

  在长征路上,军歌嘹亮士气壮。亲历长征的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写道:“草地行军……饥寒交迫,困难万状,饿、冻、病死之人,日有所见。然而战士们精神上仍然是很快活的。由于草地行军队形比较紧凑,在行军途中一闻得休息号音,各人就地坐下,歌声四起……”到达陕北后,革命歌声更加激昂。无论是列队还是集会,都有歌声响起。会前唱、会后唱,饭前唱、劳动唱,行军唱、拉歌唱,个人唱、大合唱,部队走到哪里,歌声就响起在哪里。

  有这样一件让外国人都惊讶的事情:当时,美国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在跟随红军活动时看到:官兵们打了一天仗,战斗结束后没有饭吃。小米倒是可以买到,但是部队没有钱付款。在这个饥饿的夜晚,指挥员讲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定,并带头唱起了这首歌。史沫特莱说,“他们的歌声像弦乐交响曲”。

  梁漱溟1938年1月访问延安。他在《访问延安》一书中写道:“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一种的风气。天色微明,从被窝中坐起,便哼啊抑扬,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劳苦都由此忘却!人与人之间情趣增加,精神上互为感召流通。”当时,军歌的旋律从延安飞出,歌声响彻各革命根据地、游击区和敌占区……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军一路征尘,一路军歌。陈毅亲自写下《新四军军歌》的歌词,激励部队发扬“铁军”精神,与敌人顽强战斗。八路军高唱《八路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歌曲,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游击队之歌》回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日本鬼子抱窝,国民党吃喝,八路军唱歌。”说的就是“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即将开始。宣传科长史超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给官兵加油鼓劲,创作了歌曲《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铿锵的旋律,夺取了解放全中国的胜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曲雄壮豪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使广大官兵振奋精神,坚定信念,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地走向保家卫国的战场。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习雷锋好榜样》《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等一大批军旅歌曲,响彻军营内外。人民军队在歌声中发展壮大,广大官兵在歌声中牺牲奉献,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

  回顾军旅生涯,感怀峥嵘岁月,让我们这一代人难以忘怀的是:在部队听着《爱国奉献歌》起床,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开饭,抄着《送你一枚小弹壳》的歌词给姑娘写信,哼着《小白杨》迈向哨位……再后来,耳畔响起了《驼铃》声。原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军歌那一段段旋律,我们的青春就藏在这一首首军歌里。

  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军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民军队在强军中不断成长壮大,我们虽然不再年轻,但军歌仍然唱响在心中。祝愿全军将士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上,踏着先烈的足迹,伴随着嘹亮的军歌,铸牢新时代的军魂,昂首阔步走向灿烂辉煌的百岁生日。

  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